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滦州起义的主要领导者
来源:未知 时间:2011-01-04 18:59:00
辛亥滦州起义是武昌起义爆发后,由清朝新军第二十镇的部分官兵在直隶滦州举行的重大革命事件。辛亥滦州起义为******************清朝封建统治、结束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有力地响应了武昌起义,直接促成了武昌起义的成功。孙中山称“滦州大计”“建不世勋”。1934年中华民国政府的表彰令中也称“辛亥光复,发轫于武昌,而滦州一役,实促其成”。然而,这样一场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有着重大影响的起义,由于种种原因,世人知之甚少,有关滦州起义的研究也还很不充分,许多重大问题尚未弄清,不少问题争议还很大,例如“谁是辛亥滦州起义的主要领导者?”“滦州兵谏的实质是什么?”“龙山会盟究竟发生在哪里?”“辛亥滦州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需要深入求证,以便正本清源,弄清真相。本文谨就“谁是辛亥滦州起义的主要领导者”这个问题进行探究,以求教于方家。
纵观滦州起义的整个过程,我们发现,滦州起义的领导和策动组织,有北方革命协会、铁血会、天津共和会等革命团体。“北方革命协会”是一个革命联合体,1911年12月14日,在湖北军政府全权代表胡鄂公的主持下,于天津英租界小白楼成立。参加成立大会的有同盟会、共和会、铁血会、振武社、急进会、克复学会、北方革命总团、女子北伐队、女子革命同盟等代表。会议推举胡鄂公为会长,白逾桓、丁开嶂、孙谏声、张容、段亚夫、张幼臣、赵步扬、胡伯寅、章以保、汪固等九人为评议,通过了《北方革命协会简章》。北方革命协会进一步把在天津的反清革命组织统一起来,日后策划并领导了滦州起义和天津起义。
“铁血会”,原名“抗俄铁血会”。1904年日俄战争时期,由清末著名反清人士丁开嶂(字小川)、秦礼(字宗周)等28路抗俄将领在国内集合而成立的反清革命秘密团体。铁血会是一个组织严密的反清组织,实行“单线联系”,分为京东、京北、边外、关东4个支部,设有京北、京东、边外、关东四部军。至1911年,有武装会员9.5万人。铁血会组织和领导了张家口、滦州、通州、天津、沈阳、遵化、丰镇起义,参与了任丘、大同、阳高、天镇起义,并组织了多起针对清庭上层统治者的暗杀活动。铁血会是辛亥革命时期北方最大的反清革命组织。其活动范围波及北方十数省。其总部开始设在东北,1907年移居直隶(河北)丰润县南青坨村,以北振武社的名义开展革命活动。后来为发动滦州起义和天津起义,铁血会总部又移到天津①。
“共和会”是革命党人白毓昆(字雅雨)依托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和天津女子师范学校建立的反清革命组织,主要成员是青年学生。会长白毓昆(字雅雨),副会长胡伯寅(胡宪)。
辛亥滦州起义虽然有共和会、铁血会、北方革命协会等革命组织参加领导和策动,但是,这些组织在策动和领导滦州起义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却大不一样,有主辅之分。通过研究辛亥革命资料发现,铁血会是辛亥滦州起义的主要策动者、领导者和参加者。但是,这个问题却长期被人们所忽视,这里,我们应该正本求源。
一、铁血会对参加滦州起义的第二十镇军人的革命启蒙
清末,为了推动民主革命的进行,革命党非常注重向清军的渗入,许多革命党人或直接参加清军,或利用关系潜入清军(特别是清新军)进行革命宣传活动,使很多旧军人的思想发生了积极变化,逐渐加入革命组织。
