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本会会刊

本会会刊

红楼杂谈(二)

来源:未知 时间:2015-02-10 09:21:36
 

  
《红楼梦》原始作者的争论
  八十回《石头记》手抄本问世传抄,乾隆五十六、五十七年一百二十回程甲本、程乙本《红楼梦》大量印刷发行,以及以后一百多种版本问世都没有作者的署名。1921年胡适《红楼梦考证》提出“《红楼梦》的著者是曹雪芹”,“曹雪芹为曹寅的孙子、曹頫的儿子”。此说得到社会的公认,此后至今《红楼梦》出版,均署名作者曹雪芹、高鹗。有人说:红学是“争论学”,这话一点也不错,凡是《红楼梦》所提出的问题,没有没争论的,曹雪芹是否是《红楼梦》原始作者,时有人提出否定意见,认为曹雪芹只是增删者,原始作者另有其人。
  说《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主要依据有:
  一、《红楼梦》原著书中有作者曹雪芹记载
  书中第一回交待,空空道人将《石头记》从头至尾抄录回来,“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甲戌本首回脂评:“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后(则)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笔狡猾之甚,后文如此处者不少。这正是作者用画家烟云模糊处,观者万不可被作瞒弊(蔽)了去,方是巨眼。”指出曹雪芹是作者,不是增删。一百二十回结尾,空空道人再将青埂峰下补天未用之石头记抄录一番,寻个世上清闲无事的人托他传遍,贾雨村指点交给悼红轩中曹雪芹先生,过了几世几劫后,空空道人在悼红轩找到曹雪芹先生“掷下抄本飘然而去”。
  二、八十回《石头记》有七处脂评说作者曹雪芹                            
  1、甲戌本眉批云:“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
  2、甲戌本第一回上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
  3、庚辰本二十二回末,眉批云:“此回未成,而芹逝矣,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4、甲戌本第二回标题诗旁批云:只此一诗便妙极!此等才情,自是雪芹平生所长,余自评书非关评诗也。
  5、甲戌本一回贾雨村五言一律前双夹批:这是第一首诗,后文香奁闺情皆不落空,余谓雪芹撰此书,中亦有传诗之意。
  6、甲戌本十三回末一条批云: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故赦之,因命芹溪删去。
  7、庚辰本七十五回前一单页上记,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对清,缺中秋诗,俟雪芹。
  三、曹雪芹的好朋友,同时代人说作者是曹雪芹
  敦诚(1734—1791)字敬亭,号松堂,清太祖努尔哈赤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五世孙,曹雪芹的好朋友。《四松堂集》载乾隆二十二年秋写给曹雪芹《不如着书黄叶村》诗一首。自注曹雪芹随其先祖曹寅织造之任。
  敦敏,字子明,清宗室诗人,敦诚之兄,曹雪芹的好朋友,交往密切。《熙朝雅颂集》载乾隆二十六年秋去北京西郊撰《赠曹雪芹》诗一首。
  永忠,字良辅,清宗室诗人,康熙十四子胤禵的孙子。《延芬室稿》载,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三绝,姓曹”。墨香是敦诚、敦敏兄弟的叔父。读《红楼梦》而吊雪芹何故?第一首说:“传神文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可恨同时不相识,几回掩卷哭曹侯。”
