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初先生二三事
来源:未知 时间:2016-02-01 17:19:23
白眉初,又叫白月恒,著名地理学家。1876年10月2日出生于直隶永平府城,曾读于永平府敬胜书院,15岁成了远近闻名的“少年秀才”,16岁开始到永平府立中学堂任教,32岁取得清政府学部“举人”。他先后在直隶省清苑中学、天津直隶女师任教,受聘北师大地理系主任、教授,兼中国地学会编辑部部长。1910年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地学杂志》,是中国地理学界著名的教授和中国近代人文地理学学派的创始人。著有《中华民国省区全志》《中国人文地理》《地理哲学》《新建设时代初中中国地理教本》《高中世界地理教本》《西藏始末纪要》《蒙古始末纪要》等著作,并精心绘制了《国耻图》《中华民国改造图》《最新北平全市详图》《蒙古详图》各一幅,《中华民国建设图》32幅、《中国地理教授挂图》25幅、《中华民国详细大挂图》61幅,为我国地理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40年秋,白眉初先生因病去世。好友赠诗曰:“芦沟晓月似眉初,桂影疑是描君图。功名利禄无所谓,世间只留等身书。”
一、为邓颖超改名字
白眉初在天津直隶女师任教期间,曾为邓颖超改名字。邓颖超,原名邓文淑,当时在天津直隶女师读书。邓文淑虽然在班里年龄最小,但聪明过人,举止大方,没有骄娇之气。白眉初的口才好,记忆力超常,讲课从来不看讲稿,常以通俗明白、丰富翔实的材料,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把问题讲得鞭辟入里,深受学生爱戴。邓文淑崇拜白眉初老师的学识,讨厌自己带有封建色彩的名字,请求老师为她起个有时代意义的新名。白先生取《论语·雍世》之“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之句,取名“颖彬”。又因“彬”同于“斌”,故为“颖斌”,希望她脱颖而出,卓尔不群,早日成为治国安邦的巾帼英雄。邓文淑不喜欢“斌”字,认为“斌”仍未摆脱旧俗窠臼,乃将“斌”字换为“超”字。
二、首画中国南海‘U形’线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执行主编单之蔷,近期发表文章《三沙市两件宝“九段线”和“珊瑚岛”》,文中这样记述:“‘九段线’的雏形诞生于1936年,由一个叫白眉初的地理学家在他画的全国地图上最先画出来。当时的‘九段线’不是断续线,而是实线。当时为什么会画成实线?一个有知识、有教养的地理学家为何画出这样一条在今天的有些外国人看来很霸道的线?他的道德勇气来自哪里?他心里是怎样想的?可以想象,他之所以这样画,一定是有道义基础的。因为他清楚,只有中国人最早有能力航行在这片海域。在这片海域中的那些珊瑚礁岛屿,只有中国人有能力最早发现,也只有中国人能在上面生存下来。他也清楚地知道,早在宋元时代,中国的商贸船只就已经出现在南海周边的各个港口,中国人已经移民到了南海周边各个地区。那时的南海,其实是‘中国湖’。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才理直气壮地在南海画出了一条“U形”的实线(后来这种“U形”的实线还在民间的一些地图上出现过)。1947年,国民党政府接收了南海诸岛,重新整理和公布了南海诸岛的地名,并且出版了包括南海诸岛的新地图。这时,新地图上的‘U形’线才从由实线变成了断续线。当时画了11条断续线,后来去掉两条,逐渐演变为今天的‘九段线’。”
三、为李大钊操办后事
白眉初不仅是著名学者,也是一位爱国者,他与革命先驱李大钊是挚友,平时交往甚密。他盛赞李大钊“守常文思如泉,气魄如虹,有笔扫千军之力,经天纬地之才”。 1924年冬,李大钊遭通缉时,他毅然接受了代转送地下党信件的任务。当得知李大钊被捕的消息后,他以史地部主任的名义找北师大校长及董事长联名“上书”,欲保出李大钊。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被秘密杀害。白眉初与夫人怀着悲愤的心情,把李夫人和三个孩子接到自己家住,并派北师大的学生去买寿衣和棺材,然后偕同李大钊亲属领回遗体,进行重殓。1933年4月23日,在公祭李大钊时,他领先捐款,并送上“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挽联。为保护大钊的女儿,他让自己的女儿汝漪代读祭文,体现了他对革命对朋友的忠贞和侠肝义胆,实在难得。
(冯庆茹,供职于河北省卢龙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