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建市的来龙去脉初探
来源:未知 时间:2015-02-12 08:14:56
唐山市是中国北方重要工业城市,历史上曾经历过从广东村到唐山镇、再到唐山市、唐山地区的发展历程。本文试对这一历程进行一次梳理、探究。
一、广东村、唐山镇的由来及发展
民国时期《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述:唐山镇,在直隶丰润县东南五十里,滦县西南百十里,为两县分界处。本名广东村,镇北四里有唐山,又名凤凰山,有石城。相传唐太宗东征所筑,有古冢,碑题后唐姜将军之墓,或曰姜兴也。与开平同以产煤著名于世。明有唐氏者首先发见,山因以名。清光绪四年,直隶李鸿章始设开平矿务局,开采之,人口富庶,市街繁盛,有小天津之称。京奉铁路经之。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记述,向人们介绍着唐山镇的来龙去脉。
广东村是唐山镇的前身。最初,处在滦州乔屯镇的西侧,唐山矿在开平镇之内,故唐廷枢将矿务局名称定为开平矿务局。开平镇是丰润县、滦州的分界线。光绪《丰润县志》说:“东南至滦州界四十里,以开平镇为界。”丰润县的开平镇有“开平、后营、周家桥、上庄、石湾庄、后屯、刘官屯、贾家庵、王官庄、老谢庄、达谢庄、宋谢庄、郭谢庄、王谢庄、孩儿屯、钱家营、钱家濠、小张各庄、刘家屯、小寨庄、任家套、陆家濠二十二屯”。民国《滦县志》说:在开平镇设立第九区区公所。从两部县志的记述看,开平镇曾经属于滦州、丰润县交叉管理。丰润县管理屯地、滦州管理社地。1877年,唐廷枢在滦州桥头社内征地建唐山矿,在矿西北安置职工居民,因最初大多来自广东,所以称为广东村。广东村地处丰润县、滦州及遵化县飞地的边界地带上,征地后受开平矿务局管辖,不受丰润县、滦州、遵化县管辖。开平矿务局总部设在天津,称为天津管辖的矿区,具有飞地性质。开平煤矿的唐山矿、林西矿及煤河、胥各庄码头之外,设立第八区、第九区;丰润县则继续管理开平煤矿周围的22屯;遵化县则管理大城山西部、北部的飞地。
广东村处在滦州、丰润县、遵化县交叉地带上,成为唐山市最早的建制和行政区源头,大致包括凤凰山、大广东街、小广东街、西山口、孙家大院、西山道、西北井、西山别墅、小窑马路、广东会馆、马场圈、增盛里、唐胥铁路、煤河、河头、胥各庄修车厂等区域。1889年,开滦在广东村北投资兴建细敏土厂,大城山成为主要原料地,广东村开始向大城山区域发展,部分来自山东的矿工在大城山南侧细敏土厂西南居住下来,形成山东街;7名员司在细敏土厂西侧居住,建立了竹林里居民区。1888年,建林西矿,开平矿务局向唐山东部发展。广东村之外又有了林东、林西。1892年,开平矿务局总办唐廷枢逝世。开平矿务局帮办徐润为纪念唐廷枢的功绩,下令改广东村为唐山镇,广东村地理实体不复存在,仅仅留下大广东街(也称广东大街)、小广东街、孙家大院等地名。
唐山镇与滦州乔屯镇同时存在,管理与归属却不同。唐山镇为天津开平矿务局跨境管辖的矿区,在西山矿务局建立后又出现西北井、小窑马路、西北井大坑等地名。乔屯镇隶属于丰、滦两县,与唐山镇部分地域存在交叉,行政管理极为不便。1894年,将丰润开平、滦州乔屯与开滦矿区合并,建成丰滦唐山镇,统一管理,致使开平的屯地、社地统一在乔屯镇与唐山镇连为一体的范围之内,形成唐山市行政区域的前身。
1905年,周学熙建立滦州矿务局,收回细敏土厂,先后建成赵各庄矿、马家沟矿等矿,随之在天津设立启新洋灰有限公司、滦州官矿有限公司;关内外铁路局也将山海关的铁路学堂在唐山建设,并命名为路矿学堂,路局在天津,学校在唐山,并且管辖滦县站、坨子头站、卑家店站、古冶站、开平站、唐山站、胥各庄站、田庄站等铁路基础设施。唐山镇不仅成为闻名遐迩的城区,而且各个行业都按照系统,接受天津管辖,所以唐山有了小天津的雅号。开平矿务局、启新洋灰有限公司、关内外铁路总局都不受当时的滦州、丰润县管辖。唐山的小天津雅号越传越广,甚至出现许多与天津同名的设施、店铺,如大世界、狗不理包子铺、稻香村、东局子等。1906年,唐山路矿学堂在天津、上海、香港招收学生,唐山在国内的知名度上升。
1912年,唐山路矿学堂划归中华民国交通部直辖,开平矿务局与滦州矿务局合并为开滦矿务局,两个实体的上级隶属机关分别在南京、天津。随着经济发展,唐山开始出现国民党、共和党、进步党、民主党、自由党等政党活动。1914年8月,唐山路矿学堂改称唐山工业专门学校,使唐山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地位进一步上升。1916年7月,直隶省第四中学(永平府中学堂)在唐山设立分校。1918年,建设开滦唐家庄矿。1919年,华新纺织有限公司唐山工厂筹备处在天津成立,在唐山征地建设。1920年、1922年,相继爆发的直皖、直奉战争,使唐山南厂成为机车、装甲车、枪械修理的场所。1922年7月1日,华新纺织有限公司唐山工厂正式生产。这一时期,唐山的工人运动也蓬勃发展起来。
1923年,北洋政府开始试行自治制,在准备恢复地方议、参两会的同时,要求各地组织选举筹备事务所,办理自治选举事宜。原劝学所改为教育局,宣讲所、阅报社停止。唐山教育事业得以发展,出现一大批英、美、法、日留学生。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奉系军阀占领北京及冀东地区以后,段祺瑞开始在北京组织“中华民国临时总执政”政府。冯玉祥则在察哈尔及其河南、直隶交界地区建立国民革命军的控制区。中国北方实际成为奉系军队、国民革命军共同统治的地区。冯玉祥主张战后实行国民会议体制,10月25日,冯玉祥致电邀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到北方组织国民会议。唐山镇站在冯玉祥北京政变的立场上,支持孙中山国民会议主张,并开始组织国民会议筹委会。段祺瑞则执意召开由全国军民长官参加的所谓善后会议,以强化对全国各省的军事控制。一时间,实行善后会议或实行国民会议成为南北军阀展开激烈角逐的焦点。国共两党开始在京津唐地区组织国民会议促成会筹备会,推动国民运动,抵制善后会议,得到全国人民的普遍响应。12月24日,段祺瑞公布《善后会议条例》,1925年2月1日,善后会议正式开幕,国共两党都没有代表参加。唐山镇国民会议促成会正式成立,并希望建立国民会议体制下的民主政权机关,对唐山实行有效的统一管理。这一时期的唐山镇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位显著上升,基本上具备建市条件,并且受到中华民国北洋政府的格外重视。