  富文,名义,字我斋,满州镶黄旗人。《绿烟琐窗集》载题《红楼梦》二十首,作于雪芹过世前一二年,诗前注:“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造府……”“雪芹出所撰”即指曹雪芹撰。
  《红楼梦》原始作者是不是曹雪芹,是争议的焦点,有人认为曹雪芹是《红楼梦》的增删者,原始作者另有其人。
  原艺术研究院老学者戴不凡,1979年在《北方论从》连续发表了《揭〈红楼梦〉作者之谜——论曹雪芹是在石兄〈风月宝鉴〉旧稿基础上巧手新裁改作成书的》和《石头和曹雪芹——揭开〈红楼梦〉作者之谜》第二篇。举出以吴语为主的四条内证,证明《红楼梦》的原始作者不是曹雪芹,而是比曹雪芹年纪更大的,“乡音难改的吴侬”,曹荃的次子竹村,就是书中所说的石兄。
  孔祥贤1979年至1980年在《北方论从》《红楼梦学刊》先后发表《〈红楼梦〉的作者是谁》上下篇,通过“破译法”断定脂砚斋脂砚先生是《红楼梦》的原作者,脂砚就是曹雪芹之父曹俯,1980年7月提交全国《红楼梦》学术讨论会一篇论文《红楼梦的破译》,说……《红楼梦》与密码文电有惊人的类似之处。
  台湾著名红学家杜士杰《红楼梦考释》,1995年3月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书的第八篇论证《红楼梦》原始作者是明末清初大文学家吴梅村。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传世。2007年抚顺社科院举办有辽宁、山东学者参加的《红楼梦》作者研究座谈会。院长付波,调研员钟长山认为:《红楼梦》原始作者是清初大诗人吴梅村,曹雪芹是清康熙翰林院检讨严绳孙的化名。青岛赵子认为《红楼梦》原始作者吴梅村,说“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
  1994年1月8日《文艺报》发表丰润王家惠《曹渊即曹颜——曹寅曾过继曹鈖之子》,论述丰润曹十四世曹鈖之子曹渊过继给曹寅,更名曹颜;同报同版发表丰润籍学者刘润为《曹渊:〈红楼梦〉原始作者》,论述曹渊是《红楼梦》原始作者;同年3月9日《中国文化报》发表丰润籍著名历史学家杨向奎《关于〈红楼梦〉作者研究的新发展》,肯定王、刘二文,“认为王家惠同志画龙,而刘润为点睛,有此一点全龙活了”。为区别曹雪芹祖籍丰润说,而称此说为“新丰润说”。
  土默热,原名包秦,蒙古族,吉林省人大副主任,省工会主席,从事红学研究二十余年,著有《土默热红学》《土默热重勘〈红楼梦〉》《土默热红学概论》《土默热红楼文化从书》等共260万字。《土默热红学》是其代表作,全书论文50篇、60万字,论证《红楼梦》的原始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间大文学家、《长生殿》作者洪升,创作时间是康熙二十九年至四十三年,大观园原型为洪升故乡杭州西溪,金陵十二钗原型是杭州文坛的“蕉园诗社”“前五”“后七”12个女子,青年女诗人。大荒山、青埂峰原型是京东盘山“青沟峰”,“空空道人”(情僧)原型就是青沟寺住持智朴和尚,号拙庵,拙大师。“石头”就是洪升自己。康熙四十三年洪升到江宁织造府演出《长生殿》,把《红楼梦》手稿带到曹寅处,请他帮助出版,返家途中不幸落水而死,手稿落到曹家,传到曹雪芹,阅读之后,感到与自己家类似,引发共鸣,加以“披阅增删”后传出,形成现在的《石头记》。
  乐亭县李维田、齐玉瑞夫妇《一缄书扎藏何事》,2009年3月中国戏剧出版社发行。书中论述康熙二子胤礽的次子弘晳,雍正年晋封为理亲王,乾隆四年因谋反被圈禁,乾隆七年死亡,弘晳实际没有死,诈死埋名,在乐亭县石臼坨著书《石头记》,补写家史,《红楼梦》中的空空道人、石兄脂胭斋是《石头记》原始作者弘晳,弘晳将《石头记》交于曹雪芹,“披阅增删”改为《红楼梦》传世。
《红楼梦》主题的几种提法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著作,成就了一个专门学问“红学”,国家有专门研究机构,有专业研究队伍,有那么多红学专家和浩大的红学大军,《红楼梦》主题是什么?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说法,长期争论不休,不同的人们,不同的角度,对《红楼梦》主题作出不同的解释,有代表性的说法有:
