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高官名人的浭酒诗
来源:未知 时间:2013-03-05 08:56:36
浭酒,是丰润的历史名产,因以浭水酿造而得名。丰润的母亲河还乡河古称浭水,丰润因地处浭水之阳而号浭阳。浭酒具体始于何代尚无确考。明隆庆四年(1570)知县王纳言始修《丰润县志》,纪事篇有:“南宋咸淳三年(1267),至元四年(1267)秋禁私盐酒醋。”“至元二十四年(1287)饥禁酒,二十七年(1290)免租赋及酒醋课。”“天历二年(1329)禁酿酒。”说明已饮酒成风。山川篇记有:“还乡河,见景致其左右,皆还乡曲而绕,水极甘美,酿酒甚佳。”风俗篇有:“六月六,造曲蘖。”“九月重阳,载酒登高,以花糕馈送亲友。”“仲秋,中秋日,戚里馈月饼瓜果赏月,比邻携酒集街衢,夜分乃已是月也。”可见,浭酒至清代,生产销售已成规模,浭酒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朝廷虽数次禁酒,但禁而不衰。翻检古籍,发现清代有八位高官、名士留有饮浭酒诗10首。旧时文人饮酒赋诗是常事,但以某种名酒为题作诗者少见,饮浭酒诗数量之多,重量级人物之多实属罕有。10首浭酒诗,都记载着有关丰润的某人某事,是丰润的文化遗产,也是丰润历史文化的闪光点。笔者文化浅薄,不懂诗词,仅就诗的作者、写作时间及背景做些初考,对有关名词略加小注。
陈廷敬《浭酒歌因玉田孟君寄曹冠五使君》
易酒甜多雪酒恶,见花对月空萧索。前年沧酒贳沧州,长瓶开泻碧玉流。年年泛溢东风蚤,腊味轻香不全好。依旧花前又寂寥,那能月下常倾倒。却忆辽西塞上行,酣歌剑舞出关城。离筵尝遍京东酒,浭酒淋漓最有情。东流浭水行相饯,近海清波净于练。谁将浭水变春醅,曹家兄弟成欢宴。兄为二千石,小弟尚书郎。锦衣休浣敬爱客,醉卧玉缸新酒徬。朔云去雁分飞后,回首边沙盈别袖。鸰原宿草几番青,使君朱颜宛如旧。玉田孟君饮者豪,丝绳络送瓷罂高。东过浭水溪边路,因风为寄相思句。浭酒歌、浭酒愁,我今潦倒行归休。千岩万壑太行险,焉能至此燕山头。
——《钦定四库全书》《午亭文编》十三页
陈廷敬(1639—1712),字子端,号悦岩,山西泽州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先后任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曾主纂《康熙字典》《古文渊鉴》《佩文韵府》等。其经史词章为山右首推,格调朴厚,议论宏深,著有《午亭文编》五十卷。
这首诗是陈廷敬视察永平返程途经玉田写的,由玉田孟君转送曹冠五,时间应为康熙二十六年(1686)。陈廷敬时任户部尚书,赴京东府州县公干。途经丰润时,受曹鼎望宴请,浭酒款待。《河北省古代历史编年》记载:“康熙二十五年(1685)四月,直隶巡抚于成龙奏请,将顺天、永平、保定、河间各庄旗丁同民户共编保甲,如旗丁居民犯法,许地方各官一体申报该抚、都统究治。”“九月,顺天、永平、保定、河间四府较之畿南各诸差役倍多,供亿尤剧,命免明年地丁粮及今年未完钱粮。”“十二月,以运盛京粮米于山海关内者,又泛海贩粜于山东者多有之,命止其盛京贩粜粮米。”(《北京历史纪年》亦有此载)。《滦县志》纪事篇载:“康熙二十五年诏免未完民欠钱粮。”“二十六年,诏免地丁粮。”陈廷敬此行是督导上述取消旗人特权、惠泽百姓措施的落实。
