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巨镇建昌营
来源:未知 时间:2008-01-03 14:55:00
建昌营位于唐山东北90公里处的冷口关内、雄伟险要的长城脚下。北为冀东通往东北、内蒙的咽喉,东接秦皇岛,西卫京都。交通便捷,贯通南北的平(泉)青(龙)大(清河)省道与横穿东西的三(屯营)抚(宁)路在此交汇,新辟有至白羊峪长城旅游线路,每天通达各地公路客运班车达150余班(次),镇南3公里有大(同)秦(皇岛)铁路通过,距京秦电气化铁路迁安站仅30余公里,距京沈高速公路36公里;与大秦铁路迁安北站接轨的迁(安)曹(妃)甸铁路已于2006年末通车,建昌营有了长200余公里的通海之路,交通更加畅通。迁安北站至赤峰(煤炭基地)的铁路已纳入计划。
建昌营,古称“箭场营”,即向外放箭的城堡,为军事要镇,昔有“武城”之说,历代都有驻军把守。公元前664年,齐桓公伐令支灭孤竹到过此地。隋末唐初曾设过州。金前为安昌营,金初设镇后改为“建昌营”。明朝初年为“东路协守”,统领滦河(古称濡水)东部地区燕河营、台头营、石门寨及山海关4路。后移至台头营。建昌营改为“路”,由“副将”、“参将”、“都司”分领。明末设“东路游击”。清初裁“参将”设“都司”。明、清两朝,建昌东北5公里冷口关,均驻有“守备”镇之(副、参、游、都、守均为古军职)。清朝增设“巡检”(由武官任)。并设“千总署”,统管地方行政。1922年和1924年两次直奉军阀交战的主战场就在此地。1933年,被日本侵略者盘踞,直至1945年。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解放大军出进关的主要通道。上个世纪60年代曾驻有地对空部队。
由于建昌营地处交通要道,人口密集的缘故,使她早就成为京东地区重要商埠,特资集散地,被称为“旱码头”。时有木材、大牲畜两大市场,从东北四省(含内蒙)引进销往华北、山东及河南等地。80年代,服装销往三北地区(东北、华北、西北)。90年代又从云南等地调运木材到北方营销。现商贾云集、店铺满城。以毛皮、粮食、牛羊肉、土特产吞吐量大而闻名遐迩。各大专业市场中有2200多家客商,全镇有1.8万人的经商大军。尤其是每年农历四月十八娘娘宫庙会期间,引来全国各地商人到此。热闹非凡,成为远近闻名的商业城。
建昌营曾有众多名胜古迹,至清末民初还存有大型庙宇寺观楼32个,仅关帝庙就有4座。镇中心曾有拱真阁,又称鼓楼。城内有真武庙、昊天观、城隍庙、广德寺、土地祠、惠泉庵、白衣庵、三圣庙、三忠祠、财神庙、火神庙、皂君庙;东关有碧霞宫(亦称娘娘宫)、东岳庙、天齐庙;南关有观音庵、雹神庙、莲花池寺、11层的莲花塔;西关有龙王庙。北关有玉皇庙、十方院;城西北有三官庙、风伯庙(有遗址);东南角有奎星楼。解放战争时期冀热辽战役阵亡的1000余将士的烈士纪念碑,矗立在城区的制高点,由此瞰望,整个建昌尽收眼底。城西南隅有清真寺一座,始建于明朝宣 德年间,至今已有570余年历史,为穆斯林礼拜的地方,该寺风格奇特,新颖别致,有“京东第一寺”的美誉。寺南辟为回民公园,园中铁牛腾飞,三羊开泰。1980年被省确定为对外开放单位,可接待外国穆斯林人士来访。镇东北处的冷口关,为万里长城的重要关隘,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冷口建有城,高近10米,周1300米,有东、南二门。现仅存南关城门洞。从冷口沙河(古为小沮)东岸可沿石梯立跋到山巅,至谎城、马圈。现冷口开始筹建满族风光旅游区。冷口关外2.5公里处有“温泉”,水温可达40℃左右,四季常温。明朝守关官员,缮石柱、设木兰,建恒温自流水浴池,后改扩建。“温泉”地处塞外,西靠山、东临河,山清水秀,此处可远视古长城的敌楼、烽火台,追念历代守关将士。明朝按察司副史李安仁留有《冷口温泉》诗曰:“白云堆里碧泉开,一脉融融绕战台。不是榆关(山海关又称)寒气重,那知春意此中回。”镇西南有数十亩地的水上乐园,彩亭灰桥错落有致,既可乘小舟游览,又可岸边垂钓。乐园东北处有金黄色大弥勒佛座像,甚为壮观。镇北长城沿线有5000亩生态防护林,野兔出没,山鸡成群,绿色荫荫,心旷神怡!因此,建昌营又是旅游胜地。
建昌营亦是历史文化名镇:高跷秧歌、地秧歌、抬竿、放盒子、双狮嬉绣球、旱船、跑驴戏、马戏、杂技、炮打龙灯、评剧、京剧、皮影等一应俱全,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每当春节时,这些民间文艺纷纷登台亮相,引来四面八方百姓一饱眼福。
上世纪80年代建昌营曾被省确定为优先发展建设的三个小城镇之一。同时省测绘 大队利用半年时间进行实地勘测、规划。2001年,又被省确定为重点建设的小城镇之一(唐山市仅五座),预计规划城区6横5纵,成双喜字形。经过几年的奋战,一个现代化小城镇已略具雏形,现已完成3公里长的东西高贸一条街、福田广场、大型建材市场、全封闭果菜交易大厅以及镇标也已完工投入使用;磁卡电话亭及公用电话分布在主要街巷及市场内,电信大楼、新骨科医院已拔地而起。
建昌营辖区内聚居着汉、满、回、蒙、壮等各族群众4万余人,各民族兄弟和睦相处,繁衍生息在这块人杰地灵的宝地。我们坚信,借老城改造之契机,经全镇人民的努力拼搏,共同奉献,定能将建昌营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繁荣,把她点化成“钢铁迁安、中等城市”耀眼的卫星城,富饶的小康城。
参考文献:
《东周列国志》、《明朝纪事本未》、《清朝纪事本未》、清康熙年间《迁安县志》、同治年间《迁安县志》、光绪年编撰写的《永平府志》、1931年《迁安县志》、1986年《迁安县志》、《唐山劳动日报》、《迁安报》、《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及《中外地名大辞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