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本会会刊

本会会刊

[往事回眸] 深深的遗憾——昌黎人张云升与毛泽

来源:未知 时间:2006-01-14 22:57:00
    笔者的故乡昌黎县前王各庄与后王各庄紧挨着。1947年10月,两个村有一批热血青年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我了解情况较多的有两个人:一是我的二伯父张云涛,南下干部,后来曾在广西公安厅劳改局供职;另一位是张云升,也是南下干部,是我的一位远亲。
  二伯父的革命经历,我曾与他合作成文,收入《昌黎文史资料选辑》一书中。而远亲张云升的革命事迹,特别是他与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交往的情况,家乡人却知之甚少。最初了解张云升是通过他的弟弟、我的连襟张云起。据张云起讲,张云升参加革命后与中央高层领导有过接触,毛泽东与其见面就戏称他为“老三”,从来没有直接称名道姓。原因是张云升乡音难改,毛泽东听着他用昌黎方言说出的“老三”这个词挺有趣,就临时按在场人员的岁数排了顺序。
  1948年的一天,毛泽东难得有闲空,与张云升谈天说地。忽然,毛泽东像想起了什么似的说:“老三,你的老家在哪儿?”张云升回答:“河北昌黎,那里有座五峰山,当年李大钊曾到山中的韩文公祠避过难。李大钊的故里与我家只隔一条滦河。”毛泽东笑了:“怪不得你的口音听起来这么耳熟呢!说起来,李大钊当北大图书馆主任时,给过我不少教诲。”
  建国后,张云升任江西省歌舞团团长,常率团赴京参加大型演出活动,便有机会成为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座上客。有一次,张云升在聚餐时喝多了酒,影响了工作,受到毛泽东的批评。张云升非常内疚,为此戒酒好长时间。1959年国庆节大庆,张云升率江西省歌舞团赴京演出。演出结束后,毛泽东与全团演员合影留念。为了让亲人分享这莫大的幸福,张云升把合影寄回老家一张。
  “文化大革命”中张云升一度受到冲击,造反派把他家保存的与毛泽东的合影抄走,并荒唐地喝道:“你们不配和毛主席合影!”后来,经有关部门干预,造反派只好乖乖地把这件张云升的妻子也在合影中的珍贵的历史见证物归还了。
  后来,张云升任江西省文化厅厅长直至离休。
  我被聘为昌黎县政协委员后,格外关注“三亲”史料的线索及整理。张云升与我岳父常有书信、电话联系。1999年初,我从岳父处找到张云升的家庭住址,用书信询问他是否愿意书面提供些有关自身经历的素材。张云升复信说:“我总觉得,我与昌黎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同志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加之从去年以来身体状况不佳,我就不准备写了,但你对我的关心和挂记,我还是非常感激的。请代我向你父母问候,敬祝他们二位健康长寿。”
  信是3月19日答复的。12月16日,我从岳父处得知,张云升已去世了,令我惊讶、遗憾。字迹历历在目,可亲笔写这封信的人却已到了另外一个世界。陆放翁云:“死去元知万事空”。可我总觉得,张云升依然是一个生命实体,他在战争年代、和平建设年代的浩气长存,只是为他因身体关系而没有给故乡留下亲笔撰写的翔实的“三亲”史料而深深地遗憾。否则,笔者整理的这篇文章,定会留下张云升与毛泽东交往的更多细节。
  (作者系昌黎县教育局干部、昌黎县政协委员、唐山市滦河文化研究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