金代平州著名诗人二王及其诗作
来源:未知 时间:2013-01-17 17:57:39
金代,平州有两位姓王的著名诗人,即王元粹、王郁堂兄弟俩。他们的诗作部分被选录在《中州集》中。为了了解其背景,先介绍一下“金代平州”和《中州集》。
金代平州,即今卢龙城。金初,天辅六年(1122年),为平州临海军。七年,升为南京。翌年五月,归宋朝后,称平州抚宁军(《宋史·张觉传》为泰宁军)。不久又归金,复为南京。天会四年(1126年)九月六日,南京又降为平州兴平军。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后,平州辖卢龙、抚宁、海山、迁安、昌黎五县和建昌镇。王文粹、王郁当是平州城内人,理由有二:一是他们系出于辽代士大夫巨族世家,这样的家族一般居于城市中;二是王文粹十八岁时的诗作中有“久在城市居”句,平州城是平州境内最大的城市。
《中州集》,是十二世纪初至十三世纪初中国北方诗人的一部诗词选集。这些诗人属于女真族建立于中国北部与中原地区的金源,因此一般称他们为金源诗人。编者元好问就是金源诗人中比较杰出的一位。他的诗另有《遗山集》,不在《中州集》中。《中州集》共十卷,附乐府一卷,除金显宗、金章宗外,共选录了249人的作品,其中多的有选百首的,也有仅选一二首的。元好问编辑这个集子时,凡当时在世人的作品一律不选,所以金末的作者没有被录存作品的相当多。元好问编辑这个集子的目的是在于保存金源一代的文献,所选作品大抵为封建士大夫描写生活之作,部分作品对战火、社会黑暗面有所暴露。《中州集》的体例是每个作家各系小传,或详细记载他的生平,或专述他的名句,评论他的诗歌。在这些小传中还附载有关他人的事迹,或附记其他事实,有时还对某些历史事实加以论断,这些都可以看出元好问“以诗存史”的用意。《中州集》在当时虽是选集,但在今天看来,金源一代可传的诗词,实在可以说包容殆尽了。
元好问是我国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文坛盟主,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在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他编辑的《中州集》收录了王元粹、王郁的作品,可见二王的诗作在当时的影响之大。
一
王元粹(1200-1243年),字子正,初名元亮,后只名粹,号恕斋。金平州人,系出辽代士大夫巨族世家。十八九岁时,便对作诗有极大的兴趣,习性专一,世事不能影响其业,故诗作已有名气,每一咏出,都脍炙人口,当时同辈无人能比。金正大(1224-1232年)末年,为南阳(今河南南阳)酒官,遭乱流寓襄阳(今湖北襄樊)。有“十月风霜侵病骨,数家针线补残衣”之句。襄阳城被攻破,于天兴三年(1234年)只身北上,寄食于燕地。遇真常大宗师,行弟子礼,遂为道士,居长春宫之萃玄堂。元乃马真后(称制)二年(1243年)九月,病逝。诗人淄川(今山东淄博南)杨叔能挽诗云:“匹妇主中馈,虽贫生理存。五言造平淡,只影卧黄昏。谩下陈蕃榻,虚沾文举尊。北平(平州曾为北平郡)家世绝,衔恨入荒原。”王元粹的堂弟王郁也攻诗,他称道术修养精湛之兄“盖商周矣”。“商周”为比喻二者不敌之意,即没有第二人相比。金代元好问评论王元粹,说他性情恬淡、正直、廉洁、坚贞、志节,以诚待人。好学,闻有道行者,虽穷居陋巷,必亲自登门拜访。嗜好读书,以诗见长,古诗虽淡,有陶(元明)、韦(应物)之风。现存诗转载于下:
春 日(时年十八)
春日何惨惨,春云何阴阴?