铁血会在参加滦州起义的第二十镇中做了大量的革命启蒙工作。铁血会把力量集中在新军第二十镇第79标和第80标。第79标和第80标的策反工作得力于铁血会京东部军司令、永遵部部长孙谏声。孙谏声,字鼎臣,山东省诸城人,1900年入山东武备学校,先后学习雷电、测绘两科,历时6载。1906年,任营口标学校讲席。1908年冬,与丁开嶂等倡立铁血会于营口,其事被学堂总办得知,拟予逮捕惩治。他事先得知消息,乃避走沈阳,后潜入新民府第一混成协(第二十镇的前身)从事秘密革命工作。
参加滦州起义的清新军骨干王金铭、施从云、冯玉祥、李孝通等人,都是在第一混成协的时候,受潜入的“铁血会”领导人孙谏声影响而立志反清的。据时任第一混成协下层军官的冯玉祥回忆:“有一天工兵营排长孙谏声到房里来,我正在看曾文正公家书,他就很不高兴地说:‘你还想当忠臣孝子吗?’我说:‘当忠臣孝子难道不好不成?’他说:‘当孝子我不反对,当忠臣我不赞成!’又说:‘等一会,我拿两本书给你看看,你就知道我的话不错了。’于是,孙谏声把记述清军入关后在嘉定、扬州大肆屠杀汉人的《嘉定屠城记》《扬州十日记》秘密给了(冯玉祥),并很郑重地嘱咐说:‘没人的时候,你再拿出来看,千万不要叫别人看见,这不是闹着玩的。’”“等我看完这两本泪写的书,我出了一身冷汗。闭起眼来,看见靼子们残酷狰狞的面目,听见数百万鸡犬不如的汉人的惨号,不由我咬牙切齿,矢志要报仇雪恨,恢复种族的自由。”
孙谏声的教育,使冯玉祥激发了强烈的民族意识。以后,王石清、郑金声、王金铭、施从云等人也受孙谏声的影响,开始倾向革命②。后来,冯玉祥、王石清、郑金声、王金铭、施从云、岳瑞洲又秘密成立“武学研究会”,推举冯玉祥为会长,进行革命活动。③
冯玉祥等人成立的“武学研究会”,与丁开嶂、秦礼、王治增、黄际隆等人在1907年为掩护“铁血会”革命而在丰润南青坨成立“北振武社”如出一辙。“北振武社”成立在前,“武学研究会”成立在后,同样是以习武的名义,广泛联络会员,暗中进行革命活动,同样是“铁血会”秘密革命活动的继续和发展,是对第二十镇官兵的革命启蒙。
据胡鄂公《辛亥革命北方实录》记载,孙谏声向胡鄂公介绍:“滦州各营士兵,什九均已加入铁血会,施从云、王金铭、张建功三营长亦个别加入革命团体,然以彼此情愫不通相互猜嫉……”④
二、铁血会策划滦州起义
1911年,清政府决定举行永平秋操,革命党人抓住这个大好时机,积极策动革命。1911年5月,铁血会领导人丁开嶂与秦礼、黄际隆、丁东弟、王丕显议定,乘清军秋季操练,京城空虚无兵之际,在北京起义。以铁血会京东部军为发难军,关东、边外、京北三部军援助,秦礼(铁血会京北部军司令)和黄际隆(铁血会唐山支部长)两人立即奔向铁血会的四个支部,通知各路军准备起义。各地领袖纷纷赶来与丁开嶂筹划计议 ⑤ 。
另据丁开嶂《天籁余音·秦烈士传》记载:“辛亥春,烈士谓,本年京东大操乃英雄起事之秋,时机不可失。遂定乘清军秋操,京城空虚起义。华北令京东部发难于丰滦地,关东、边外两部佐之。任烈士为京北部司令,乘机直捣都门,占领中央。”《天籁余音·黄烈士传》记载:辛亥春,黄兴诸志士起广东大失败,烈士曰:“北方起义刻不容缓。即dai开嶂历游张家口外,与秦烈士礼画乘清军秋操四部并起之策。决定,烈士率京东部为发难军,首起操场,关东部西蹈山海关,边外部南下喜峰口,京北之一部潜渡居庸,为扫穴犁庭之计。”⑥
上述记载表明:铁血会在滦州起义之前就已经策划在京畿周围以及“丰滦地”起义了。
武昌起义后,因参加秋操而滞留滦州的第二十镇官兵,参与了统制张绍曾领导的滦州兵谏。在兵谏过程中,军队中的革命党人(铁血会成员)积极策动张绍曾领导第二十镇官兵直接起义,但由于种种原因,多次策动都未取得效果⑦。
滦州兵谏失败后,79标和80标的革命党人则按照铁血会的统一部署,留下来继续革命。为加强联络,同时,也为了保护张绍曾本人的安全,王金铭、施从云(铁血会成员)派郭凤山率领一棚(相当于班)士兵护送张绍曾到天津,并留守天津。1911年10月31日,孙谏声、李祖荫、李孝通、刘人达欲响应武昌起义,事泄,孙谏声等10余人逃亡。此后,孙谏声由滦州赴秦皇岛,乘船返故里,典卖田园庐舍,率其弟孙树声复去天津,经段亚夫介绍加入天津共和会(后回归铁血会)。
