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心得--明代刘逊宇墓志铭点校
来源:未知 时间:2015-05-10 09:14:06
笔者在唐山市丰润区王官营镇发现一块明代候选儒学道刘逊宇的墓志铭。该墓志铭为青石质,正方形,边长80厘米,厚20厘米。铭文共50行,每行48字,总计2080字。铭文中有8处上提两字:分别是墓志铭首题、撰写人、书写人、篆额人,以及涉及到皇帝的“今上”“天子”“太祖高皇帝”“太庙”,均上提两字。该墓志铭记述了明代候选儒学道刘逊宇的生平事迹、世系延续,尤其是对崇祯二年(1629年)后金兵入长城内掠夺的事件做了较为详细的记载,填补了地方史料的空白。

墓志铭照片
墓志铭发现在丰润区城东北20公里处的王官营镇刘家峪村,东北距火石营镇政府2.5公里,属燕山余脉丘陵地带。周围群山环抱、郁郁葱葱,春季花开时节,更是山花烂漫。墓地位于村北50米处的佳穴处,北有状元帽山为靠(即风水学的玄武),东、西有东山、西山为扶(即风水学所谓东青龙、西白虎),南有洞子山为前罩(即风水学的朱雀),是风水极佳之地。墓志铭是1966年时挖墓得到的,后来字面向下垒砌在村内刘永才家附近的一水井口处,最近重被发现。
据当地村民介绍:此地乃明清时丰润县城东南三里刘庄子(现为城中村)刘氏的祖茔地。为永乐二年(1404年)刘氏祖先刘庄任兴州前屯卫指挥时,由口外迁居丰润后所置,已有600年的历史。后来,刘氏后裔刘亨垣迁居于此并承种公田,随着人口的繁衍逐渐发展为村庄,称刘庄子。墓地内葬有刘庄,袭明威将军刘祥,袭明威将军刘廷用,明庠生刘大本,候选训导、诰奉直大夫刘峩(号逊宇,字明候),邓州知州刘振世(号雪菴),明庠生刘振德,明庠生刘振藻,明庠生刘振鹭,明庠生刘燧(字皇初),江西龙泉县北乡巡检刘焕(字坦公)等20多位县内知名人士。
一、铭文点校
大明候选①儒学训导②逊宇刘公墓志铭
赐进士第③、文林郎④、大理寺左寺⑤副、前行人司⑥行人、浙江道监察御史⑦、金台⑧苑囿蕃⑨撰
赐进士第、文林郎、浙江监察御史、前太常寺博士⑩、新安⑪王应元书
赐进士第、奉政大夫⑪、督大同粱储、户部山西司郎中⑫周伟新篆
浭阳⑭逊宇刘公,予同门⑮左玄⑯君父也。左玄君忠谨方正,饮人醇和,与吾辈交游,言行一无苟,知得于公庭训囗囗矣。岁庚午17,公应乡贡18,遇今上19册立青宫20,特典改岁为恩。时值戎马倥偬,中试天子廷21,擢高等,允就教职。计数月间,当兆三鱣22,洊膺龙章23焉。予借年谊,获执弟子礼,晋谒芝宇于都门之法华禅寺,时为进觞。挹其襟度,蔼春风而爽秋月,肃领教言,即一语堪百世也。适东奴24尚据遵、永25,座中询及,知公履甚悉。公于己巳26冬,虏内犯,时丰邑士民远遁,城几空。公力赞邑宰27,歃血誓神,为死守计。昼夜登埤巡缉,即积雪没胫,不言苦,惟戒谕诸郎曰:贤令28死,民社子弟长上,职也,分也,义无去。嗣有游击郑将军来邑协守,凡缉奸饷军诸紧要事,公力任焉。虽囊无余物,必勉力捐助,为慕义者迨城守备。除夕,奴自都下东驰,丰邑烟尘敝空,周匝百里,阖城泣忧粉虀29,公独神色自如,犹佐邑宰行元旦朝贺仪礼、乐容,人有迂之者。虏闻金皷调畅,刁斗30有节,知有备,引去,城得全。予举杯祝之曰:大节不夺,见危致命,卒保身济君,囗以一寿肩之,不且愧死金紫31辈乎?酬功之纶,指日得矣,前为公寿。距宴逾年,左玄君忽泣走哀状于予,求铭竁31石。予惊讶移刻,捧囗泣曰:仅一觏公而铭公哉?年光石火,可哀也。借大文章光九京,予不敢任;存真行谊垂百禩,予敢冺耶?