曹冠五,即丰润曹鼎望,号澹斋,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六年(1666)徽州知府,十五年广信知府,二十三年补凤翔知府,二十五年致休归里。与陈廷敬先后中进士,同朝为官又是好友。孟君,无职无功名,遍查丰润曹氏资料,陈廷敬40多首诗和清代《玉田县志》,均无孟君记载。《玉田县志》诗歌篇载有曹鼎望《遊楸子峪》一诗,说明曹鼎望到过玉田。寿民篇载有玉田人“孟尚志,一生正直,嗜学好古,期实践。寿95,乾隆中,旌八品顶戴”,年龄身份近似孟君。孟尚志是否即为孟君?只是一条线索。
诗中提到易酒、雪酒、沧酒,说明作者饮遍天下酒,信手拈来与浭酒作比。结果是“离筵尝遍京东酒,浭酒淋漓最有情”。这是对浭酒的极高评价。一句“谁将浭水变春醅,曹家兄弟成欢宴”,道出了浭酒与曹家的密切关系。
雪酒:明代酒名,产于浙江省金华一带,《五杂俎》称其“醇酽有余,而风韵不足”。易酒、沧酒,均为清代佳酿。沧酒:必旧世族方能为之,非市井所能酿,其水须取于南川楼下,以锡罂沉河底,取其涌之清泉。酿成收储,畏寒、畏暑、畏湿、畏蒸,犯之则味败。其新者不佳,储十年以上,乃为上品,一罂可值四五金。然互相馈赠者多,耻于贩卖。
“鸰原宿草几番青,使君朱颜宛如旧”中的鸰原,系水鸟,用以指兄弟友爱。
“两千石”,是汉代粟石品级中的三级,州牧、郡太守属之。“使君”是太守的别称。均指曹鼎望。
陈廷敬此行留诗甚多,与此背景相关的有《欢喜岭》:“欢喜岭前慢水流,归人欢喜去人愁。归来也是天涯客,家在千山万水头。”欢喜岭在山海关城东二里,岭上有明代山海关总兵吴三桂修建的专为驻军的一座小城,东西北三面城墙,只南面有门,城上吴三桂题“威远城”。驻军多是南方人,因食宿条件极差,加之水土不服,常有兵卒病死,故当地百姓又称其“呜咽城”。这里也是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的地方。还有一首《北平怀古诗》:“浅草寒沙路,春风数骑行。常思射虎石,何处北平城。没羽边云动,收弦塞月横。书生无燕颔,因而备含情。”北平,指北魏所置北平郡,治所在卢龙,即永平府治。射虎石即虎头石,在卢龙县城南六里,石状如虎踞,相传是汉将李广射虎的地方。
陈廷敬此次东行是其一生中很得意的一件大事,二十年后回忆起此行,曹家浭酒款待,又写《寄答曹冲谷;昔予出关过其家今二十余年矣》诗一首:“行尽燕山塞上村,海天烟雾气常昏。边花客醉辽西郡,关月人进蓟北门。一别陇梅迟驿使,几回春草忆王孙。君家旧比滦江水,万事风尘未敢论。”(《午亭文编》卷十七)曹冲谷即曹鼎望三子曹鋡,字冲谷,号松茨。此时,曹鼎望及其长子曹钊、次子曹鈖均已去世。
曹寅《饮浭酒》
眷言酌昆友,陶然知水奇。曲蘖岂一端,醇酎毋乃兹。沉湎滑稽内,适俗恒浇漓。今夕数帆健,满引谁当之。寒泉伏百里,忆出孤竹时。俯饮自厥古,哺啜庸非师。名理迥未辨,众醒醉岂宜。所以寄末世,嗑嗑尤恐迟。永夜舒清光,榱桷浮凉吹。一隅启微咏,万古安遐思。良久冀有得,澹焉空素磁。渴羌笑能解,冥漠心能知。东邻击肥牛,詰旦来勿辞。咄哉口腹累,宁被鸱夷嗤。