二、北洋政府建市时期
北洋政府为了落实善后会议,强行在直隶地区推动建市和市自治制,以巩固京畿和直隶地区的安全。唐山镇被列为建市和实行自治制的重点地区。善后会议与国民会议形成激烈的斗争,并且形成全国性的高潮。
1925年6月中旬,中华民国北洋政府连发布告,强调加强直隶地区的安全保卫工作,并不顾全国人民反对,开始强行在京畿直隶省实行善后会议体制下的市自治制,强调由军阀、官僚和附属于他们的知识分子管理地方大事,以应对各地日益兴起的具有强大势力的国民会议运动。直隶省唐山镇被列为实行市自治制的主要城镇之一。6月24日,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内务总长龚心湛发布《直隶省属各地实行市自治制日期及区域令》,要求:唐山市以唐山镇为区域范围正式建市,自7月1日起施行市自治制。这是唐山市目前发现的最早建市文件。
6月25日,正在推行市自治制的唐山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分别在今路北区大城山的雹神庙、路南区的兴唐寺召开了两个具有影响的市民救亡大会。救亡大会号召全市工农兵团结起来,推动北方革命的发展。会后,唐山市妇女协会在广东街成立。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在唐山强行推动所谓善后会议体制下的市自治制,其意图显而易见,将唐山地方的各个系统所管辖的一切事项统一在一个行政机关即市政办事处之下,自行处理地方事物,完全可以巩固北京周围的社会治安,并且能够起到对抗国共两党所推动的国民会议体制的目的。唐山处在中华民国北洋政府的统治之下,强行推动善后会议体制下的市自治制,并且以军政管理的形式进行,应该说达到了北洋政府临时执政的目的。7月1日,唐山市自治制的行政管理机构——市政公所正式成立并办公,市政公所成为当时比较正规的行政管理机关模式,行政长官由陆军上校杨济安担任,并且亲自率领保安队在唐山保证市自治制的落实和实施。杨济安认为国民会议促进会及其体制下的工会未经官方批准,必须拆除标志,关闭会所,禁止活动,许多工会代表遭到逮捕。于是,唐山爆发了大规模的抵制善后会议的群众运动,人民群众要求行政机构承认工会等群众组织。直隶省督办李景林不肯承认各界民众的基本权利,甚至再次派出督办的卫队前来唐山进行镇压,以维护市自治制及其市政公所的权威。
唐山学术界对市政公所是否属于市自治制的行政机关问题曾经有过争论。上世纪80年代末期,唐山市某些研究者对市政公所的行政机关性质是不予承认的,甚至认为市政公所属于商业部门性质,不是市自治制的市级行政机构。对此,也有研究者认为:市政公所不仅是建市的行政机关,而且已经对唐山市实行了有效的管理,并且提出河北省石家庄建市的行政机关就是市政公所。从全国看,当时的沈阳市建市后,市级行政机关也是市政公所。鉴于省内外都把市政公所作为建市的行政机关,那么唐山市的市政公所的行政机关性质应该得到承认。
应该说,1925年唐山建市活动比较完备,但历史发展是曲折的。善后会议体制带来的市自治制当时遭到国、共两党及南方国民会议体制的国民政府抵制。北方革命者坚持孙中山召开国民会议和建立国民政府主张,并且在各地纷纷组织国民会议促进会筹备处,呼吁召开国民会议,建立国民政府,唐山也不例外。市自治制遭到国民会议、国民政府一派政治抵制,是关于建市主张的不同,其历史存在的事实却无法否认:北洋政府强行在唐山实行市自治制,并且建立市政公所进行行政管理,市自治制不断走向完善。
1925年10月初,中共北方区委建立。10月24日,奉系军阀张作霖派安国军郭松龄到天津,企图消灭国民军冯玉祥,维持善后会议后的建政成果。郭松龄是主张实行国民会议主张的奉系军队将领,在天津秘密会见冯玉祥,就坚持国民会议和建立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达成秘密协定,准备共同将东北、华北纳入国民会议促成运动。11月初,中共北方区委建立了首都革命行动委员会及其党团(党组),发动首都革命,赵世炎为书记。北方区委首都行动委员会组织了工人纠察队、学生敢死队、和救护队,按照军队进行编制,开展训练。中旬,奉系郭松龄所部,响应国共两党号召,遵守协议,在滦县带领东北国民军向沈阳进军,希望促成东北国民运动。11月23日,郭松龄率领东北国民军,由滦县向山海关、沈阳推进。冯玉祥的国民军也挥师向京津唐地区进逼。11月28日,李大钊配合郭松龄、冯玉祥加速北京革命步伐,带领工、农、学各界投入打倒奉系军阀、打倒段祺瑞政府、建设国民政府的首都革命,相继占领了警察局、邮电局,瘫痪了段祺瑞政府。11月29日,李大钊领导的国民大会召开,宣布组织国民政府临时委员会,尽快召开国民会议,并责成国民军服从国民大会一切决议。冯玉祥的国民军向直鲁联军李景林所部发起进攻,加入首都革命,实际控制了津唐地区,善后会议体制的军政管理开始向国民会议体制的军政管理转变。北方各地开始配合首都革命,开展国民运动。12月1日,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告全国民众书》,将首都革命视为夺取政权之起点,号召全国响应京津唐国民运动,武装平民,建立平民革命统一政府。国民党西山会议派没有响应中共、共青团的号召,对首都革命公开进行抵制。12月10日,冯玉祥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某师师长唐之道率领第九旅进驻唐山,开始实行国民会议体制下的市自治制。国民党唐山区党部及各革命团体公开挂牌办公,推动市自治制向前发展。唐山市平民学校建立。京奉路总工会公开参加天津国民大会。国民党也在京津唐地区进行改组。12月24日,国民革命军打败奉系军队占领天津,第三军军长孙岳被任命为直隶省督办兼省长,成为国民会议体制的军政府。唐山市在自治制运动中,大批工会代表被释放,并公开挂牌恢复了总工会开展活动。唐山市建市既有文件,又有市自治制体制下的各个党派、团体,并按照国民会议体制进行改组,应该说建市工作越来越完备。