按状,公讳峩,逊宇其号也。先为直隶凤阳府寿州之蒙城县人,始祖讳源,以从太祖高皇帝33克复江西延平等处血战,功授青州百户34,后调大宁,复并入永平35,节授诰命承信校尉36,世袭。举八子,伯讳英,袭军年深,升授副千户37,调湖广武开卫;其行四讳庄者,仍遗居永平,于永乐二年,以官舍自立战功,历授指挥佥事38,调居兴州屯卫39,遂籍焉。卫治附丰邑,庄即为兹地刘氏肇基祖也。庄生祥,祥生廷用,廷用生翰,历四世仍其爵,代有以功显者。翰有子囗人。其季寿官,讳大智,有隐德

,是为公大父,生五子,其仲讳应箕,公之父也,周急乐施,尤敬重斯文,识者知刘氏以军功开囗,以人文裕后云。应箕翁生子三,伯崇、仲岑,季即为公。公幼聪颖端凝,甫十二能文章,十九补邑庠弟子员,才五越月,公父诣遗嘱公曰:秀才,处子也,连妓呼朋,知汝薄不为,但吾平生通人缓急,自未尝执劵责偿,尔勿倚新生,诛夙囗也。公泣囗命,于七日取负劵千纸,悉焚之,终身不近声伎,里党咸钦仰之。时同公襄大事者,伯兄崇也。仲兄岑早三年逝去,遗一孤名振声,提携倍至。宅忧三年,悉循古礼,屏酒荤,不干丧祭外事。服阙,娶于邑南沙雾庄赵翁女为公元配,未及期,公母弃世,尽哀修,一如丁外艰时。元配赵孺人随逝,里中有以再婚厚奁饵公者,公毅却之曰:服中获子,非孝也,况以苫茨作花烛乎?然挟奁归,安知不挟我奁归人?事遂寝。请礼之余,惟忍痛习举子业,不问家人产。迨服除,乃续弦,娶邑人邢台教谕谷公九麟女,是为玄君昆玉母也。公天性孝友敦俭,素重然诺,一介无苟取,惟以道充为富,德尊为贵。租廪所获,足佐朝夕供灯火于世,无他,惟知嗜学苦志。下帷,足不入市,事非公,不一至偃室。即比邻,恒以不见颜色讶之。岁癸卯40,受知督学使者41高公,拔冠军,食廪。时公三旬有八也。公车回,矢志益励,读书于邑之弘法寺,一时负笈从游者并外履常满。今之文名鹊起,庠序闻者,多其桃李也。公循循善诱,而束贽无容心。故诸子遵教怀德,至今不谖。即左玄君暨诸弟,未尝就外传,一字一义悉出自公之囗口。公命不配,才未博一第。乃左玄君荐戊午42顺天贤书43时,与予同出崑溪浦老师门,予愧僣着先鞭,而若左玄君六月之息,行且摇而上不知其几千万里矣。其仲右玄,飞黉膠庠。叔、季囗囗。诸孙皆具食饩。人咸以德门卜公。公年愈高,行愈纯,业弥盛。弥下,当痛伯兄无嗣,曲尽诚敬,四十余年如一日。于其殁也,礼葬之,为立丰碑,志不朽。抚仲兄子贻业开家课文端行,见其泮则喜,见其举多子则喜。常曰:吾父生前止见此一孙,每虑其孤,讵意成立,且繁衍也。族之祖爵,沦没五十余年,遇太庙恩赦,公乃不避劳怨,四求正宗子囗賛袭原职,而祖宗如线一脉,赖以不坠此,皆爱其所亲之至孝也。癸亥44,左玄君就教歙45庠,奉公南游,公苦湿热,随北还。左玄君少闻,亦请假归里,为绕膝舞彩欢。时公善饭,双眸炯炯,课子弄孙,晨昏说书,笔耕舌饮,依然昔授经日也。以公之实心实学,使天假以年,得效一官,必能为国家奏实用乃已。庚(午)46虏变后,忧悠才一载,适当秋初,为公诞辰,诸门人及子姓称祝,公出宴焉,饮食笑语,不异夙昔,具亶亶谈今古。此日,距仙逝仅两昼夜耳。岂料庆在室,吊即在门哉!逝之日,凭几端坐,召子孙环立。会公岳祥川翁在坐,遂诀曰:尔辈孝友,诸孙驯谨,吾无后虑,惟尔外祖,老独而鳏,尔辈善事养。吾去矣,为备棺写神。左玄君未忍信,顷之,跪医求药,罔效,颌天请代,不灵,公竟长往矣。面肌移囗,凛有生气。嗟嗟,公起一经,忠孝友慈,岳举凤立,此其荦荦大者。