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响杨树
来源:未知 时间:2006-01-14 22:46:00
40多年前,我们王庄子村的学校在村西头的大庙院内。那里曾有一棵直插云霄的大叶杨树。每到秋风萧瑟之时,如同小扇似的叶子,风一吹便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因此村上的乡亲们便称这棵大叶杨树为响杨树。
上世纪40年代,此树的主干已有两人合抱那么粗,五层楼那么高。据村上长者说,树龄已近百年。星转斗移,寒来暑往,它曾夜以继日的矗立在我村的西端,恰似一位坚强而忠诚的卫士,为村上几代父老乡亲们站岗放哨,它是那样地纯朴、憨厚、坚强不屈。不管是酷暑严寒,风吹雨打,它总是默默地植根于土中,不断地生长壮大,并与村上乡亲们为伴。
是它送走了村上的许多长者,又迎来了不少新生儿;是它目睹了清王朝的覆灭,迎来了中华民国的建立,听到了军阀混战的枪炮声;是它见证了东方倭寇的入侵,也看到八路军战士的浴血抗争;是它历经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三年内战,又兴致勃勃地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每逢春天,它给村上人带来春的信息。每到夏季它碧绿茂密的枝叶为人们遮阳。每到秋天,它的叶子渐变为柠檬色、红褐色,并时而发出哗啦啦的响声。而严冬一来,它则落叶露枝不畏严寒。这大响杨树啊!是村上的一支大寒暑表。
我幼年时,常去双柳树村的外祖父家。那里距我村7里地。每当我去姥姥家时,必去向大响杨树告别,而回家时从几里地之外先看到大响杨树。它不仅是我村的骄傲,也是我村的一大标志。
这棵树上几十年间曾栖息着几窝喜鹊,因树大且高,人们也不干扰它们,喜鹊生存十分安全。每当黎明破晓,喜鹊们便悠然自得地喳喳喳地叫个不停。那叫声清脆而甜美,给全村人带来了生活气息,带来了不尽的喜悦和欢欣。
1942年初,我已到学校读书。一次在课间休息时,曾见到过乌鸦偷树上喜鹊窝中的小树枝的一景。当有的同学发现时,院内一片哗然,不少同学恫吓乌鸦的不轨行为,乌鸦便惊愕地飞走了。当喜鹊飞回窝中时,就喳喳喳地叫个不停,尾巴一翘一翘地很神气,好象在呐喊,“谁来我家啦!谁来我家啦!”
上个世纪的50年代初,因这棵大树已进入衰期,村里决定伐掉。为放倒大树还拆了一部分院墙。村里的人们得知这一消息,在伐树那天男男女女纷至沓来,要向大树告别,不少长者神态肃然,恋恋不舍,思绪绵绵。
大树伐倒后,主干给学校打了桌凳为孩子们学习用,树枝成了烧柴,放了热,发了光,大树无私地为村上做了奉献。
大树伐后,喜鹊的久居之处没有了,它们虽然另找了新居,可多少天内常来喳喳喳地鸣叫,这叫声的含意则不同于往常了。响杨树不见了,村的西头显得空荡荡的,从此再也听不到它的秋叶相碰所发出哗啦啦的响声了。
日月更替,岁岁年年。时至今日,村上的众多父辈大都安息了,我辈也近古稀之年,每当回首往事,眷恋故乡时,许多往事已经淡然,唯有村上的那棵大响杨树的风姿却记忆犹新,难于忘怀,自认为至终生也不会在记忆中泯灭。(唐山市滦河文化研究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