1926年1月1日,中华民国政府撤销津海道建制,所属滦县划归直隶省管辖。天津国民军政府、唐山市国民军市政办事处成为政权机关。国民党唐山区党部还在火车站组织了欢迎国民革命军大会,会议号召唐山军民团结起来,废除不平等条约,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国民革命军及其军政府派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1月13日,驻唐山的国民革命军派代表向工会赠送经费大洋500元,表示支持唐山总工会的平民主义主张和与压迫者进行斗争的革命精神。1月18日,唐山工人发表《欢迎国民军宣言》,支持军政府施政行为。国民革命军派出卫队,保卫开滦赵各庄工会成立大会会场。国民革命军代表在会上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表示祝贺。1月25日,国民革命军司令部及军政府致电开滦矿务局,质询擅自停工行为。开滦英国资本家不顾国民革命军政府的质询,执意停工1个月,企图破坏军政府执政根基和军队后方稳定。唐山工人举行抗议大示威。唐山市警察局局长出面调解劳资双方的纠纷。当时的哈尔滨《曙光》报曾经刊登莫斯科电,指出:“唐山现被人民革命军所占领,英人所采取之措施,显系想置革命军于困难之境。”2月,开滦煤矿英国资本家宣布停工解雇工人,国民革命军及其军政府处在非常困难的境地,刚刚建立起来的唐山市国民军市政办事处时刻有撤离的危险。2月7日至16日,京奉路唐山工会代表邓培参加全国铁路代表大会会议,并被选举为全国铁路总工会委员。3月初,直鲁联军由大沽口登陆,张作霖、李景林、张宗昌正式向直隶国民军进行军事进攻。3月7日,张作霖军队从北塘登陆,被国民军打退。3月10日,中国国民党直隶省代表大会在天津召开,江浩作政治报告。江浩被选举为国民党直隶省党部委员。3月12日,日军掩护奉军炮击国民军炮台,再次被国民军打退。山西省阎锡山所部也向冯玉祥的国民军进攻,并与冯玉祥的国民军在通州、滦州和黄村形成激战,国民军损失严重。3月17日,20多艘外国军舰与天津军队呼应,对国民军形成夹击状态。北京25万民众的国民反日大会、天津直隶省各界4万人的示威游行给予国民军声援。3月18日,段祺瑞政府下令镇压爱国民众,酿成惨案。形势对国民军越来越不利。3月22日,国民军被迫从北平、天津、唐山撤离,唐山国民军市政办事处夭折。3月底,奉系军阀、直鲁联军再次控制京津唐地区,在唐山查封工会、逮捕革命者,各个革命团体被迫再次转入地下。4月7日,褚玉璞出任直隶保安司令,执行直隶督办、省长权利,以反共讨赤为目标,国民军被迫撤离冀东,退往南口、张家口驻防。国民会议体制的唐山市自治制随着直鲁联军军政府统治的建立,再次回归善后会议体制。
1927年4月6日,奉系政府在北京、天津逮捕李大钊等共产党员。4月12日,国民党蒋介石破坏国共合作,发动四·一二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6月1日,《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的组织系统规定:“省委之下设市或县委”。中共“顺直省委将唐山地委改为唐山市委员会,并调整市委领导班子”,“市委由3人组成,设书记、组织、宣传委员各一人,市委机关驻唐山市陈谢庄后街。”唐山首次建市后的组织系统建设由中共执行着。“到1928年初,市委下设6个区委,所属党员200多名。”1928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延续唐山市国民会议体制的情况下,任命省委候补委员李华添为唐山市委书记。3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唐山市委员会也正式建立。唐山市市自治制由中共、共青团和各个革命团体执行着,蔡和森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
三、国民政府建市时期
1928年4月,国民革命军正式北伐。6月2日,张作霖宣布从京、津、唐地区撤离的总退却令。6月3日,奉军撤退到山海关以外。6月12日,直鲁联军退出天津并准备在唐山据守,与国民革命军决战。直鲁联军第三军军长王琦负责组建军政府,并出任唐山市警察局局长。夏,国民革命军占领京、津地区,下令改直隶省为河北省,确定北平、天津为特别市,唐山为特种市。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阎锡山被任命为京津卫戍区总司令,对京津唐地区实行军政管理。白崇禧所部进入唐山境内后,所到之处悬挂青天白日旗,以示实现国民政府统治。国民革命军唐山市军政府建立,并按照国民政府统一要求,进行训政的各种准备。7月4日,河北省国民政府在天津成立,商震为主席。唐山市按照河北省国民政府的要求,在原唐山市体制基础上实行军政府管理并进行训政。由于唐山市为特种市,所以市自治制管理也按照特种市的要求进行,并按照唐山市特点建立起军政合一的政权机构,在督军之下分别设立唐山市特种公安局及缸窑公安分局,负责境内行政事务,实践国民党、国民军、国民政府对唐山市军政向训政转变的有效管理。唐山市行政区域只有12个村。因此,国民党、国民革命军的军政、训政管理时期被统称为1928年建市。共产党顺直省委对1928年的建市是给予承认的,不仅始终坚持唐山市自治制的建制体制,而且不断加强中共唐山市委的领导力量。“市委由6人组成,设书记、组织委员和委员。”中共唐山市委成为国民党建政时期重要秘密组织机构。
此时,中国境内存在三个用唐山命名的地方。一个在山东省淄博市,两个在河北省境内,行政管理出现不畅局面。河北省为了加强政务管理,避免重名弊端,决定将邢台的唐山县改为尧山县,保留唐山市建制,唐山市成为河北省直辖市。
《中国共产党河北省唐山市组织史资料》说:“1928年改直隶省为河北省,唐山改镇为市。”唐山延续北洋政府建市,国民军政府发展唐山建市,并进行指导训政活动。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派员接收唐山交通大学,改称中国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直隶省第四中学(永平府中学堂)全部迁入唐山,更名为河北省第四中学。10月,在国民党军政府指导下,唐山市各个系统都进入训政阶段,实业局改为建设局。11月21日—12月13日,河北省建立训政学院,指导全省训政工作。中国国民党唐山市党务指导委员会建立,开始诱骗工人参加黄色工会。11月15日,国民党唐山市指导委员会致函开滦煤矿:“开滦矿务区域划归唐山市范围”,开滦与唐山市正式纳入训政范围,成为国民党在唐山市建政的重要工作。唐山市军政府先后建立起公安局、建设局、教育局及各科室,实行地方管理。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唐山市委的建制,在唐山组织赤色运动,积极恢复唐山市地下工作,任命王才为中共唐山市临时委员会书记,领导地下斗争。从国共两党所建立的组织系统看,这次唐山市建市活动还是比较完备的,武备制度也得到整顿,唐山市清乡保卫总团建立,并在各区建立起分团,各乡建立起支团。12月,国民党中央政府将中国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划归铁道部管辖,院长由部长兼任,唐山交大成为直属国民政府的学校。12月,中共唐山临时市委在中共中央指导下开展着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