——《楝亭诗钞》第一卷
曹寅(1658—1712),字子清,号荔轩,又号楝亭。满洲正白旗人,祖籍河北丰润县,为《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之祖父。官至通政使,久任江宁织造、巡视两淮盐政。能诗词,校刊古书颇精,有《楝亭诗钞·词钞·楝亭藏书十二种》。
曹寅与康熙有着亲密的特殊关系。其母为康熙保姆,曹寅13岁入宫伴读,16岁任御前侍卫,19岁任仪尉、仪正。他们是君臣,又是乳兄弟和同窗共学的师兄弟,曹寅也是康熙的亲信。江宁织造虽官三品,权利甚大,监督吏政,广交天下名士,奏折直送康熙,还为地方官转奏折,从发表的297件曹氏奏折看,他们大事、小事、公事、私事无话不说。曹寅得病,康熙赐驿马星夜送药,并朱批药的服用方法、注意事项。曹寅与丰润曹关系甚好,往来密切,其《楝亭集》有21首诗是写给丰润曹氏曹钊、曹鈖、曹鋡三兄弟的。
此诗写于何年?周汝昌先生《浭酒·曹雪芹祖籍》说:“曹寅是位大诗人,将平生吟诗编为《楝亭诗钞》,体例是编年排次的。在他早年,即未任江宁织造以前,尚在京中内务府当差的时候,就有一篇《饮浭酒》的五言古体诗。”(诗钞八卷,《饮浭酒》在第一卷)。《饮浭酒》的写作时间应为康熙十八年(1679)三月。当时,正值平定三藩之役后期,清廷为社会稳定、巩固政权,开博学鸿儒。在京三品以上官员,在外总督巡抚等大吏推荐,天下名士才子除顾炎武、黄宗羲等人拒不接受推荐外,朱彝尊、毛奇伶、施闰章等汇集京城,应试者143人,殿试录取50名,授翰林院官。此举不仅保证了明史编修质量,而且对缓和汉族士大夫的反满思想,促进满汉统治阶级进一步合流,产生巨大影响。期间,曹寅为曹鈖《松茨写真图》遍征题咏,并用浭酒宴请为此图题咏的文人名士,他们是:著名文学家陈瑚,高士奇(官至礼部侍郎),沈荃(官至礼部侍郎),著名诗人施闰章(官至刑部主事、翰林院侍讲、侍读),王士祯(官至国史副总裁、刑部尚书,诗与朱彝尊并称),著名文学家、戏曲家尤侗(博学鸿儒科,授翰林院检讨,分修明史),著名诗人朱彝尊(博学鸿儒科,授翰林院检讨,分修明史,入南书房),大学士明珠长子纳兰性德(康熙十二年进士、官一等侍卫),大文学家毛际可(顺治十五年进士,授彰德府推官,博学鸿儒科),顾景星(曹寅舅父,明贡生,湖北人)和大书画家、大诗人梅庚。丰润大王庄人、古文学家赵国华有题《曹舍人写真图赞并序》云:“曹舍人,鈖,字宾及,为澹斋太史公子。丰润东郊有松茨别墅。此图在康熙初海内诸老接沈联毫……”《宝坻县志·艺文篇》收有户部尚书王士祯为此图的题跋诗:“曾看云海荡心胸,万树龙吟下碧空。勘破赵州消息在,却来五月卖松风。”宝坻县志为何载王士祯为丰润曹鈖《松茨写真图》的题跋诗,迷也。
这首五言古体诗,140字,无一浭字,无一酒字,却句句说的浭酒。“眷言酌昆友”,充满了浓重的友情和亲情。诗说“寒泉伏百里,忆出孤竹时”,作者“想象从远古时候,这儿的人就饮浭酒了”。浭水发源于古商周孤竹国地(今迁西县泉庄)。此水由北向南流入丰润,曹氏松茨园就在浭水南岸。用浭酒宴请朋友,亦很自然。
朱彝尊《腾笑集》中浭酒诗三首
其一:送宋佥事荦之官通潞四首之三
渔阳松馓宝坻鱼,浭酒吴船味不如。
更忆昔年移柳在,浓阴输尔昼帘余。
其二:题曹舍人鈖松下携琴图二首之二
浭酒深杯饮欲尽,戒坛凉月上还迟。