桃李都未花,况乃余寒侵。
久在城市居,而无人见寻。
读《易》了一编,静见天地心。
贫士寡徒侣,古来非独今。
临 高
客子临高秋思生,碧山无际莫云横。
但看八月草木落,未见中原尘坌清。
流景暗徂人易老,故园何在梦频惊。
尊中有物同谁尽?正要相看醉胆倾。
叶县赠李长源
相见各异县,岁暮风霜清。
三日同眠食,深见故人情。
借问何所历?大梁与秦京。
悠悠川途永,冉冉岁月倾。
子当东北驰,予亦西南征。
人事相羁束,何时当合并。
聊斟昆阳酒,为浇胸次平。
出处固难必,勉哉崇令名。
送李文起令鄜城
好去鄜城宰,当途有荐章。
长才试县邑,嘉政寄循良。
远路连秋草,征衫带夕阳。
济时公等在,吾欲泛沧浪。
九 日
凭高一望客心伤,风景萧条是楚乡。
飞雁欲归何处去?幽花还似昔年芳。
诗因感物聊成咏,酒为随人强举觞。
十载蹉跎身事晚,每逢佳节转凄凉。
寿李长源
匹马短衣看此行,看君谁信是书生。
听诗未觉秦川远,倚剑长怀晋水清。
一饭见哀韩信耻,千金为寿鲁连轻。
壮年休洒新亭泪,且为江山灌巨觥。
旅 次
旅次浑无定,生涯亦漫劳。
病求方士药,寒忆故人袍。
避俗惟黄卷,忘忧但浊醪。
柴门多落叶,昨夜朔风高。
西山避乱三首
苍山多回互,四望令人迷。
过午日已煖,残雪融为泥。
路滑不可进,弱葛愁攀跻。
老幼委沟壑,不如犬与鸡。
嗷嗷同行子,手中各有携。
汲涧为饮食,架木为岩栖。
夜半三四惊,翁媪禁儿啼。
念我长病母,乱离各东西。
野宿不得晓,飞霜沾敝袍。
空山凝寒色,天边星月高。
忆昨离鄂城,数家同遁逃。
穿林恐相失,前后闻呼号。
避乱但欲远,焉知登顿劳。
俯临万仞壑,性命轻鸿毛。
青青道边麦,知是谁家田?
山石固已薄,榛石复相连。
旁有破茅屋,日入不见烟。
借问旧居者?闻乱已西迁。
平生苦沦薄,对此增慨然。
甲兵暗宇宙,谁能安一廛?
愁忧无从诉,仰面视苍天。
伐木南涧底,双鹿过我前。
还鄂城旧居
(四月六日作)
南风兵尘远,病客返旧居。
入门顾四壁,书籍亦无余。
数口共嗷嗷,日事将何如?
屋破未暇葺,草满须当锄。
昔去季冬末,今来孟夏初。
深愧资用绝,时时烦里闾。
经废宅
谁家废宅北山隈,乱后逋人尚未回。
惆怅门前是官道,临风一树杏花开。
登鄂城寺楼
乱后行藏岂自由,此身虽在病兼忧。
一杯徒积黄泉恨,四壁难为白日谋。
数极乾坤见中否,迹随沟壑恐长休。
可怜海内干戈满,独对江山倚寺楼。
八月二十三日夜走西山
妇病不能进,儿啼不肯行。
苍茫荒野外,北风鼓鼙声。
老幼夜中逃,失路入榛荆。
月出天欲曙,山头烽火明。
邓卒一战溃,敌势遂纵横。
昨朝使帖下,主将亦还营。
嗷嗷二十载,何时见太平。
我生值乱世,乱世不太平。
哭李长源
十月西来始哭君,山中何处有孤坟。
以才见杀人皆惜,杵物能全我未闻。
李白诗歌堪应诏,陈琳书檄偶从军。
穷途无地酬知己,会待升平缉旧文。
襄阳七绝句
江雨初晴江涨发,凉风吹水波浪开。
日暮津头闻打鼓,越商巴贾卸船来。
街头鱼米近颇贵,缩项长腰最可珍。
江东莼鲈亦何好,能令张翰称达人。
近值丧乱弃中原,南来亦复著南冠。
吾家旧井岘山畔,野老谩作北人看。
襄阳城府自古雄,千甍万瓦当晴空。
短衣少年何处客?相邀一醉楚楼中。
城东大堤堤上头,何处女郎同出游。
紫盖留连不归去,唱歌日暮傍汀洲。
江上小儿夸善没,一日入水知几回。
汝曹未有机心在,缘底鸥鸟不飞来。
叹息耆旧不复见,欲问土风谁为陈?
羊公遗碑武侯庙,江边酒家说向人。
武侯庙
武侯祠庙南山曲,苔满荒碑不堪读。
客子登临又一时,秋色苍苍入乔木。
天下不可无奇材,千年精爽安在哉?