江淮主编的《唐山经济概括》中说:“1928年,改直隶为河北省,唐山也由镇改市,但属滦县管辖。”作者在此书中承认唐山已经为市,将其归属于滦县。所以,搞清楚唐山市是否归属于滦县管辖就显得格外重要。民国《滦县志·地理志》滦县第八区之下设立稻地镇、唐山市两个条目,这应该是作者所说属于滦县的主要资料来源。《滦县志》的唐山市所辖区域下,由二十二、二十三、四十九、五十八、五十九5个编乡组成。整个唐山市地域也被确定在滦县版图之中,这真有点儿像今天的北京市、天津市处在河北省版图之内的情形。仔细阅读文字记载,可以看出:唐山市所辖的5个编乡只有序列,而没有相关内容,也就是说明显缺失编乡内容,而当时的其他编乡内容却相当完备,可以说当时的滦县并没有对唐山市实行过有效管理,甚至进一步说唐山市所有事务都不在滦县稻地镇区公所管辖之内,属于独立建制。《滦县志·区域》附记说:“五个编乡业于民国二十年划归唐山市管辖。”民国二十年为公元1931年,说明这时5个编乡已经不再属于滦县,而处在唐山市有效管辖范围之内。1931年,唐山市不仅已经独立建制,而且已经对5个编乡实施有效管理。从历史发展过程看,唐山市1925年7月实行市自治制,1928年开始训政,可以说都是属于军政府领导下的独立市、或者特种市。在军政府之外,设有中国国民党唐山市委及其所属工会、唐山市三青团、中共唐山市委、共青团唐山市委等公开或秘密组织,而且当局甚至以正式通知形式通知开滦矿区划归唐山市管辖范围。实际上,唐山市除管理5个编乡之外,还实际管辖着开滦煤矿的唐山矿、马家沟矿、赵各庄矿、林西矿、唐家庄矿等矿山地域。开滦矿区是一个特殊地区,征地采矿的第一时刻起,就不再属于滦县管辖,而是直接隶属于天津直隶总督府及其设在天津的开平矿务局管辖。1928年,唐山市军政府虽然成立,但并没有结束开滦矿务局、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华新纺织有限公司、京奉铁路局、唐山交大各自直接归属天津、河北、北平管辖的局面和体系。也就是说,唐山市区域自从建市那一天开始,管理体系就特别复杂,处在多头单线管理,自行其是,既不接受丰润、滦县,又不接受遵化管辖的局面。尽管复杂却都不能够否认唐山市已经有过正式建制。
1929年4月,唐山市建立开滦五矿工会联合会。6月,国民党清党,破坏国共合作局面。10月,河北省在唐山市设立地方法院。《滦县志·司法》说:“唐山一矿区耳,称市尚未见明令,此故沿乡俗相传之说。”这种解释明显有悖历史事实。唐山建市不仅有1925年明令,而且还刊登在北洋政府《政府公报》上。建立地方法院是司法非常严肃的大事,怎么能说沿乡俗相传之说呢。北洋政府建市文件白纸黑字,是不容任何人所否定的。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后,延续唐山市建制,明确唐山地方法院负责“唐山诉讼。兼办滦县、丰润、昌黎、乐亭、卢龙、临榆、迁安、抚宁、玉田、遵化、兴隆等处第二审初级上诉案件”。中国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也改称交通大学唐山土木工程学院。《河北省唐山市组织史资料》说:“1930年初,中共唐山市委到丰润组建了丰润县委”,“11月,中共京东特别区委叶善枝被捕,特委工作由唐山市委代管。”这一系列历史材料都说明:唐山市不仅存在,而且机构、管辖范围越来越大,超过唐山市行政区域的范围,甚至达到丰润乃至整个京东各县。国民政府的唐山地方法院案件管理范围和等级也说明唐山市绝不是仅仅属于滦县第八区。滦县第八区公所在稻地,第九区公所在开平。唐山市所管辖区域不在滦县第八区、第九区的行政区范围内,其行政事务及管理不仅从来未归稻地区公所、开平区公所管辖,而且唐山市内已经建立实行区长制的区级行政机关建制,区下实行由区长、乡长办理自治事项,市自治制继续贯彻执行。
1931年,唐山市下建有区联保所作为下属行政机关。2月,河北省批准建立滦县地方法院,负责滦县诉讼案件并兼办10县初级上诉案件。唐山地方法院开始专门负责唐山市内所有诉讼案件。交通大学唐山土木工程学院改名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唐山市开始在赵各庄东大街建立乡村民众教育馆和成年识字班扫除文盲,并附设民众学校,进行改良社会,增进民众智识,发展地方文化工作。新明瓷厂产品被河北省实业厅授予特等奖状。唐山市独立建制非常明显,各项事业都在发展,并且处在独立体系之中。1932年,唐山市将区清乡保卫分团改为区清乡保卫团,在所属区建立团部,由区长兼任团长,领导1个清乡保卫大队及3个分队。不久,区团部建制取消,由市清乡保卫总团直辖大队及分队。3月1日,华新纺织有限公司唐山工厂独立建制,改称唐山华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9月,唐山德盛窑业厂在实业部注册生产。