  政治历史小说。毛泽东主席生前主此说,他说:“《红楼梦》不仅当作小说文艺看,而且要当作历史看。”“不读《红楼梦》就不知道什么是封建社会。”全书描写以贾家为主的四大家族的兴衰没落,从而对封建社会作出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使人们看到封建贵族阶级必然走向没落和崩溃的历史命运。此说是上世纪50年代至七八十年代最有影响的一说。《红旗》杂志1973年11期发表《坚持用阶级斗争观点研究〈红楼梦〉》。1974年10月人民文学出版社《阶级斗争的形象历史——评〈红楼梦〉》。197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评政治历史小说〈红楼梦〉》。1979年江西人民出版社《论〈红楼梦〉的政治历史意义》。
  新红学创始人胡适为代表的“自叙传”说。1921年《红楼梦考证》中,肯定《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又弄清了曹雪芹的家世经历和生活遭际,然后得出结论说:“《红楼梦》这部书是曹雪芹的自叙传。”“《红楼梦》的著者是曹雪芹。”“《红楼梦》是一部隐去真事的自叙,里面的甄贾两宝玉,即是曹雪芹自己的化身,甄贾两府即是当日曹家的影子(故贾府在“长安”都中,甄府始终在江南)。”
  爱情主题说。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贾宝玉、薛宝钗婚姻的悲剧是《红楼梦》里的中心故事,是贯穿全书的主线。此说是一种相当流行的说法,论文不少。蒋和森《红楼梦论稿》持此说,《红楼梦》的主题是人的美,爱情的美,以及这种美被毁灭的主题。
  “色、空”观念说。色、空是佛教用语。佛教把客观世界的万物叫做“色”,并认为“色”是不真实的,虚幻的,“色即是空”。《红楼梦》一回二段说:“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梦”“幻”皆是空。一僧一道对石头说:“那红尘中却有些乐事……究竟是到头一梦,万事归空。”“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由空起到空结,《好了歌》和甄士隐解注是《红楼梦》色空观念的概括。《红楼梦》由青埂峰下顽石幻美玉入红尘的假宝玉到一百二十回贾宝玉出家为僧,顽石回归青埂峰,“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而全书结束。
  此外还有胥惠民《一曲女儿的热情颂歌——也论〈红楼梦〉的主题思想》说,《红楼梦》是歌颂女儿才华,彻底粉碎男尊女卑对女儿的束缚,为女儿追求平等做人的权利,这才是《红楼梦》真正主题,或者说这才是能涵盖全书内容的总主题。朱彤《论〈红楼梦〉的主题》认为,《红楼梦》核心是封建统治阶级子孙不肖后继无人,这个问题贯穿并主宰全书。
  旧红学(索隐派)代表人物王梦阮、沈瓶庵《红楼梦索隐》有清世祖顺治与董鄂妃的爱情故事说,蔡元培《石头记索隐》则认为其是清康熙朝政治小说,“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汉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邓狂言《红楼梦释真》说《红楼梦》是一部“明清兴亡史”。王国维《红楼梦评论》说,《红楼梦》主题思想是宣传“人生之苦痛与其解脱之道”,李朋飞《〈红楼梦〉本事辩证》说盖有所隐括者,明为康熙诸皇子争储事。
  上世纪90年代颇有影响的霍国玲姐弟三人巨著《红楼解梦》,说《红楼梦》是隐写曹雪芹钟爱女子竺香玉,9岁为雪芹伴读,13岁曹家被抄被雪芹婶娘收作女儿,15岁以曹家小姐身份作了御用少尼,雍正十年香玉17岁被选皇贵妃,后晋封皇后,20岁用丹砂毒死雍正,再次出家为尼,并与雪芹团聚,乾隆九年事发,香玉悬梁自尽,曹家二次被抄,雪芹隐居香山,埋头写《红楼梦》,竺香玉就是林黛玉原型。