昔游如梦已难续,转忆山斋并坐时。
其三:周上舍篁李秀才我郊夜过
浭酒冻春碧,莱鸡蒸栗黄。
醉眠无不可,西舍有绳床。
朱彝尊(1629—1709),清浙江秀水人,字锡鬯,号竹垞,文坛名家与怪杰。清康熙十八年(1679),以布衣举博学鸿儒词,授检讨,参与修撰明史。藏书八万卷,室号曝书亭。学问博洽,精于考证金石,长于古文诗词。诗与王士祯齐名,时称南朱北王。
《畿辅通志·职官六载》:宋荦,通永道康熙二十二年(1683)任。第一首诗就是康熙二十二年朱彝尊送宋荦赴任通永道佥事而作。
宋荦,河南商丘人,字牧仲,号漫堂,又号西陂,官至礼部尚书,加太子少师,诗与王士祯齐名。其父宋权是大学士,权倾朝野,顺治元年(1644)为顺天巡抚,驻遵化。顺治四年(1647)荦14岁,以大臣子列侍卫。康熙三年(1663)外任黄州(湖北)通判(正六品),以后历官刑部员外郎,山东按察使,江苏布政使,江西巡抚,江苏巡抚。康熙三十一年至四十四年(1691—1704)任江苏巡抚期间,三逢康熙南巡屡受赏赐。此时又与曹寅同僚,政务之暇彼此交游唱和。
诗中的:
通潞:为汉代潞县,属渔阳郡。金天德三年置通州。取漕运通济之意。康熙八年通蓟兵备道与永平道(现卢龙县)合并为通永道,驻通州。
渔阳:是秦汉至唐时的渔阳郡,辖丰润以西至北京周围各县。
松馓:是一种面食点心。
宝坻鱼:特指宝坻银鱼,长尺余,比南方银鱼稍大,霜降后自海中蛤山出,逆流北上到蓟州温泉育子,其色莹白如银。
吴船:取自唐杜甫诗“门泊东吴万里船”句,指富饶的江南。意思是说,江南的美味不如京东名产。
诗中的松馓、银鱼、浭酒,也暗示宋荦赴任的通永道,也是其父做官辖地,比你做官的江南还要好,是北方的江南。宋荦上任后曾访宋权旧迹遵化,写有《和中丞龙泉韵有序》,其子宋至有《遵化练泉步先大父文康公韵》。
第二首作于康熙二十二年或稍晚,时朱彝尊与曹鈖已成为好朋友,是他们闲暇晏游京西戒坛寺,饮浭酒时而作。
戒坛:佛教僧徒传戒之坛。唐武德年间在京西深处建戒坛寺,旧名慧聚,明正统间易名万寿,康熙十七年圣祖御书“清戒”二字。《畿辅通志》载戒坛寺名人题诗甚多。
山斋:山中居室,泛指书斋。
第三首是在其住所,用浭酒款待中书舍人周篁和李秀才而作,时间在康熙二十二年或以前。此诗首句“冻春碧”,是说浭酒优良的质地,晶莹润泽为冻,春为酒也。酒的颜色以碧为贵,“有少陵所谓重碧沽新酒”是也。莱鸡蒸栗黄,是说炖的莱鸡像蒸的板栗仁那样黄。绳床:也叫“胡床”“交椅”,是随中亚或印度僧人从西方输入的一种坐床。腿交叉能折叠,在古代原是苦行僧徒所坐。《红楼梦》第一回开头作者云“瓦灶绳床”是用以代表贫家用具。
礼部尚书韩菼饮浭酒
昔人艳称燕酒。京师有薏酒,北辕禄所云金澜酒,今俱不可得,而沧州、易州、涞水、蓟州俱以酒名,然未闻有浭酒也。浭酒以还乡河水酿之,所以独异者在不药不煮,即以所漉生酒贮于瓮,初则淡而有风致,窨久则香郁味醰,不觉使人自醉。韩慕庐宗伯督学京畿,饮之而甘,品为燕酒第一,作诗纪之。
——清《丰润县志·杂记》
韩菼(1637—1704),清江苏长州人。字元少,别字慕庐,应顺天乡试,尚书徐乾学拔之于遗卷中。康熙十二年,会试、殿试皆列第一,累官礼部尚书。清制礼部掌管国家祭典、庆典、军礼、丧礼、接待外宾与学校科举等事。康熙二十六年,其由内阁学士再假归,筑室西山八年。后召至京,命以原官总裁《一统志》,迁礼部侍郎兼掌院学士祭洒。后又充经筵讲官授礼部尚书,教习庶吉士。韩菼督学京畿来丰润,在康熙三十九年至四十三年任礼部尚书(通称宗伯)。