1933年初,长城抗战兴起,唐山市开平成为国民革命军抗战指挥部所在地。5月,中国共产党派吴德到唐山组织工人运动,建立起唐山市工会联合会,吴德任中共唐山市工会联合会党团书记,领导开展工人运动,赤色工会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团体。夏,根据《塘沽协定》,汉奸李际春的所谓救国军进入唐山市。唐山市是根据《塘沽协定》划定的长城以内的非武装区,长城以外为伪满洲国,长城内外均受到日军的监视。6月21日,华北民众自治联军唐山市军政府建立,郝鹏为伪市长。7月25日,宋乃乾任唐山市公安局长兼开滦矿区保安队长。7月28日,汉奸李际春在唐山建立战区杂军编遣委员长,编遣伪武装,保安队第二总队大队长赵雷率第二总队一部驻唐山市。10月中旬,日本非法在唐山市设立领事馆,挑战中国行政管辖权。9月,河北省政府“设立滦榆、蓟密两行政督察区,各设行政督察专员1人”。唐山市隶属于滦榆区,由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理。“滦榆区辖滦县、昌黎、乐亭、丰润、迁安、卢龙、抚宁、都山(设冶局)及临榆9县,蓟密区辖蓟县、遵化、玉田、三河、平谷、兴隆、怀柔、密云、顺义、通县10县。”此时,唐山市有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唐山市工作委员会。唐山市出现管理混乱局面,伪政权形成战区编遣委员会、公安局、商会共同组成唐山市联合稽查处。10月7日,陶尚铭被任命为滦榆区专署专员;殷汝耕被任命为蓟密区专署专员。河北省第四中学更名为河北省立唐山中学校。新明瓷厂参加北平提倡国货运动,产品并被国货运动委员会授予优等奖状。冬,汉奸李际春以战区杂军编遣委员会委员长名义编遣救国军为战区保安队,其第二总队驻唐山市。唐山市继续按照特种市对待,设特种公安局。12月26日,滦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唐山市。1934年3月13日,国民党河北省执委会命令唐山市特种公安局,解决开滦工潮,逮捕工人运动领袖。3月23日,汉奸赵大中以非战区工人首席代表名义,要求开滦矿务局逮捕赤色工会代表和共产党员。4月9日,河北省滦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奉河北省国民政府命令,缉拿赵大中等汉奸。
这一时期,唐山市内有唐山市工会联合会党团、中共唐山市委等市级地下组织,领导地下城市斗争。1934年5月,中共中央指示:调动河北党内最好的力量,来加强唐山市委的领导。6月,中共唐山市委形成1个市委、3个区委、9个支部、2个工会、1个报社的规模,党员总数达到70多名;另有中共唐山市委领导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唐山市委开展工作,先后制定出《唐山青年反日纲领》《开滦五矿行动纲领》等文件,建立唐山市民众武装自卫会,开展武装保卫运动。
国民党唐山市公署开始实行并区制度,将原来的小区合并为大区,由市公署统一组织实施,并设自治指导员直接领导办理自治事项。10月1日,唐山市公安局长宣布取缔日本侵略势力、汉奸组织的爱善会、兴满会等组织。新明瓷厂参加了国民政府铁道部组织的铁路沿线货品展览会,其产品被授予超等奖励。唐山市服务设施增加,旅店、饭店增多,拉动着工业发展,逐渐成为北方工业城市。1935年5、6月间,日本侵略军驻唐山的兵力扩大到1400余人,几乎天天利用装甲车、骑兵、步兵在大街上巡逻,甚至在唐山市公安局房顶上进行实弹演习。7月,河北省高等法院在唐山市南厂路陈谢庄唐山地方法院院内设立第四分院,负责滦榆区11县之二审案件,受理民事案件、刑事案件;唐山地方法院专管唐山市一审案件,以唐山市公安局及开滦五矿警权为范围涉及唐山市的马家沟、林西、赵各庄、唐家庄地区的案件。
唐山市自1925年建市之后,先后经历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两个阶段,先后有过唐山市政公所、中国国民党唐山市指导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唐山市委员会、唐山市工人联合会等组织机构,说明市建制已经相当完备,成为中华民国北方名副其实并且闻名遐迩的重工业城市。
四、伪政权建市时期
1935年7月,殷汝耕接任滦榆区行政督察公署专员职务,苏琦接任蓟密区行政督察公署专员职务。10月24日,日本特务机关策动殷汝耕到通州召集战区警政界要员紧急会议,宣布建立滦蓟区,划昌平、宝坻、香河、宁河四县脱离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领导,防共自治。10月26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发布通缉令,通缉汉奸殷汝耕等人。11月24日,汉奸殷汝耕继续在日本军队策动下扩大合并范围,将蓟密区、滦榆区合并为冀东区,建立冀东自治防共委员会,自认委员长,扩大脱离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范围,成为继伪满洲国之后实行防共自治的华北又一个汉奸政权。11月25日上午8时,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在通州原蓟密区公署举行换牌仪式,撤下蓟密区专署牌子,挂上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牌子,宣布原隶属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蓟密区、滦榆区国民政府停止办公,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正式办公,限蓟密区专署、滦榆区专署月底前移交完所有政务。
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向唐山市派出所谓行政机关,即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唐山办事处,由殷体新担任办事处主任,负责唐山一切政务。办事处也称市政办事处,为唐山地方行政机关,主任相当于市长,这就是后来的唐山市伪市长于文成所说的驻节设治的起源。11月25日晚八时,殷体新到唐山市宣誓就职,宣布正式纳入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序列。26日,殷体新亲自到唐山市各个机关接收政务,特别对唐山市各税局进行接收,遭到各个税局局长坚决拒绝。殷体新遭到原国民政府所属税局局长拒绝后,遂改派监视员到各个机关进行监视,对税务局所上缴税款进行截留。面对殷汝耕、殷体新的叛国行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立刻做出反应,任命何应钦为行政院驻北平办事处长官、任命宋哲元为冀察绥靖公署主任,负责撤销蓟密区、滦榆区专署,缉拿殷汝耕、殷体新等汉奸归案工作,并将上述决定以政府公报形式公开公布。国民政府撤销公安局建制,将警务工作由绥靖公署管辖实行。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及其殷汝耕、殷体新是在日本政府秘密支持下成立并运行的伪政权。