张家口起义失败后,为了发动滦州起义,“铁血会”总部又移到天津,并和天津的共和会以及其他革命组织建立了联系,共同策动滦州起义。“铁血会”共有4个方面军,除了京北方面军外⑧,京东方面军、关东方面军、边外方面军的精干力量,全部参加了辛亥滦州起义。铁血会唐山支部和永遵支部以及通州支部,在辛亥滦州起义策划、起义、救援,以及滦州起义失败后收容起义部队方面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为了加快北方革命的步伐,湖北军政府应北方革命党人的要求,派胡鄂公北上指导北方革命。1911年11月24日,胡鄂公经上海抵津,寄居法租界紫竹林的长发栈,当晚就与孙谏声、白雅雨、胡宪、陈之骥、李孝通等革命党人迅速取得联系,共同谋划在京、津、保、滦、通各地发动武装起义的步骤。胡鄂公到天津的第二天就与铁血会领导人孙谏声一起住在法租界吉祥里14号(今和平区山东路吉祥里14号)。
1911年11月30日,在天津老西开吉祥里9号开会,成立津军司令部,推举孙谏声为津军总司令,白雅雨为津军司令外交部长。
1911年12月2日,胡鄂公在北洋医学堂召集京、津、保、滦、通、石等地的革命党50余人开会,决定在津成立鄂军代表办事处,各地分设总指挥处,胡鄂公兼总指挥,下分秘书处及参谋、军事、交通、联络四部,孙谏声为参谋部长。到会同志一致议决皆加入同盟会,孙谏声代表铁血会集体加入了同盟会。
1911年12 月 14 日,胡鄂公在天津英租界小白楼召集各革命团体代表会议,成立北方革命协会。铁血会代表孙谏声、易宣,振武社代表丁开嶂参加了会议。会议推举胡鄂公为会长,白逾桓、孙谏声、丁开嶂、张榕、段亚夫、张幼臣、赵步扬、胡伯寅、章以保、汪固等人为评议 ⑨。铁血会参加了北方革命协会对滦州起义的策动。
1911年12月15日,胡鄂公、孙谏声、胡伯寅、李孝通、卜宝珩、乐邦彦从天津到达滦州,住在滦州泰昌酒店,夜里会见王金铭、施从云。告知任丘于1911年12月18日起义,请滦州响应。
1911年12月16日,胡鄂公、孙谏声由滦州启程去丰润南青坨丁开嶂家。
1911年12月17日,胡鄂公与铁血会领导人丁开璋、孙谏声、冯云峰、李兰廷、陈熙泰、唐自起、黄际隆、庞希德(字辅舜)等人举行会议,决定另外组织千名外地有枪铁血会会员前往滦州、天津参加起义。
1911年12月25日,丁开嶂派铁血会领导人冯云峰由滦州到天津向胡鄂公汇报滦州起义筹备情况。
1911年12月29日,丁开嶂、李孝通等由滦州来天津,并携带王金铭、张建功、施从云等致胡鄂公与天津各革命团体快电,拟请天津革命同志至滦,指导革命,组织滦军政府。
1911年12月30日上午,胡鄂公召开会议决定,派白毓昆(字雅雨)、孙谏声、陈涛、熊朝霖等人分批由天津赴滦州参加起义。
1911年12月30日下午,施从云派铁血会领导人李兰廷、陈熙泰2人来津告知北方革命协会,谓滦州驻军官兵,决定于1912年1月2日独立。
1911年12月24日以后至29日前,孙谏声、白毓昆携崔昭华、崔震华二姐妹,去滦州了解起义筹备情况。先到滦州坨子头会见共和会凌钺等人,然后在凌钺等人的带领下,做通了滦州警察所长张注东和滦州知州朱佑葆的工作后,带滦州盐务局现款,会见王金铭、施从云,后速返天津 ⑩。
从以上人物的活动轨迹不难看出,在策动滦州起义的过程中,铁血会众首领频繁往来滦州、天津之间,为滦州起义的发动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是滦州起义的主要策划者。
三、铁血会参加滦州起义
在目前研究滦州起义的文章中,介绍比较多的是新军第二十镇第79标的革命事迹,并没有专章介绍铁血会在滦州起义的章节。其实,除了已经加入铁血会的第二十镇第79 标官兵外,铁血会在北方的四路武装,其中三路武装中的许多成员也都参加了辛亥滦州起义。
为支援滦州起义,铁血会各路人马迅速向滦州集结,这些人员包括:
(1)1911年12月24日,冯云峰带领铁血会东北成员50人抵达滦州。