薏酒、金澜酒早已失传,据《中国茶酒辞典》载:薏酒,古代酒名。《日下旧闻考》:蓟州薏仁酒,周氏第一,成氏第二。三屯营所造更胜。清冽秀美,有出色香味之表者。金澜酒,古代酒名。《日下旧闻考》:燕山酒颇佳,馆宴所飨极醇厚,名“金澜”,盖用金澜水酿之。
韩菼是曹寅的好朋友。康熙十一年顺天府乡试同年,同出徐乾学门下,同在京城做官。康熙二十九年曹寅出任苏州织造前,彼此交往深厚,常以诗文唱和。康熙三十年九月初,曹寅34岁生日,韩菼作《织造曹使君寿序》:“……以余所见,三韩曹使君子清,乃诚善读书者,其取之博,盖七略……”说明曹寅是辽代三韩县人,铁岭为三韩县所辖,与丰润《曹氏族谱》载曹氏一支“一卜居辽东铁岭卫”相合。为学界研究曹雪芹祖籍提供了佐证。
康熙十八年韩菼任侍讲,与曹鈖为同僚,曾为曹鈖《松茨写真图》题跋。韩菼深知曹寅与丰润曹的宗亲关系,幼年又在此居住过,松茨园又是其精神归宿。康熙三十九年至四十三年任礼部尚书期间督学京畿,到曹鈖家乡丰润走访,论公论私都在情理之中。身临其境品评朋友家乡美酒,更是一种精神享受。
方楘如《丰润杂诗四首》之四
风卷边沙十丈尘,但论食物也关人。
墙头一过椒花雨,瓮底应空曲米春。
果撷蘋婆分古寺,饭抄云子饷比邻。
新冰早李原无欠,只是飘飘愧此身。
——清光绪版《丰润县志·文苑》
方楘如,浙江淳安县人。康熙四十五年进士,五十三年六月任丰润知县。制义得金,子骏支流,吐弃一切,卓然成家。喜晋人清谈,一时名流。如何屺瞻、储六雅皆至止焉。而吏治非所长,旋夺职去。乾隆年间举博学鸿辞格于吏议报罢。(清丰润县志·职官篇)据《续纂儒林》载,方楘如在丰润“历官三年,蝗不入境,旋以烧锅失察去官”,“自退官后,闭户着书,益潜心于濂洛关闽之学,故其为文朴茂古奥,类能阐发性道,翼扶世教,非徒摘词掞藻已也。”著有《集虚斋学古文》十二卷等多部书行世。
方楘如知县当的很轻松,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曾与好友何焯遍游山川古迹,品丰润美食,饮浭酒赋诗。何焯(1661—1722)清长州人,字屺瞻,号茶仙。是当时名流、才子、大清谈家。康熙时以李光地荐召值南书房,先后赐举人、进士兼武英殿纂修官。
储大文,字六雅,江南宜兴人。康熙辛丑(1721)会元。官翰林院庶吉士。著有《存研楼诗》。(《清诗别裁集》)
“新冰早李原无欠”,“冰”即“冰心”,比喻心地清明纯洁,“李”通理,官名,春秋晋国设置治狱官。宋、明也有司李官称。
关人:古时指守官门之吏。古丰润为边陲地,蓟北门。
杨诚斋:杨万里号。南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与陆游齐名的著名诗人,因经常饮此酒,则酒以人名。名酒之合者为金盘露,劲者为椒花雨。椒花雨是浭酒的尊称。曲米春是浭酒的另一个酒名。
频婆果:古统名柰,今分为二,为邑中果之极品,即丰润产水果柰子,也称沙果。
云子:碎云母也。云子米是玉田稻子碾成的米。浭酒、奈子、云子米是丰润饮食三种著名特产。
董榕《景忠山神》