国民政府作出上述反映是依法、依宪作出的决定,但是却遭到日本政府的无理反对与干涉。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殷汝耕按照日军旨意,将各县所属之保卫团改编为汉奸军队。11月28日,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唐山市办事处主任殷体新秉承殷汝耕指令,任命薛镇铃为唐山市税务征收局局长,开始对原税务局官员进行更换。同时,明令取消中国国民党唐山市党部、中共唐山市委,遣散所有国、共党员,命令战区特警第四总队赵雷严密监视唐山市电报、电话、邮局和车站等处,实行防共自治,监视各界民众的各种活动。12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建立冀察政务委员会,负责冀察两省及平津两市政务工作。12月25日,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委员长殷汝耕按照日本意图,改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为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所属唐山市办事处,也一并改为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唐山市办事处,设立蓟榆通讯社出版《新唐山》报。
1936年2月,河北省立唐山中学校更名冀东唐山中学校。3月27日,在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的支持下,唐山市汉奸宣布成立唐山市公民防共协会,并发表《宣言》,悬赏揖共。10月,伪蓟榆通讯社建立林赵唐马总分社及胥各庄分社,形成一个庞大宣传网络,强化对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唐山市的舆论宣传控制。1936年夏天,中国共产党在唐山市建立工作委员会,领导反对伪政权地下斗争。7月27日,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驻通州的两个保安总队举行抗日起义,击毙多人。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无法在通州立足,开始逃亡唐山。在原唐山市办事处基础上恢复伪政权,继续与人民为敌。11月25日,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在唐山举行脱离中华民国中央一周年庆祝活动。日本侵略势力也蠢蠢欲动,强购唐山华新纺织厂一半股份,以战养战,策划更大的阴谋。
1937年春,日本在唐山市的驻军达到5000人。7月7日,日本军队挑起卢沟桥事变。接着,北平、天津沦陷,中国全面抗战正式开始。8月,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正式宣布在唐山办公,并在原保安、外务、税务、铁道机构基础上增设民政、财政、建设、教育四厅分理其事。唐山一下子成为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
1936年《滦县志》之所以在第八区内承认唐山市建制,在政法之下说“称市乃俗呼”不见明令,其实反映出《滦县志》编纂者对冀东伪政权建市活动所采取的不承认立场。日伪政权的建市活动是在日本政府及其顾问领导下进行的,其建立的政权机构中均有日本军顾问干涉内政,其建政性质不符合《中华民国宪法》规定,因此是非法的,是不应该承认的。《滦县志》编纂者采取这样处理也是出于无奈的有奈。事实上,国共两党一直对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不予承认。中共河北省委面对全面抗战局面,一分为二,建立京汉省委,管理西部地区的抗战工作;建立后河北省委,负责东部抗战工作。后河北省委在唐山市建立工作委员会,组织城市抗战工作。
1937年12月14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扶持建立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及新民会,管理河北、河南、山东、山西4个省公署和天津、北平2个特别市公署。9月,中共北方局指示建立华北人民武装自治委员会。12月,中共领导的华北武装自卫会冀东分会正式建立。年底,中共唐山市工委作出发动开滦工人进行武装起义准备的决定。1938年1月1日,伪河北省公署筹备处成立。1月7日,由日本侵略军控制的伪河北省公署在天津市成立,设冀东、天津、保定、冀南4道,管理所辖各县。1月9日,屈玉灿被任命为伪唐山市政府市长,开始组织隶属于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的唐山市公署,先后建立参事室、秘书室、总务科、财政科、社会科、唐山特种公安局等机构。1月28日,伪唐山市公署举行建市活动。2月1日,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收编伪冀东自治政府,并在唐山市设立冀东道公署。唐山市公署成为伪冀东道公署的下属市公署。2月20日,伪唐山市公署领导扩市划区活动,唐山市界扩展到西至胥各庄、南至稻地、北至东西缸窑、东至开平及古冶、林西、赵各庄、唐家庄各矿及周围的18村。新划入唐山市的村街按照原所属各县税款缴纳税收。3月22日,中共唐山工委组织开滦罢工,拉开冀东抗日大暴动的序幕。3月27日,伪政权开始组织劳工防共自治工会,史称汉奸工会或灰色工会。4月1日,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撤销,所属各县划归伪河北省公署管辖,成为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河北省公署之属地。冀东道公署设在唐山市,辖通县、三河、宝坻、蓟县、香河、昌平、顺义、密云、怀柔、平谷、卢龙、迁安、抚宁、昌黎、滦县、乐亭、临榆、遵化、丰润、玉田、宁河县和兴隆办事处等基层伪政权。1938年5月,中共唐山市工委纳入中共冀热边特委领导,唐山市工委书记为冀热边特委委员。7月6日,唐山市抗日活动纳入冀东人民抗日大暴动洪流之中,使伪河北省冀东道公署、唐山市公署受到沉重打击。