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本会会刊

本会会刊

滦河之子--白眉初捍卫南海海疆

来源:未知 时间:2015-05-10 09:05:03
  卢龙人白眉初在捍卫中国南海海疆中立下了丰功伟绩 ,其贡献难以估量。
  白眉初(1876—1940),又名白月恒,著名地理学家。白眉初曾就读于永平敬胜书院。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考入天津北洋师范史地科。宣统元年(1909年),到直隶清苑中学任教。1912年,中国地学会在天津成立,眉初任《地学杂志》编辑部长。1913年,他到天津直隶女子师范任国文与史地教师。他认为,“爱国,学地理之首;建国,学地理之本”。1916年,他被聘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翌年,任北师大史地部主任。1935年“一二·九”运动以后,他辞去北师大教授职务,全身心投入了地理学研究。多年来,白眉初一直在探索着地理学如何直接为社会服务的问题,当他看到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受到了启发,决定用经济地理学的知识为“物质建设”作出科学的论证。1936年初夏,他带病去川康地区考察,认为建设川康地区是救国一着好棋。1937年8月,白眉初返回重庆,到国立编译馆当部派编辑。1940年秋,因病去世。死后好友赠诗:“芦沟晓月似眉初,桂影疑是描君图。功名利禄无所谓,世间只留等身书。”
  白眉初治学严谨,勤奋好学。在《地学杂志》上曾发表《论滦河》《渤海过去与未来》《燕赵水利论》《论直隶水灾之由来及将来水利之计划》《直隶五大河之测量及其出险表》《直隶絮谈》《厘定行政区域备考》《国都问题之研究》《论蒙古之屯田及林牧业》等数十篇学术论文。其中《论蒙古之屯田及林牧业》一文系针对“烟台胡都督电袁(世凯)大总统,请兵屯田蒙古及新疆、青海边地”,并得到多数省都赞成的情况下发表的。白眉初认为“由于气候和地质条件所决定,蒙古不宜屯田,只宜发展林业和牧业,如若不然,草原一旦被破坏,风沙南侵,后果不堪设想”。这真知灼见,仍是今天之鉴。白眉初400万字的《中华民国省区全志》,是花了12年时间,数易其稿,于1925年问世的巨著。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奋笔疾书,写了《边疆失地史略》,欲通过痛陈国耻来激起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他用两年时间完成了《最新物质建设精解》一书,是为孙中山的《建国方略》中《物质建设篇》运用经济地理学理论而作的精辟论证。他精心绘制了《国耻图》《中华民国改造图》《最新北平全市详图》《蒙古详图》各一幅,《中华民国建设图》32幅、《中国地理教授挂图》25幅、《中华民国详细大挂图》61幅。白眉初还著有《中国人文地理》《地理哲学》《新建设时代初中中国地理教本》《高中世界地理教本》《西藏始末纪要》《蒙古始末纪要》等著作。
  他倾向革命,1924年冬,李大钊遭通缉时,他毅然接受了代转送地下党信件的任务。当得知李大钊被捕的消息后,他以史地部主任的名义找北师大校长及董事长联名“上书”,欲保出李大钊。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被秘密杀害。他把李夫人和三个孩子接到自己家住,并派北师大的学生去买寿衣和棺材,然后偕同李大钊亲属领回遗体,进行重殓。1933年4月23日,在公祭李大钊时,他领先捐款。为保护大钊的女儿,他让自己的女儿汝漪代读祭文。
  中国地图上南海用“九段线”围起来的水域是中国人的历史性管辖水域,是中国的海疆,而“九段线”的雏形是1936年白眉初画全国地图时最先画出的,当时画的是“U形”实线。
  单之蔷近期在《中国国家地理》上发表《三沙市两件宝“九段线”和“珊瑚岛”》一文中讲:“在‘九段线’的雏形诞生于1936年,由一个叫白眉初的地理学家在他画的全国地图上最先画出来。当时的‘九段线’不是断续线,而是实线。当时为什么会画成实线?一个有知识、有教养的地理学家为何画出这样一条在今天的有些外国人看来很霸道的线?他的道德勇气来自哪里?他心里是怎样想的?可以想象,他之所以这样画,一定是有道义基础的。因为他清楚,只有中国人最早有能力航行在这片海域。在这片海域中的那些珊瑚礁岛屿,只有中国人有能力最早发现,也只有中国人能在上面生存下来。他也清楚地知道,早在宋元时代,中国的商贸船只就已经出现在南海周边的各个港口,中国人已经移民到了南海周边各个地区。那时的南海,其实是‘中国湖’。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才理直气壮地在南海画出了一条‘U形’的实线(后来这种‘U形’的实线还在民间的一些地图上出现过)。1947年,国民党政府接收了南海诸岛,重新整理和公布了南海诸岛的地名,并且出版了包括南海诸岛的新地图。这时,新地图上的‘U形’线才从实线变成了断续线。当时画了11条断续线,后来去掉两条,逐渐演变为今天的‘九段线’。由实线变成断续线,我觉得更理性了,因为它毕竟不是一条不允许外国人自由通行的国界线,画断续线比较符合实际。”
  这条“U形”的线从1936年白眉初画在地图上,到今天已经78年了,它已经深深地刻在了中国人的心里。这是在中国人心里建立起来的防线,不允许任何外人对它的否定,也不允许中国出现没有“九段线”的中国地图。
  1936年,白眉初在他画的中国地图上,在南中国海勇敢地画出“U形实线”,圈出了属于中国的海域,其根据是对中国人对南海开发历史的了解,对沿海国家历史的了解,只有对历史的真知,才会有勇敢的行动,这就是常说的“知识就是力量”的道理。中国对南海权益的声索基于“U形线”,即中国官方称的“传统海疆线”。一位美国学者在其研究中证明,和其他沿海国相比,中国的历史性权利证据是最强大、最有力的。这就是白眉初的功劳。
  (康占忠,秦皇岛市地方志办公室编辑室原主任,编审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