《红楼梦》里多处抨击嘲讽皇上、皇权
  《红楼梦》第一回作者声明,此书“亦非伤时骂世之旨”,“毫不干涉时世”。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其实是在提醒读者此书就是骂世干涉时世的。作者通过描写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贵族封建家庭的兴衰史,从多方面揭露封建社会制度的腐朽,通过故事情节里的人物,明里、暗里、直接、间接抨击讽嘲皇族、皇上、皇权。
  十六回贾元妃晋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荣宁两处,上下里外,莫不欣然踊跃,个个面上皆有得意之状,言笑鼎沸不绝”。凤姐马上向丈夫贾琏笑道:“国舅爷大喜。”贾家成为皇亲国戚,皇上成为贾家的政治靠山。十七至十八回元妃省亲,贾府耗巨资建造“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大观园和省亲别墅。元妃省亲车驾出园,至贾母正室,欲行家礼,贾母等俱跪止不迭,贾妃满眼垂泪……半日贾妃忍悲强笑,安慰贾母、王夫人道:“当日即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说到这句,不禁又哽咽起来。什么地方不得见人?把皇上居住的地方,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宫说成“不得见人的去处”,是对皇权的极大否定和讽刺,元妃省亲,本是皇恩浩荡,光宗耀祖,天大的喜事,却弄得很凄凉。
  与“省亲”相对应的是四十六回鸳鸯抗婚,荣国府贾赦要娶贾母丫头鸳鸯为妾,鸳鸯宁死不从。她嫂子来劝,鸳鸯指着他骂道:“……怪道成日家羡慕人家女儿作了小老婆,一家子都仗着他横行霸道的,一家子都成了小老婆了!看的眼热了,也把我送在火坑里去。我若得脸了,你们在外头横行霸道,自己就封自己是舅爷了……”贾赦以为鸳鸯多半是看上了宝玉,鸳鸯当众说:“……我是横了心的,当着众人在这里,我这一辈子莫说是宝玉,便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着我,我一刀抹死了,也不能从命……”天王是指皇帝,宝皇帝是指当时乾隆皇帝,雍正十一年,乾隆21岁被封为和硕宝亲王,雍正十三年即皇位。一位是白玉为堂金作马的豪门贾家大小姐被送到“不得见人的去处”当皇妃,成为皇亲国戚,一位是贾府的丫头家生女、奴隶宁死不往火坑里去做贾府妾和乾隆皇帝的小老婆,这既骂了主子荣国府,也骂了皇帝乾隆。
  十五回秦可卿发丧的路上,北静王水溶,将腕上念珠送给贾宝玉,言明“此系前日圣上亲赐鹡鸰香念珠一串,权为贺敬之礼”。十六回宝玉又将北静王所赠鹡鸰香串珍重取出来,转赠黛玉,黛玉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遂掷而不取。北静王将皇上所赐念珠转送他人为对圣上不忠不敬,黛玉骂“什么臭男人”骂了北静王也骂了皇上。
  四十一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史太君设宴招待,酒后鸳鸯等众人带刘姥姥各处游逛,一时来至“省亲别墅”的牌坊底下,刘姥姥道:“嗳呀!这里还有个大庙呢。”说着,便爬下磕头,众人笑弯了腰,众人笑道:“你认得这是什么庙?”刘姥姥便抬头指那字道,这不是“玉皇宝殿”四字,众人还要拿他取笑,刘姥姥觉得腹内一阵乱响,忙的拉着一个小丫头,要了两张纸就解衣。“省亲别墅”四字牌楼是皇权在贾府的象征。要在此解手是对皇上、皇亲贾府的嘲弄。刘姥姥喝醉了,《红楼梦》作者头脑是清醒的。