冀东22县陆续建立起抗日民主政权,形成全面抗日局面。7月18日,开滦赵各庄工人举行武装起义,伪冀东道公署一面派日军镇压,一面派伪唐山市公署在唐山市周围建设铁栅栏,堵截偏僻道路,防备人民武装;同时在主要道路设立道门,对来往客商进行盘查,加强城防工事派兵把守,以加强唐山市防务,伪唐山市建设委员会成立,苏某为伪建设委员会董事长,原商会会长吴杞芳和12村公益会刘锦堂为副董事长,负责城防工事的建设。7月下旬,中共唐山市工委改为唐山市委,王克茹为书记。9月,平津唐点线工作委员会建立,重点领导北平、天津、唐山3市和铁路线地下斗争,启新洋灰窑泵房为市委联络点。唐山市的地位已经相当重要。日军开始在唐山市修建去往飞机场的铁路。北宁铁路职工抗日救国会通过秘密交通线向解放区运输药品、物资和弹药,支持抗日战争。1939年1月后,伪冀东道尹分别是韩则信、王季章、朱波。伪唐山市市长相继为屈玉灿、于文成和楊肇基。唐山市为道、市两级管辖,伪唐山市署创刊《唐山月刊》。10月,中华民国伪政府所属的河北省公署再次明令,准予唐山市设市,重新划界,将唐山市附近的贾各庄、辛庄子、小王庄、大税务庄、小税务庄、东越河、西越河、女织寨、侯庄子、小辛庄、赵庄子、郑庄子、礼尚庄、檀家庄、岳各庄、刘营庄、大艾庄、铁匠庄、太平庄、刘家庄、山西刘庄、雷庄子、城子庄、石家庄、刘家屯、老谢庄子、唐山划入唐山市管辖。唐山市之下的联保所改为坊公所,为基层政权机关。1940年1月1日,伪唐山市市政府所属机构有秘书室、财政科、建设科、教育科及警察所。这是又一个建市文件,但至今没有发现原文。4月,唐山市所辖范围为30个村庄,涉及南到郑庄子、北至高各庄、东至东越河、西至山西刘庄。日伪政权的建市活动是在日本政府及其顾问的领导下进行的,政权机构中均有日本军顾问干涉内政,并且其建政不符合《中华民国宪法》规定,因此是非法的,不应该承认的。
1940年8月,伪河北省政府借口各道区太大,将原4道编制为8道3市。伪冀东道公署驻唐山市,辖卢龙、迁安、抚宁、昌黎、滦县、乐亭、临榆、遵化、丰润、玉田和兴隆办事处等11县。唐山市公署设市长1人、秘书2人、科长3人、警察署长1人、宣传室主任1人。日伪政权相继在唐山市开展五次强化治安运动,以强化殖民统治。1943年11月15日,伪河北省公署改为河北省政府。事实上,国共两党自始至终都没有对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冀东道公署署、唐山市公署承认过,并且都建有属于自己政党的政权。共产党领导的冀东22县人民政权,执行减租减息、抵制日伪三光政策和无人区计划及以战养战黑色运动、白色运动,抵制掠夺唐山市资源,甚至对所谓五次强化治安活动给予坚决抵制。日伪政权的所有阴谋都不能消灭抗日民主政权。抗日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后,迎来新一次建市活动。这期间,国民党有自己的国民政府、共产党有自己的人民政府,实行分治有效管理。
五、国共分别建市时期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以后,国民党政权、共产党政权都曾经宣布对唐山市进行接管,并分别任命了市长。8月12日,晋察冀边区政府任命冀热辽行署主任张明远兼唐山市市长。8月16日,中共冀东亚陆部队接收东缸窑乡、西缸窑乡和所属警察所。9月,中共唐山市委(代号黎明部队)组成,王大中为市委书记。中共唐山市委下辖唐北、唐东、唐西、东矿4个工委。共产党接管唐山并建政有序地进行着。海川支队(一说为丰南支队,一说为工人总队)负责唐山市党政机关的警卫工作。日伪政权根据国民党的指示,拒绝向中共移交政权。
日本投降以后,国民党对唐山市实行军政管理。8月中旬,伪唐山市市长徐树强潜逃,张树栋代理唐山市长。9月12日,康荣飞伪绥靖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先遣军第九军,军长康荣飞兼任唐山卫戍区司令。伪冀东保安队第一支队驻唐山,队长王练鹤。代替国民党对唐山进行统治。接着,国民革命军大量进入唐山市,第94军第五师进驻唐山。实现蒋伪合流。10月9日,美国海军陆战队数百名进入唐山。驻唐美军与冀热辽军区谈判,要求进驻冀东,遭到拒绝。唐山市下属的原坊公所也改为区公所,作为基层政权机关。10月17日,根据上级指示,中共正式放弃接管唐山市。10月18日,驻唐美军阻拦人民解放军追赶向傅家屯逃窜的日伪军,中途遭到人民解放军的阻击。10月20日,共产党领导的唐山市总工会在解放区成立。
10月28日,国民革命军第94军45师所属的2个团陆续进入唐山市。国民党开始清查户口,陆续建立甲、保、镇、区机构,准备进行建市。11月中旬,国民革命军94军45师师长李世林接替张树栋,为唐山市市长,并指使部队到唐山周围进行接收。12月13日,国民政府派刘培初接管滦榆区公署,正式接管唐山市。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冀东军区部队主动撤离开平、马家沟地区,并在唐山设立唐滦区,建立唐滦办事处,任命李尚武为办事处主任,对唐山市及所属3个区进行行政管理。中共唐山政权实行区村制,区建区委、区政府,村建村政权。
1946年1月初,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军政管理,国民革命军进入唐山,并向缸窑地区发展,在整个市区实行保甲制后,命国民革命军东北军司令派遣部队进驻唐家庄,熊式辉驻林西、唐家庄,对解放区进行蚕食,扩大军政管理范围。在此基础上,开始有步骤地进行训政。将7至14岁的儿童编为儿童团,进行反共宣传,强迫唱反共歌曲;将15至45岁的男子编为义勇壮丁队,向周围地区派遣,进行蚕食活动;向学校派驻校长,对在校师生进行所谓甄审,清除亲共势力;强迫青年学生加入三青团,扩大国民党基层势力;铁路沿线大修碉堡,3里一个,连线封锁交通线。唐山市军政管理达到白色恐怖境地。1月16日,国民革命军向冀东解放区进攻。人民解放军复进入唐山市缸窑地区。1月21日,国民革命军再次占领唐山市缸窑地区,建立乡公所,进驻保安队,加强统治。国民党在唐山市开始大量建立训政组织,进行所谓军训,先后成立的组织有地主同难会、同乡会、义勇壮丁会、还乡会、各业工会、产业工人联合会等。军统、中统、谍报组等党、政、军、警、特、宪组织,到处都是。2月13日,国民革命军在唐山市周围进行清乡活动,摧毁人民民主政权,企图实现稳固环境。2月26日,国民党立法委员安辅廷以滦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工运指导专员身份到唐山开展立法活动,企图先恢复启新水泥厂、启新瓷厂、华新纺织厂工会。国民党中央社会部委员常介甫以滦榆工区特派员身份到达唐山,强化对工人的监督和统治。训政步步深入,甚至达到不能容忍地步。唐山市军政管理程度得到国民政府的肯定,然而强行实行军政统治的唐山市市长刘培初却因此而声名狼藉,无法继续施政。国民政府宣布唐山市为省辖市,调配郝侃增担任唐山市市长,继续加强训政管理。