至言标行坊,学术渊微,左玄伯仲,具有衣钵,诸及门士,具有传灯,邑人具有口碑,且不朽千古矣,何容没哉,亦何容赘。公生于嘉靖丙寅47七月十一日,卒于崇祯辛未48七月十二日,得年六十有六。元配赵孺人,无出;继配谷孺人,生男子四:伯振世,举人,即吾年友左玄君也,娶鲁氏,邑南八里庄德慧女。仲振德,生员,娶卢氏,邑庠生新文女;卒,继娶李氏,邑南爽坨庄学敬女。叔振藻,娶周氏,邑人曲阜县丞允新女。季振鹭,娶唐氏,邑庠生洪猷女。女子二人:长适本卫何指挥佥事善维男、指挥佥事延寿;次适邑南王禾庄赵锦衣百户一科男、生员二程。孙男五人:燝,聘本邑李贡生昌汴女;燦,幼,未聘,俱振世出;炜、焰,振德出;燧,振藻出;俱幼未聘。孙女三:振世出者二:长未许聘,次许聘魏生员廷辅男镜。振藻出者一,未许聘。左玄君等将以是年十月初三日,卜葬于城南新仟祖茔左域,负乙向辛公囗。志也。是宜铭。
铭曰:
刘氏之宗,肈自南邦。是旧天戈,辅日月光。英英公哉,载芬载扬。行贞金石,才粲珪璜。保障节奇,孝友天常。学开来兹,德裕后芳。燕岫仰止,浭沠泓昌。巍而修仟,龙峙鸾翔。嗟公室斯,以永以藏。蔵矣玄宫,囗其无疆。
二、词语注释
①候选:明清时期,凡内自郎中、外自道员以下官员,凡初由考试或捐纳出身,及原官因故开缺,依例起复,皆须赴吏部报到,听候依法选用。称候选。
②儒学训导:官名,明清于府、州、县均置,辅助教授、学正、教谕教诲生员。约为从七品。
③赐进士第:古时科举,殿试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皆称进士。
④文林郎:明之文官散阶,正七品初授承事郎,升授文林郎,吏材干授宣议郎。
⑤大理寺左寺: 大理寺,有卿、左右少卿、左右寺丞等官,掌“审谳,平反刑狱之政令”。与刑部、督察院合称“三法司”,重大案件由“三法司”会审。
⑥行人司:官署名。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置。设行人,正九品,左、右行人,从九品。后改行人为司正,左、右行人为左、右司副,另设行人三百四十五人。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后定均以进士充任,升品秩。掌传旨、册封等事。
⑦监察御史:督察院,有左右御史、左右副都御使、左右佥都御使等官,又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一百一十人)。负责“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官正七品。
⑧金台:一指陕西金台区,一指古都北京。此处指北京。
⑨苑囿蕃:顺天府良乡(今属北京)人,初在锦衣卫,后于明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及第,中第三甲一百五十一名。
⑩太常寺博士: 太常寺设卿、少卿、丞各一人,博士四人,主簿、协律郎,奉礼郎、太祝各一人,卿掌礼乐、郊庙、社稷、坛壝、陵寝之事。
⑪新安:安徽徽州,因位于新安江上游,古称新安。
⑫奉政大夫:文散官名,明正五品初授奉议大夫,升授奉政大夫。
⑬户部: 中国古代官署名,掌管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郎中,正五品。
⑭浭阳:丰润古称,因浭水(今之还乡河)而得名。
⑮同门友:同师受业之友,犹今之学友。