谨按三屯营山有三忠庙,祀汉诸葛忠武侯、宋忠武王、文忠烈公。盖明戚南塘少保作镇时所建。因以景忠名山又有女仙庙曰碧霞元君,或曰唐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攻平州,刺史邹保英妻奚氏率家僮女丁乘城固守,一境获全,相传奚夫人得仙,民感其德祀之云。
昔有人兮镇三屯,养貔貅兮壮风云。计臣掣肘兮饷不颁,日蒿目兮心如焚,忽登山兮遇明神,谁与偕兮葛岳文。问神于此地兮均无素,或逢西顾兮或南渡。望崖山兮惨又兼,身都将相兮无安处。炎兴建炎兮又景炎,神何为兮劳不悟。出师未捷兮陨大星,出师已捷兮风波亭。无师可出兮过零丁,食少事繁兮绝林酲。绝食八日兮吞脑,复生神何为兮苦不宁。神驭停兮神弦喧,佐返旆兮宴中山。搴楼桑兮略扶桑,渡卑耳兮俞儿还。心相印兮同一丹,痛饮黄龙兮戴黄冠。背嵬军兮朱仙镇,俨鱼复兮森八阵。秉遗灵兮烧蓑城,博望焰兮乌林烬。出师表兮恢复,疏建阃章兮泪同抆。吟梁甫兮唱凭栏,歌正气兮声并酸。不见平州奚女仙,率女丁兮保城垣。神入云兮声在耳,南塘立庙兮山之盘。庙貌立兮士女集,施金钱兮无所惜。半修庙兮增巍峨,半养兵兮足战食。谈轶事兮故老传,补旧闻兮梦余忆。过百几兮太平年,靖遐方兮绝燧烟。沽浭酒兮鲫鱼泺,家家乐兮奉椿萱。买花香花取余闲,扶上山兮礼碧仙。
——清《遵化诗存》
董榕,字念青,号恒岩,河北丰润人,乾隆元年(1736年)拔贡生,廷试第一。拔贡,是科举制中贡入国子监生源的一种。由府州县按时发放银粮补的廪生,选拔优秀者送京廷试,列一二等者,特选引荐录用。董榕即此列,先后任河南济邑令,新野县令,郑州牧,浙江金华知府,江西九江知府,赣宁道观察。母卒去官扶棺返里。由赣州乘船沿赣水北上,至江西南昌滕王阁下,维舟受唁。江西总督、巡抚大吏亲来抚慰,观者称其“真孝子”。夜船落水迂难,土民感德立祠肖像祀之。著有《周子全书》、《浭阳集》十卷、《庚溪诗意》一卷。此诗为其做官前或做官后,回丰润而作。
董榕是个大孝子,诗中最后两句:“沽浭酒兮鲫鱼泺,家家乐兮奉椿萱。买花香兮取余闲,扶上山兮礼碧仙。”讲用浭酒敬父母,以鲜花敬神仙。椿萱是父母的代称。浭酒和还乡河产的鲫鱼是丰润特产美味,是平民百姓逢年过节,大事小情,招待亲友的佳品,也是平时人们的高档享受,人们以买浭酒、鲫鱼孝敬父母为乐为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靳荣藩《丰润县送梅怡园改官山西》
浭酒酣馀别意长,半生心跡付沧浪。
春风雁塔应谈旧,秋夜骊歌忽送凉。
三晋云山君作雨,大东边塞我分疆。
田园芜尽人归晚,却藉离筵说故乡。
——清《丰润县志·文苑》
靳荣藩,字介人。山西黎城人。乾隆十三年进士,二十年知龙门县,调迁安县。三十四年升蔚州知州。四十四年遵化知州。四十八年大名知府。(《畿辅通志》)在迁安知县、蔚州知州任上,抚民治水的业绩载入《畿辅通志》官绩篇。据《遵化通志》载著有《绿溪诗》四卷。清初国子监祭酒,诗歌一大名家。靳荣藩曾注明末大诗人吴伟业(号梅村)《吴诗集览》20卷。
梅怡园:靳荣藩别署。改官:宋代官员升入京官,特称改官。知府(正四品)的任命均出于朝廷简命,绝大多数由京官外放,由知州升者占少数,亦仍需保奏。
雁塔:考中进士的代称。
骊歌:离别的歌。
三晋:此指山西。
芜尽:田地荒废。
却籍:注销遵化州官籍。