孤吟裴回不忍去,寒日欲下悲风来。
万 里
万里江山动楚吟,异乡风物长年心。
孤身转觉乾坤窄,往事空惊岁月深。
木落高城初过雁,霜飞幽馆夜闻砧。
蹉跎未就东游计,醉后悲歌泪满襟。
醉 后
云自无依鹤自孤,此生谁信有穷途。
干戈二十年来客,留得残骸傍酒垆。
丹阳东楼
仙人楼居避蒸湿,东楼缥缈群仙集。
风吹高柏影在衣,忽惊满座蛟龙入。
日晚留连共一觞,归来如梦海生桑。
片云送雨山头黑,傍水低飞燕子忙。
东楼雨中七首
水边人去燕争泥,风动绿荷香满溪。
高树绕楼遮望眼,独看山色过墙西。
倚楼人看水东流,桥上行人却望楼。
零落故宫无觅处,萧萧禾黍满城秋。
多年苍柏拂檐枝,燕子飞来语向谁?
枕簟不妨留客住,满楼风雨下帘时。
雨入溪楼不见山,雨晴依旧数峰间。
韦郎诗句王维画,好在幽人指顾间。
庭中野蔓走青蛇,窗外萱葵乱彩霞。
云漏斜阳雷渐远,东边飞雨到琼华。
好风吹袖觉凉生,雨后东溪水面平。
无数荷莲看正好,却嫌波底乱蛙鸣。
沟水清泠树影圆,下楼闲步上楼眠。
夜来梦里惊风雨,元是松声到枕边。
二
王 郁(生卒不详),字飞伯。金代平州人,王元粹堂弟。少年时作乐府《拟古别离》,有“黄鹤楼高云不飞,鹦鹉洲寒星已曙”之句,人多传颂。其后入京师,大为李钦叔所称赞,作诗称其:“诗句媲国风,下者犹楚辞。”给赠诗的人甚多,有云:“忆昔颖亭见飞伯,恍若梦中逢李白。”又言:“紫陉仙人今渊云,骑风御气七尺身。”又云:“良金原有价,白璧况无瑕。”又颂:“王郎少年诗境新,气象惨淡含古春。笔头仙语复鬼语,只有温李无他人。”等等。这些赠诗将王郁与李白、温庭筠相比,可见对其诗的评价。其现存诗转载于下:
春日行
春日飞,春野寂,红朋碧友元胎湿。
东风著意寒食时,游丝粘人困无力。
小铃犊车讌堤沙,凤箫惊落琼英花。
荒坟颓颓啼夕鸦,草荒月黑鬼思家。
寄远吟
一封征人书,秋帆潇湘岸。
当君高楼醉,忆妾空闺叹。
阳关曲
城东车马已促装,城西江水青茫茫。
绿杨陌上一杯酒,离愁惨淡春无光。
秦楼花映晴烟直,谁家少妇当门立。
金鞭入手紫燕嘶,回首飞云晚山碧。
伤别曲
兰皋飞暗尘,征车纡去辙。
长安虽咫尽,回首繁华歇。
故人亭下酒,蛾眉眼中血。
平生慷慨肠,忽作柔条结。
传闻紫塞傍,秋烽下危堞。
班超未投笔,来瑱空嚼铁。
谁能金闺中,坐眷娟娟月。
长安少年行
新月平康金步莲,青云戚里玉连钱。
谁家年少秋风里,梁甫吟成抱剑眠。
楚妃怨
凉风远树秋,长河络天碧。
深宫悄无人,月暗莎鸡泣。
古别离
山腰露蕙含天泪,江林枫叶秋容醉。
夫君八月雁门行,碎霜冷印白龙辔。
忆君挑妾初鸣琴,琴中已有白头吟。
朝朝莫莫当时事,言之祗足伤人心。
君不见湘妃二女哭舜时,烟筠青玉红珠滋。
苍梧人去百想绝,忍交今日生离别。
生离别,情偏重,不及双飞南浦云,落红寂寂春闺梦。
秋夜长
秋风袅袅吹庭树,伤心一叶随风去。
叶随风去何所之,似我年年困羁旅。
神蟉纡屈泥中蟠,青云未到谁汝怜。
愁来不寐起视夜,斗柄斜指西南天。
折杨柳
长安二月多绿杨,远信未到龙庭旁。
佳人中夜抱影坐,风窗泠泠愁思长。
青天无云一镜洁,万户千门音响绝。
何人横笛在高楼,玉龙叫彻春江月。
游子吟
短日空裴回,流云自来去。
茫茫晓野客衣单,白露无声落秋树。
杨翟赠李司户国瑞
洛阳赏尽牡丹春,寂寞钓台对夕曛。
手折幽兰赠行子,多情惟有李将军。
饮密国公诸子家
宣平坊里榆林巷,便是临淄公子家。
寂寞画堂豪贵少,时容词客醉琵琶。
(康占忠,秦皇岛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编辑室原主任,编审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