⑯左玄:此或刘振世表字之误。光绪版《丰润县志·刘振世传》载:“刘振世,字左轩,邑之坊市里人。”
17庚午:崇祯庚午年,即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
18乡贡:乡贡就是乡试。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分乡试、会试、殿试三个层次。乡试是明、清时在各省省城和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照例每三年举行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皇家有喜庆之事加科称为恩科,由皇帝钦命正副主考官主持,凡获秀才身份的府、州、县学生员、监生、贡生均可参加。通过了乡试考试的人就是“举人”,头名就是“解元”。
19今上:当今皇上,此处指崇祯皇帝。
20册立青宫:青宫,指太子所居东宫,借指太子。册立青宫:即册立太子。
21中试天子廷:参加天子廷考试考中,即殿试考中。
22当兆三鱣:《后汉书·杨震传》:东汉杨震明经博览,屡召不应,有鹳雀衔三鳣鱼飞集讲堂前,人谓蛇鳣为卿大夫服之象;数三,为三台之兆。后果位至太尉。后每用以为典,指登公卿高位的吉兆。
23洊膺龙章:洊膺,多次受到;龙章:衮龙之服和章甫之冠,指天子。洊膺龙章指经常伴随在天子左右。
24东奴:当时对关东后金兵的贬称。
25遵、永:即遵化州、永平府。该年清兵入侵关内,占据遵化州、永平府。
26己巳:崇祯己巳年,即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
27邑宰:《辞源》:旧时知县的别称。此处是指崇祯二年任丰润知县的胡永清。
28贤令:对前任知县的尊称。此处是指天启六年任丰润知县的史应聘。
29粉虀: 虀jī,粉末、碎屑。常用以喻粉身碎骨。
30刁斗:古代军中用具,形状大小似斗,有柄。白天用来烧饭,晚上敲击巡逻。如“戍楼刁斗催落月”。
31金紫:金鱼袋及紫衣。唐、宋时期的官服和佩饰。亦用以指代贵官。
32竁:cuì,墓穴。
33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1398),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俗称洪武帝、朱洪武。驾崩后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34百户:明代卫所兵制设百户所,统兵120人,分为2总旗,旗各50人;1小旗,旗各10人,隶属千户所。百户为百户所的长官。
35永平:永平府,府治在卢龙县,下辖抚宁县、昌黎县、永平卫、山海卫等。
36承信校尉:武散官名。明代正六品初授昭信校尉,升授承信校尉。
37副千户:武职土官之一。秩为武职从五品。
38指挥佥事:在明代卫所体系中,都指挥佥事正三品、卫指挥佥事正四品,两者均为指挥使之助手,一般分掌训练、军纪。
39兴州屯卫:明代实行卫所制,全国隶属于五军都督府的卫所不在少数。其中驻扎丰润的叫兴州前屯卫,驻扎玉田的叫兴州左屯卫,都是明初从山后迁移而来。
40癸卯: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