(2)1911年12月27日,李兰廷、陈熙泰所集合的铁血会成员50人也抵达滦州。
(3)丁开嶂、孙谏声派炸弹队长李辅廷、副队长胡珍率领各地聚于滦州的铁血会成员入城共同防守。
滦州起义时,为救自家兄弟,1912年1月4日夜,丁开嶂率马队600多骑,由西面赶来援救,到雷庄西北,与敌兵展开血战。丁开嶂正面攻击,丁东弟(字竹钦)、王丕显从左右两处进攻。丁开嶂见起义军失败,便撤回;铁血会永遵部副部长唐自起率领的300人马队也赶到滦州南门救援,然后向南撤退。王怀庆的军队向南追击到杨各庄时,唐自起回头痛击,大败王怀庆军,杀敌50人(一说100人),本部死8人11。
滦州起义失败后,铁血会唐山支部长黄际隆建议成立炸弹队,赴开平暗杀镇压滦州起义的清通永镇总兵王怀庆。唐自起、王文治、庞希德、王丕漠、丁东弟等都踊跃加入炸弹队,他们分路前往开平,各行其暗杀之事。不料敌探混入铁血会总部,知道了刺杀计划,当日报知王怀庆。唐自起、庞希德在开平车站刚下车,即被王怀庆捕获。唐自起直供不讳,虽极刑未供同人。不久唐自起、黄际隆、庞希德、王文治等人被王怀庆杀害于开平,并悬首示众多日12。
从清政府方面的资料也可以看出:铁血会是辛亥滦州起义的主要力量。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十四日,清廷外务部密电直隶总督陈夔龙:“顷据探报,革党勾通胡匪,拟定期分三路起事:一由张家口外进攻北京;一由任丘等处进攻保定;一由京奉路永一带进攻天津。俟南军兵轮一到,即行举发,等语。即祈不动声色,严密预防为要。”这里所称:“胡匪”是指北方数省的28路响马,也就是丁开嶂领导的铁血会28路英雄。1911年12月20日,直隶总督陈夔龙向清廷电报:“前闻丰润有蠢动消息,已查王镇密查严防……并令将切情随时详报,谨复,龙。” 这些电报稿件也从反面证明,辛亥滦州起义主要是铁血会策动和参加的。
最先发现第三营长张建功不可靠的是铁血会唐山支部长的黄际隆。丁开嶂《天籁余音·黄烈士传》记载:“滦都督府军务部长孙鼎臣(注:孙谏声),先为铁血会唐山支部司令,倚烈士为长城,谓烈士虑远谋深,能出奇计,殆陈平、晁错之流也。及滦军将起,烈士言:第三营张建功首鼠两端,难免有反戈之患,宜秘防之,不然,返正军将无燋类,诸将不介意。曹锟兵至,张果与东西相应,夹击,民军腹背受敌,始大挫败。诸同志乃服其识,远出诸将上。”
综上所述,从革命思想的灌输、起义的策动、起义的主要力量、起义失败后对后事的处理以及清朝政府相关的文献资料记载等方面均可以看出:铁血会是辛亥滦州起义的主要领导者,不是像某些学者所说,铁血会仅仅是是滦州起义的一个重要“侧面”。
注释:
①《丁开嶂先生与铁血会》,丁文隽口述 ,董宝莹、 窦广成代笔。
②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77页。
③冯玉祥《我的生活》第98页。
④胡鄂公《辛亥革命北方实录》第78页。
⑤《丁开嶂先生与铁血会》,丁文隽口述 ,董宝莹、 窦广成代笔。
⑥丁开嶂《天籁余音•秦烈士传》,现存于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
⑦赵润生、马亮宽《辛亥滦州兵谏与滦州起义》第169页。
⑧ 丁开嶂《天籁余音•秦烈士传》现存于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
⑨ 根据唐向荣《辛亥滦州起义》,赵润生、 马亮宽《辛亥滦州起义》和丁文隽口述,董宝莹、窦广成代笔《丁开嶂先生与铁血会》等文综合整理。
⑩唐向荣《辛亥滦州起义》,滦县文史资料第七集
11丁开嶂《天籁余音•秦烈士传》。
12丁开嶂《天籁余音•秦烈士传》。
(刘建国,唐山师范学院副教授,唐山市滦河文化研究会理事;秦旭明,丰南环保局科长,铁血会副会长秦礼的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