  甲戌本十六回回前评:“借省亲事写南巡,出脱心中多少忆昔感今。”书中暗示曹雪芹祖父曹寅江南织造署接驾四次之豪华,抨击康熙南巡之罪过。贾琏、凤姐、赵嬷嬷谈论元妃省亲事,赵嬷嬷道:“……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哟,好气派!独他家接驾四次(庚辰本侧批:点正题正文)。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庚辰侧批:真有是事,经过见过)凤姐道:“常听见我们太爷们也这样说,岂有不信的。(庚辰侧批:对证)。只纳罕他家怎么就这么富贵呢?”赵嬷嬷道:“告诉奶奶一句话,也不过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甲戎侧批:是不忘本之言)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江南甄家即贾家,贾家即是曹家,康熙三十八年、四十二年、四十四年、四十六年四次南巡,均以曹寅江宁织造署为行宫,江南甄家接驾四次即指此。
  三纲五常的首纲是“君以臣纲”,“文死谏,武死战”,文官不惜以死规劝皇上,武将不惜以死为皇上打仗,这是封建统治阶级最高道德标准。三十六回,作者通过宝玉与袭人的对话,猛烈抨击“文死谏,武死战”,说:“那些个须眉浊物,只知道‘文死谏,武死战’,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死节。竟何如不死的好!必定有昏君他方谏。”还说:“那朝廷是受命于天,他不圣不仁,那天地断不把这万儿重任与他了。”
  五十八回老太妃病薨,“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接爵守制,敇谕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嫁”。宁荣二府贾母婆媳,祖孙等皆入宫陪祭送葬,荣国府戏班解散。六十三回贾敬服丹身亡,贾府奉旨发丧,贾敬之子贾珍、孙贾蓉为老太妃送殡告假,飞马赶回奔丧,他们藐视、亵渎皇上,抗旨抗法,国孝、家孝在身,守灵间“仍乘空寻小姨子们厮混”,搭桥索线,怂恿鼓动贾琏偷娶尤二姐做小老婆。
《红楼梦》里的“几十条人命”
  1964年8月18日,毛泽东主席在北戴河与几位哲学工作者谈话,当谈到《红楼梦》时又道:“……《红楼梦》写四大家族,阶级斗争激烈,几十条人命。统治者二十几人(有人有说三十三人),其它都是奴隶,三百多个,鸳鸯、司棋、尤二姐、尤三姐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三联书店)
  《红楼梦》里死了多少人?有名有姓的二十四人,有的迫害致死,有的死于封建礼教,有的死于淫乱。“几十条人命”从另一个角度揭露封建社会制度的黑暗腐朽,预示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必然衰亡。
  《红楼梦》第一宗人命案是第四回“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金陵一霸薛蟠因和小乡宦的儿子冯渊,从人贩子那儿争买英莲,打死了冯渊抢走了英莲。新应天府贾雨村上任受理冯家起诉,为受害者伸冤。门子(审案两旁站班的差役)递上一份“护官符”,得知杀人犯是金陵四大家族的薛公子,则徇私枉法,胡乱断了此案,自此雨村官运亨通,青云直上。
  十二回贾府旁支贾府家塾老师贾代儒对长孙贾瑞管教甚严,贾瑞见凤姐起淫心,却陷入“王熙凤毒设相思局”,遭戏弄、讹诈和祖父的狠打、罚跪,一病不起送命。这也是对封建礼教和教育制度的嘲讽。
  十三回“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秦可卿为十二金钗之末,宁国府长孙贾蓉之妻,按脂批判词“悬梁自缢”。与公爹贾珍在天香楼私通被发觉羞辱自尽,丫环宝珠是窥知隐情人,秦氏死后触柱而亡。
  十五回王熙凤受贿银三千两,利用长安县节度云光权势强行拆散守备之子与张金哥的好姻缘,张金哥不愿退婚嫁给李衙内,遂自缢身亡,守备之子投河而死。书中说“自此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有了这样的事,便恣意作为起来,也不消多记”。
  秦可卿之弟秦钟与水月庵小尼姑智能情投意合幽期密约,智能私逃看望秦钟,被其父营缮郎秦邦业逐出,将秦钟狠打,自己气的旧病发作而亡,秦钟悔痛无及,一病不起而亡。(十六回)