41督学使者:学政的别称。明清派往各省督导教育行政及主持考试的专职官员。也称“督学”“学使”。
42戊午: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
43贤书:本指举荐贤能的文书。后世因称乡试考中为“登贤书”。
44癸亥: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
45歙:歙县,在安徽省南部。
46庚(午):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
47嘉靖丙寅: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
48崇祯辛未: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
三、释文
大明候选儒学训导逊宇刘公墓志铭
赐进士第、文林郎、大理寺左寺副、前行人司行人、浙江道监察御史、金台苑囿蕃撰
赐进士第、文林郎、浙江监察御史、前太常寺博士、新安王应元书
赐进士第、奉政大夫、督大同粱储、户部山西司郎中周伟新篆
浭阳的刘逊宇先生,是我的同门好友刘左玄的父亲。左玄为人忠诚、谨慎、方正,待人淳朴和善,与我们交往,言行一致,这全是其父教育的结果。崇祯庚午年(1630年),左玄参加乡贡试,正好遇上皇上册立太子,特下旨改岁贡为恩贡。当时正值兵火纷扰,左玄中试高中,列为高等,遂被授予教谕之职。不到几个月,就算是跃龙门、登龙廷了。我因为与他是同学的缘故,对逊宇先生遂自称弟子,登门拜见于京师的法华寺,时常求教。感受他的襟怀、气度,如同沐浴在春风秋月中。领教他的一席话,简直胜过读书百年。当时正值女真人侵占遵化、永平二州,酒桌上问及此事,方悉知逊宇先生的往事。
崇祯己巳年(1629年)冬天,女真人进犯关内,丰润县百姓闻风而逃,县城几乎成为了一座空城。唯独逊宇先生留了下来,独力协助丰润知县,饮血为盟,发誓死守。于是,他昼夜登城巡视,哪怕是积雪没到膝盖,也不叫苦。只知道告诫守城的丰润儿郎说:前任好知县死了,就由我们年长的儿郎顶上,这是我们本地人应尽的职责,谁也没有理由逃走。正好有游击将军郑某率兵前来协助守城,逊宇先生便主动担负起缉查汉奸、慰劳兵卒的责任。虽然他的家里也很贫困,但竭力捐献。并随时带领志愿者上城守备。大年除夕,女真人自北京沿大御路东撤,丰润大地烟尘蔽日,遍及百里。城内百姓恐怕城毁人亡,纷纷担忧哭泣。唯独逊宇先生神情自若,乐呵呵地协助知县举行春节朝贺仪式,人们私下说他像个傻子。女真人兵临城下后,听到城楼上金鼓和城内巡逻士兵的刁斗声平静不乱,猜测城中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应战,于是不攻而去,丰润县城得以保全。
我听完此事,举杯敬逊宇先生说道:“不失大节,临危受命,既保全了百姓,又帮助了国君,且如此重任以一人担当,这让很多佩带金紫的官僚将帅们自愧不如呀!按照您的功劳,得到提拔和重用,为期不远了,特为您祝贺。”
谁知,距那次宴会仅过一年,左玄忽然哭泣着找到我,求我给逊宇先生写墓志铭。我惊讶了好一阵,才流着眼泪说道:“怎么刚刚见过逊宇先生一次,就立马变成垂吊他了呢?时光真如电光火石,一闪即过,太可悲了。如果说要借我的文章光耀九泉,我不敢当;如果要借我的文章反映其真实品行、道义,以供后人祭祀,我怎敢埋没呢?”
