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翔与《昌黎县好地方》
来源:未知 时间:2011-01-05 18:57:00
上世纪50年代末期,昌黎县境内曾经广泛传唱着这样一首歌曲:“手提滦河水,肩担碣石山。挖渠修水库,年年庆丰产。靠人不靠天,人赛活神仙。昔日荒草地,今日变良田。昌黎县啊好地方,山连水来水连山。果树成林鱼儿鲜,人民生活幸福万万年。”这首题为《昌黎县好地方》的歌曲,歌词想象力丰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曲调优美婉转,平和如述,情感真挚亲切,绵延深长。在当时的昌黎,从城里到农村,对这首歌,可以说是几乎人人都会唱,家喻户晓。就是到今天,不少上了年纪的人,一提起这首歌来,对它的词、曲仍记忆犹新。
《昌黎县好地方》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王莘。王莘(1918~2007),原名王莘耕,江苏
无锡荡口镇人,我国著名的作曲家,
中国音乐家协会的“金钟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他创作的经典歌曲《歌唱祖国》蜚声乐坛,50多年传唱不衰。2009年,由王斌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王莘歌曲全集》,选入了《昌黎县好地方》这首歌。然而提起《昌黎县好地方》的词作者马瑞翔(原名马瑞祥),很多人并不清楚。
马瑞翔是昌黎本地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涌现的一位乡土诗人。1938年,他出生在滦河岸边吴家坨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贫寒的家境,父母的影响,从小锻造了他热爱劳动、勤奋好学的品格。上学以后,他自知努力,学习成绩优秀,一直担任班长。1957年,他在昌黎一中念完初中。本来想考中专,却赶上当年中专不招生。一心想早毕业,早工作,以便早日照顾家的他,选择了回村。当时,校长亲自找他谈话,让他考高中,也未说动。
回村后,他积极参加生产劳动,悉心务农,很快成为种地的一把好手,一个典型的先进青年。当时,昌黎一中组织学农活动,带着他去遵化县,在有“穷棒子社”之称的西铺,一连七天参观、劳动、学习。在西铺,他见到了全国著名劳动模范王国藩,受到很大鼓励。回到村里,其所在乡抽调他去配合中心工作,他力尽所能,不负众望。冬天,乡里又安排他随民工一起去裴家堡挖渠修水利。这些活动,使他受到锻炼,开阔了眼界,心灵中更加增进了对家乡这片土地、对父老乡亲的情感。
一年很快就过去,转眼到了1958年,马瑞翔要去报考中专。他所在乡的总校长闻讯找到他,说乡里经过研究,一致推荐保送他念昌黎一中。然而,他却没有同意,还是准备考中专。乡里觉得那样太可惜,就给他打证明,要求学校多给点儿助学金,这才使他走进昌黎一中高中班。但他也只念了几个月,还是转到昌黎师范学校念中专去了。
在回村的一年时间里,马瑞翔在劳动之余写了不少反映农村新人新事、技术革新能手和成果的诗歌、鼓词和短文,如《雨夜看猪》《冯勣长》《三朵红花遍地开》《滦河水边一少年》等,在昌黎县文化馆馆办刊物和《唐山劳动日报》《唐山文艺》《河北日报》等报刊发表,并有作品获奖。
1958年,在全国“大跃进”,处处“放卫星”的特殊形势下,昌黎作为远近闻名的文化县,掀起了全民写作诗歌的热潮,涌现出很多诗歌创作新人,比较知名的有宋作人(正明山村人)、支文(钱庄子村人)、王明哲(西沙河村人)等,而马瑞翔,则是其中年龄最小、作品数量最多的。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他就写出了诗歌60 余首,同时还搜集、整理了不少昌黎民间歌谣。为此,昌黎县文化馆专门辑印了《马瑞祥民歌选》,后来一些篇目分别被选入《河北歌谣》和《唐山民歌选》。
在这一时期,马瑞翔写的新民歌《肩担碣石山》,在河北省文联主办的文学期刊《蜜蜂》发表,之后又被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0年4月出版的《河北歌谣》选中。《肩担碣石山》仅有“手提滦河水,肩担碣石山。挖渠修水库,年年庆丰产”短短4句,但在当时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时隔不久,《河北日报》辟出专版,评论全省群众性诗歌创作,其中就提到马瑞翔创作的这首新民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期间,他还曾与钱庄子村农民诗人支文一起,去唐山参加过民歌大赛。他创作并朗诵的民歌《端起饭碗想起党》,被评为优秀作品,在唐山电台的“新年民歌朗诵会”节目中播出。
时在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担任领导工作,并任天津市音乐家协会主席的王莘,来昌黎采风时发现了马瑞翔创作的《肩担碣石山》这首新民歌,便向文化部门提议,是否能够增加一些内容,再长点,好为其谱上曲。为此,昌黎县文化馆馆员王来雨、冯秀昌和马瑞翔聚在一起,对原作进行了补充、修改、润色,完成了《昌黎县好地方》的歌词再创作。歌词交由王莘谱曲后,很快在全县城乡传唱开来。
多年来,马瑞翔先后在昌黎农村学校、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县委党史研究室等多个岗位工作。但不管多么忙碌,他一直都没有放弃自己钟爱的诗歌创作。从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他已在国家、省和市级报刊、电台发表诗歌300余首,其中有多首获奖。期间,他先后主编了《碣石诗选》《昌黎民间歌谣谚语》和《碣石儿女》《昌黎革命英烈》等多部著作。他曾任秦皇岛市作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昌黎县文学工作者协会、民间文学研究会主席,现为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长白山诗社社友。马瑞翔今年已经73岁,退休前曾多年担任中共昌黎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马瑞翔,是昌黎大地的著名诗人,是滦河岸边的骄子。愿他宝刀不老,一腔诗情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