中共唐山市委实行市委、区委体制,管辖唐北、路南、东矿三个区工委,继续在唐山市内开展民主建政工作,与国民党军政、训政管理对峙。城市工作不断加强。冀东行署派董昕担任市委书记,市委代号山林部队,开始整顿组织,审查干部,鉴定关系,强化合法斗争。丁希哲、蒋志岐组织市委社会部,发展情报工作。6月,中共唐山市委书记王大中调冀东区委党校,董昕接任市委书记,先后举办城市工作干部训练班,并向学校发展,组织学校学生训练班,开展城市工作。7月,中国国民党唐山市党部成立,王广平任书记长,开始在机关、学校发展国民党员,建立基层党部。国民党操纵启新工会代表大会,圈定杨青山等9人为理事、马和等3人为监事。接着,脚行业(装卸搬运业)、洗浴业、陶瓷业、采石业、印刷业、制钢业、启新瓷厂工会也相继建立。国民党、三青团、黄色工会使国民政府的训政逐渐形成党化特色,派系增多,有常介甫的特别党、安辅廷的工矿党、孙鸿玉的三青团、汪广平的市党部系统,训政越训越乱。中国共产党适时地领导了反训政运动,采取灵活战术和策略,加强全市共产党力量、统一战线和第二战线的实力。1947年4月20日,驻防部家庄的河北保安队第二十总队三大队三小队第八班反正,全副武装投奔解放军。中共唐山市委机关驻扎在丰润县的刘官营,领导着唐山市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城市斗争,壮大着民主建政、地下运输线和情报网工作。开滦赵各庄交警第五总队分队长、长山炮楼警长先后带领警察和武器起义,投奔解放区。唐山情报站站长李文组成北海大队(飞行大队),活跃在市内,从事情报和锄奸工作。工人运动、学生运动此起彼伏,令国民党、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惶惶不可终日。5月20日,中国国民党唐滦区特别党部成立,安辅廷为主任委员。国民党加强青年训导班、征兵、扩充矿警队等工作,以维护白色统治。共产党针锋相对,组织赤色运动,为战略大反攻积蓄力量。年底,中共唐山市委书记董昕调走。市委工作由章萍负责。国民政府下令修筑环唐山城防工事以后,中共地下党领导了反修筑运动,拒绝为国民革命军修筑护城战壕。各种民主运动蓬勃发展,使国民党的训政无法达到预定目标。
1948年1月,中共冀东区委在遵化举办知识分子训练班(茅山大学),培训知识分子,向唐山市派遣潜伏力量,建立情报站、关系和人员,为将来城市接管积蓄力量。4月,撤销中共唐山市委,建立中共唐山市工作委员会(代号河山部队),唐山工委书记为宋敏之,下设唐北、路南和东矿3个分工委。领导重要厂矿、学校基层组织,开展城市秘密工作。7月27日,驻北宁铁路林西据点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军某部班长率部和武器向解放区投诚。7月31日,国民革命军第92军强迫唐山青年组织棍棒团配合戒严、清查户口、搜捕嫌疑分子、修筑第二道城防工事和进行军事操练的行动,防备解放军攻打唐山市。9月1日,唐山国民政府市长郝侃增走投无路辞职,市长职务由于桢继接任,制定出部分单位南迁计划。10月,中共地下政权针对国民党的计划,布置护厂、护矿、护校的城市运动,抵制国民政府的南迁和焦土政策。11月,中共冀东区委调配干部到丰润王官营参加城市工作会议,决定在中共唐山市工委的基础上组建中共唐山市委,阎达开为市委书记。同时,制定唐山市接管方案,按照唐山国民政府各个系统组建接管机构,为厂矿、学校配备军代表,受唐山市政办事处领导,随中国人民解放军唐山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统一行动,进行唐山市接管准备工作,唐山市市政办事处主任为李一夫。中共领导的唐山市民主建政——军管会阶段开始了。与此同时,唐山的国民党、国民政府也开始组建反共救国军、开滦劳工救国会等反动组织,以实施焦土政策,破坏唐山城市基础设施。破坏与反破坏在国民党与共产党政权之间进行,保卫唐山成为重要任务。12月11日夜,国民党所属的党政军紧急会议做出总撤退的决定,并于12日凌晨开始正式实施,国民党在唐山的统治正式结束。12月12日15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先遣部队进入唐山市,之后大部队进城开始对唐山市进行军事管制,中共唐山市委机关进入唐山市,吴德为市委书记,共产党由地下转入地上,由解放区进入唐山市,唐山市获得解放成为人民的城市。市政办事处开始工作,完成了城市接管。1949年1月,唐山市所辖各行政区开始按照数字的序号进行排列,分别建立区公所,进行城市基层管理。
1949年6月,唐山市市政办事处改建唐山市人民政府,市长李一夫。7月,中共河北省委建立,吴德调中央政府燃料部,继续兼职中共唐山市委书记。8月1日,河北省正式撤销原冀东区建制,建立唐山专区。8月10日,华北人民政府在《关于华北大工矿区行政区划和建立行政机构的决定》中同意华北第一届职工代表会议关于在大工矿区为工业区,设立相当于县或区之人民政府的建议,建立区公所,在市人民政府领导下开展工作,在行政区内的企业机关和职工宿舍中划分若干街村,由职工和家属选举街村人民政府负责人,接受东矿区区公所之行政领导。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副主席薄一波、蓝公武、杨秀峰署名发布了正式文件。之后,唐山市在开滦东三矿建立了东矿区,正式成为唐山市下辖的行政区。10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秘书厅编印的《河北政报》刊登了河北省行政区划:河北省设立10个专区4个市10个镇,其中有唐山专区、唐山市建制。唐山专区专署设在开平,辖13县,有临榆县、抚宁县、迁安县、迁西县、滦县、滦南县、昌黎县、卢龙县、丰润县、丰南县、玉田县、遵化县、乐亭县。唐山专区专员贺秉章。唐山市为省辖市,市长李一夫。由此,唐山市进入发展的辉煌时期,人民当家作主,成为人民共和国的重工业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