  三十回王夫人在凉榻上养神,丫环金钏在旁边捶腿,宝玉走进误认为母亲睡着,向金钏调笑,王夫人翻身起来打了金钏一个嘴巴,不责备自己儿子恶习,反怪丫环教坏了爷们,立即撵出荣国府。三十二回金钏含羞忍辱,投井自杀。
  贾母的贴身丫头、家生女鸳鸯,被贾母长子、一等将军、色鬼、胡子已经苍白的贾赦看中,要霸占为妾,鸳鸯抵死不从,在贾赦的“凭她嫁到谁家也难出我的手心”的威逼下,贾母死后,鸳鸯无路可走,悬梁自尽。(四十六、一百十一回)
  穷得连饭也吃不上的古扇收藏者石呆子,家有二十把珍贵古扇,被贾赦看上给多少钱也不卖,贾雨村讹他拖欠官银,关进衙门,抄走古扇,奉承贾赦,逼的石呆子疯后自尽。(四十八、一百零七回)
  风姐生日那天,丈夫贾琏与荣府男仆鲍二的媳妇私会,背地骂凤姐是“阎王老婆”“夜叉星”,被凤姐走来撞破,泼醋厮打,鲍二媳妇忍辱上吊而死。(四十四回)
  尤三姐与柳湘莲定婚,留下宝剑为定婚证,湘莲得知尤三姐出自“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猫儿狗儿都不干净”的宁国府,虽则绝色,必无品行,断然索还定礼鸳鸯宝剑,尤三姐见其反悔,用剑自刎,湘莲悔恨不及,割发出家。(六十六回)
  六十三回宁国府宁国公之孙贾珍之父贾敬,精神极度腐败,厌倦尘世,弃官不做,整日炼丹烧汞,修道成仙,结果吞金服砂,烧胀而死,是个典型的没落世家子弟。
  六十五回贾琏偷娶尤二姐,六十八回凤姐设下圈套,将尤二姐哄入荣府中,受尽暗气,有苦难言,六十九回求生无望,不如一死,遂吞金自尽。
  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查出迎春丫环司棋的表弟潘又安送给她的礼物和情书,受尽戏弄三天后被驱逐,九十二回“自从司棋出去,终日啼哭”,司棋要嫁潘又安,母亲不允,司棋“一头撞墙上”而死,潘又安买了两口棺材,自己用刀自刎。
  晴雯是宝玉的大丫环,也是荣国府最美的丫环,历有“晴为黛形”说,是支持宝玉不走封建道路而勇于反抗的俏丫环。七十七回王夫人以“妖精似的东西”罪名,趁晴雯“已经四五天水米未曾沾牙”的病重时候,硬把她从床上拖下,两人架着驱逐出荣国府。晴雯带一身重病和屈辱,死在姑舅哥家里“一领芦席上”。
  八十六回酒店堂倌张三,因看了薛蟠两眼,薛蟠故意寻衅,用酒碗砸破张三脑袋流血致死。
  《红楼梦》描写的是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九十七回王熙凤用“掉包之计”欺骗宝玉瞒着黛玉,完成金玉良缘的婚配,而林黛玉则在宝玉与宝钗成婚之夜,在潇湘馆的病榻上,满怀悲愤,焚稿断情,泪尽而逝。
  贾赦之女迎春,贾赦作主嫁给“袭指挥之职”中山狼孙绍祖,孙家是贾家兴旺时世交,如今贾家衰败,孙绍祖扬言“你老子使了我五千银子,把你准折卖给我的”,迎春被孙绍祖揉搓身亡。(一百零九回)
  何三,周瑞家的干儿子,一百十一回贾母发丧那天,勾引盗贼趁虚而入,被包勇打死。
  薛蟠之妻夏金桂,一百零三回欲害香菱,反毒自身亡。香菱是第一回登场的薄命女,甄士隐之女英莲,十六回薛蟠妾,七十九回薛蟠娶妻夏金桂,将其改名香菱。夏金桂死后扶正妻,续书一百二十回死于难产。判词暗示“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被夏金桂虐待致死。
  此外,死因不明不知名姓的有:四十六回鸳鸯说,死了的“可儿”和金钏;五十八回藕官为其烧纸的“药官”;六十五回兴儿向尤二姐介绍凤姐的说“这平儿是他自幼的丫头,陪了进来一共四个,嫁人的嫁人,死的死了”。
  六十一回柳五儿被诬偷玫瑰露茯苓霜,凤姐吩咐叫“打五儿四十大板,立刻交庄子上或卖或配人”,平儿相助,软禁了一夜放了。七十七回王夫人责问芳官:“我且问你,前年我们往皇陵上去,谁调唆宝玉要柳家丫头五儿?幸而那丫头短命死了,不然进来了。”死因书中未作交待。可到一百零一回柳五儿又活了,凤姐说:“我瞧厨房里柳家的女人,他女孩儿叫什么五儿,那丫头长的和睛雯脱了个影。我心里要叫他来……可不知宝二爷愿意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