据介绍,刘公名峨,号逊宇,祖籍为安徽凤阳府寿州蒙城县人。始祖刘源,以从明朝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克复江西延平等处,因战功授山东青州百户,后调到大宁,再后来并入永平,死后诰授六品承信校尉,予以世袭。刘源生有八个儿子,长子刘英,袭职多年后,升为从五品副千户,调到了湖广武开卫;四子刘庄,仍留在了永平,并于永乐二年,以战功升任正四品指挥佥事,调居兴州前屯卫,卫指挥府设在丰润县城后卫,一家人遂在丰润定居,刘庄也就成了丰润刘氏的始祖。刘庄生子刘祥,刘祥生子刘廷用,刘廷用生子刘翰,历经四世均承袭其爵位,且每一代都有因军功居高官的。刘翰有子数人,其中四子刘大智,字寿官,行善积德,这就是逊宇先生的祖父。刘大智生有五子,其次子刘应箕,也就是逊宇先生的父亲,他乐善好施,周贫济困,特别是敬重文化人,认识的人都说刘家以军功起家,以书香裕后。刘应箕翁生子三人,长子刘崇、二子刘岑,三子即为逊宇先生(刘峨)。逊宇先生幼时聪颖端凝,年方十二就能写文章,十九岁补邑庠弟子员,又过了五年,刘应箕卒,临终前遗嘱逊宇先生说:“秀才,在科举之路上就算是个起步,招妓女、结朋党之事,我知道你不会去做。但是我平生善于体谅别人的缓急,从没有拿着借据逼债之事。你们不要依仗自己年轻,坏了我一世的名声。”逊宇先生哭泣着答应了。随即在父亲头七那天,找出所有债券,一把火烧掉了。且终身不近声色,乡亲们都钦佩他。当时,协助逊宇先生主持家务的是长兄刘崇,二哥刘岑早在三年前去逝,只留下一个孤儿名振声,逊宇先生和大哥对这个侄子关爱倍至。守孝三年,悉遵古礼,戒酒吃素,不干与丧祭无关的事。守孝期满后,娶县城南部沙雾庄赵公的女儿为原配。未等到婚期,逊宇先生的母亲去世,他尽礼守孝,像父亲去世时一样。可守孝期间未等结婚原配赵氏也亡故了,乡亲们有以丰厚的嫁妆为诱饵将一再婚妇女说给逊宇先生提亲的,他毅然拒绝道:“守孝期间提亲,就非常不肖了,更何况以守孝的茅庐当做洞房呢?并且既然她能携带别人的妆奁再嫁,谁知会不会再携带我的妆奁送给别人?”这件事遂了。他在每天上香礼祭之后,强忍悲伤学习考取举人的功课,一切家产都不过问。等到服丧期满,乃再婚,娶本县的邢台教谕、谷九麟女为妻,这就是左玄君弟兄的母亲。左玄君天性孝友敦俭,素重承诺,不苟取一文,只以道德高尚为富有。只靠收获的田租生活,一心刻苦读书。考试落第后,整日关在书房,没有公事,不去市场,不去参加宴会。邻居都因很长时间见不到他而惊讶。癸卯年(1603年),逊宇先生受教于督学高公,被拔为冠军,成为秀才,当时他的年龄已经三十八岁了。参加举人考试回来后,发誓励志,苦读于城内的弘法寺,一时带着书箱与他一起作伴学习的人爆满。如今文名鹊起、庠序闻名者,多是他的学生。逊宇先生循循善诱,而不计束脩。故他的儿子们遵教怀德,至今不变。即使左玄君及其他弟弟,都未曾出外就读,一字一义都是逊宇先生亲手教的。可惜逊宇先生由于命运不济,未能考中举人、进士。左玄君戊午年(1618年)参加顺天府乡试中举时,与我同出于崑溪浦先生门下,我愧为学长,比起左玄君的学识不知相差几千万里。其次子右玄君,为秀才;三子、四子也都成才。