此诗写于乾隆四十八年,靳荣藩升调大名知府,在丰润县知县潘应椿等官员、名士的欢送宴上,一边品着浭酒,一边回忆着半生的官绩,向众人所作告别的诗。潘应椿字仿泉,安徽歙县人。举人,乾隆四十四年任。
张佩纶《十二月二十八日,同人小集寒斋,叔涛先
生用坡公和陈四雪中赏梅韵首唱一律,一韵奉酬》
快雪初开霁,残年已入新。
江梅谁寄远,浭酒有烧春。
七业兴长盛,三朝纪野民。
卜邻君有约,今夕宿依仁。
——《涧于集》
张佩纶(1848—1903),字幼樵,一字绳庵,又字篑斋,河北丰润大齐坨人。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生。同治十年(1871)举进士,同治十四年(1874)授编修,光绪元年(1875)以编修大考擢侍讲,充日讲起居注官。署右副都御使,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清末重臣,他与宝廷、张之洞、陈宝琛等人一起,奉同治皇帝的师父、工部尚书,军机大臣李鸿藻为宗主,以刚直不阿、主持清议为己任,反对吏治腐败,敢于上疏直言,评议朝政,弹劾大臣,指斥贪官,是“清流派”重要任务之一。人们称“翰林四谏”。张佩纶由于“仪容俊伟、善辩论、号搏击”,很受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赏识。1894年被派往福建会办海疆事务,授三品衔,同年8月23日中法马尾海战失败,被革职充军。光绪十四年戎期满回京,复入李鸿章幕。
此诗写于光绪四年(1878)腊月二十八日北京住所,与同仁小集饮浭酒作诗,同他的师父刘廷枚唱和。
刘廷枚,字赞虞,号叔涛,江苏吴县人,同治七年(1868)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祭酒。著有《慊斋诗钞》。祭酒,即国子监祭酒。国子监是全国管理学校的最高机构,国子监的长官为祭酒。
“七业兴长盛”,是指叔涛七个儿子和学生已成才。
“三朝纪野民”,是指叔涛编辑的咸同三朝的洋务本末一书。
以上十首浭酒诗,是宝贵的历史遗产,也是丰润的一条文脉:
1、浭酒是历史名酒,所谓“燕酒第一,殆冠京东”。清康乾鼎盛时期,生产销售已具规模,已为官府和百姓文化交流、迎来送往,逢年过节、祭祀庆典不可缺少的佳品。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汝珍在《镜花缘》第97回中曾写到,酒肆粉牌写天下名酒55种,其中河北省5种,即真定煮酒、直隶东路酒、大名滴溜酒、冀州衡水酒、清河双辣酒。直隶东路酒就指浭酒。《北京历史纪年》载,康熙二十七年,顺天府设西、东、南、北四路,东路辖州三(通、蓟、遵化),县六(三河、宝坻、武清、香河、玉田、丰润)
2、酒是古代文人吟咏的对象,也是感情交流的桥梁。浭酒诗涉及京朝官大学士、尚书、侍郎、侍讲、侍卫、文化名人等17人(其中九人《辞源》有载),和遵化知州、丰润知县、丰润人在外做官的赣宁观察董榕、重臣张佩纶。十首饮浭酒诗,是研究丰润清代历史的宝贵资料,同时折射了康熙年间,丰润曹的显赫和曹雪芹祖父曹寅与丰润曹的特殊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