几位孙子也都是秀才。人们都以有德之家评价先生。逊宇先生的年岁愈高,品行愈纯,学业愈精。弥下,他考虑到长兄无后,对兄长曲尽诚敬,四十余年如一日。待兄长去世后,尽礼丧葬,立碑铭记。此外,还抚养二哥的遗子授业读书,看到其进入县学就特别高兴,看到其生了许多儿子更高兴。他常对人说:“我父亲去世前仅有此一个孙儿,每当想到他是个孤儿,就非常担心,执意要他成人,且儿女兴旺。”刘家祖传的爵位,失传了五十多年,赶上皇上恩赦,逊宇先生便不怕辛劳和埋怨,四处寻求合适的子孙代替承袭爵位。祖宗如线一样的血脉不致中断,都是他至亲至孝的结果。癸亥年(1623年),左玄君被任命为歙县教谕,逊宇先生随其到南方赴任。逊宇先生不适应南方的湿热气候,遂回到了家乡丰润。左玄君知道后,也辞职回乡,伺候父母。此时,逊宇先生的饭量极佳,两眼炯炯有神,教育子孙,早晚讲习,笔耕口授,就像当初教书一样。以他的真才实学,假如多活几年,得到一官职,必能为国家做出贡献了。可惜自崇祯庚午年(1630年)虏变后,才仅仅一载,当时秋初,为公诞辰,各位弟子及子孙为其祝寿,逊宇先生参加宴会,吃饭说笑,与平日一样,侃侃而谈。不想,距仙逝仅两昼夜了。谁能料到室内的寿堂两天后就变成了灵堂呢?逊宇先生去世那天,端坐在桌子旁,召子孙站在身旁,正巧其岳父祥川公在坐,遂与之告别说:“儿子们孝顺,孙子们听话,我没有后顾之忧了。只是你们的姥爷,独身一人且年岁大了,你们要好好为他养老送终。我走了,赶紧为我备棺写丧榜吧。”左玄君不肯相信,立即跪医求药,无效;向天祈祷,不灵。逊宇先生真的永别了。卒时脸部微动,仿佛如生。唉,逊宇先生考经史起家,忠孝友慈,这是人们有目共睹的。至于其言行、学问,左玄弟兄已经继承,诸位弟子也得到真传,其已经千古不朽了,不用我再说。
逊宇先生生于嘉靖丙寅年(1566年)七月十一日,卒于崇祯辛未年(1631年)七月十二日,享年六十六岁。元配赵孺人,无子女;继妻谷孺人,生男子四:长子刘振世,举人,即我的同年好友左玄君也,妻子鲁氏,乃城南八里庄鲁德慧之女。次子刘振德,秀才,妻子卢氏,乃邑庠生卢新文之女;卒,继娶李氏,乃城南爽坨庄李学敬之女。三子刘振藻,娶妻周氏,乃本县人曲阜县丞周允新之女。四子刘振鹭,娶妻唐氏,乃邑庠生唐洪猷之女。生女儿二人:长女嫁给本卫指挥佥事何善维之子、指挥佥事何延寿;次女嫁给城南王禾庄锦衣百户赵一科之子、生员赵二程。有孙子五人:燝,聘本县贡生李昌汴之女;燦,年幼未聘,俱刘振世生;炜、焰,刘振德生;燧,刘振藻生;俱年幼未聘。有孙女三人:刘振世所生二人:长女未许聘,次女许聘生员魏廷辅之子魏镜。刘振藻所生一女,未许聘。左玄君等定于本年十月初三日,将其安葬于城南新迁祖茔左侧,棺椁头朝西脚朝东。特作此志,以为铭刻。
铭曰:
刘氏祖宗,根在南方。赶上战乱,辅国有光。刘公杰出,值得弘扬。行如金石,才如珪璜。节操奇伟,孝友绵长。开创文学,后世传扬。燕山仰止,浭水永昌。巍巍新茔,龙盘凤翔。刘公葬此,永久安享。居此仙宫,万寿无疆。
特别感谢刘天昌、王洪启两位专家对本文的鼎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