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浭酒诗文
来源:未知 时间:2016-02-01 17:54:12
浭酒,以其产自丰润(古号浭阳)而得名。它因水而甘,因米而香,因石而美,因人而传,因诗而名。它诞生于辽,发展于明,繁荣于清。在有清一朝的10代268年间,仅带“浭”字明显标志的饮浭酒诗歌,就有26人32首,其中有状元2人、榜眼1人、进士9人、举人6人,有大学士2人、尚书4人、知府以上11人。间接写浭酒的则不可胜数。在中国的白酒酿造史上,从来没有一种白酒能够像浭酒一样,在一个朝代就吸引那么多的显宦名流为它而吟诗作歌,因而说它是“大清浭酒”应不为过。
从年代上看,康熙年间创作浭酒诗的文人就有曹寅、朱彝尊、高士奇、宋荦、徐元文、陈廷敬、陆葇、韩菼、方楘如、王煐等10人18首。
最早吟咏丰润浭酒的清代文人当属祖籍丰润的江宁织造曹寅(1658—1712)。曹寅虽然不是在丰润土生土长,但他与丰润的曹钊、曹鈖、曹鋡三兄弟亲如手足,又通过纳兰性德的关系与丰润才子、庐州知府张纯修结为好友,并且多次到丰润、迁西一带出差,因此对丰润既熟悉又钟情。曹寅所著的《楝亭诗钞》卷一里就收录了他的《饮浭酒》一诗。
这首《饮浭酒》,作于康熙十八年(1679)三四月间。康熙十八年三月初十日那天,丰润才子张纯修“联骑载酒”,邀请时下名流秦松龄、施闰章、朱彝尊、毛际可、姜宸英、梅庚、严绳孙、陈维崧、朱品方、曹寅、曹鈖、纳兰性德等人集见阳山庄往还四日。郊游不久,曹鈖将自己所画的《松下携琴图》遍题吟咏,曹寅在其上题下《饮浭酒》,诗曰:
眷言酌昆友,陶然知水奇。曲蘖岂一端,醇酎毋乃滋。沉湎滑稽内,适俗恒浇漓。今夕数帆健,满引谁当之。寒泉伏百里,忆出孤竹时。俯饮自厥古,哺啜庸非师。明理迥未辨,众醒醉岂宜。所以寄末世,磕磕尤恐迟。永夜舒清光,榱桷浮凉吹。一隅启微咏,万古安遐思。良久冀有得,澹焉空素磁。渴羌笑能解,冥漠心能知。东邻击肥牛,诘旦来勿辞。咄哉口腹累,宁被鸱夷嗤。
《饮浭酒》这首诗,说的是酒,夸的是水,抒的是情。诗中用“陶然知水奇”,来陈述浭酒用水的奇佳。水“奇”在哪里?奇在浭水出自迁安县的泉庄(今属迁西县),穿越丰邑,逶迤百里,直达渤海。泉庄声云寺碑记载:“(迁安)城西北七十余里,有村曰泉庄,山不在高而秀,水不在深而洁,还乡之水发源在焉。”《丰润县志》记载其:“一泉涌出,汇成方塘,澄碧中喷珠累累,西流成河。”迁西古属孤竹侯国,故此诗人有“寒泉伏百里,忆出孤竹时”之句,道出了浭水的来历。诗人借对家乡特产和母亲河的赞美,抒发的是对丰润的乡情。
其次,吟咏浭酒的是清代词宗朱彝尊(1629—1709)。朱彝尊号竹垞,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是浙江秀水人。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以布衣授翰林院检讨,入直南书房,三十一年(1692)告老还乡专事著述。其诗歌工整雅健,与当时王士禛南北齐名,康熙皇帝曾赠以“研经博物”四字匾额。朱彝尊与曹寅、曹鈖、张纯修是好朋友。其酷爱饮酒,查慎行为其八十寿辰作诗云:“百分盏满休辞醉,万卷书多转益贫。”
朱彝尊生平写过三首浭酒诗,第一首《题曹舍人鈖松下携琴图》,也是作于康熙十八年三月西山郊游之后,应曹鈖之求而作。诗曰:
少年黄海说曾经,爱向松根煮茯苓。
试问携琴旧童手,弦桐石上许谁听。
浭酒深杯饮欲尽,戒坛凉月上还迟。
昔游如梦已难续,转忆山斋并坐时。
这是对西山郊游时两人在西山戒坛寺对月饮浭酒的回味之作。
第二首《周上舍篁、李秀才我郊夜过》,大约作于康熙二十年左右,载于《腾笑集》卷三页一。诗云:
浭酒冻春碧,莱鸡蒸栗黄。
醉眠无不可,西舍有绳床。
该诗写监生(上舍)周篁、秀才李我来诗人家过夜,诗人用像产自富平的唐代名酒“石冻春”那样清澈的浭酒来招待客人。
第三首《送宋佥事荦之官通潞四首(之三)》,作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二月左右,载于《腾笑集》卷四页二。诗云:
渔阳松馓宝坻鱼,浭酒吴船味不如。
更忆昔年移柳在,浓阴输尔昼帘余。
诗中向即将到京东任职的宋荦介绍京东特产,夸耀浭酒的味道要远远好于江南运来的花雕、五加皮等名酒。
第三位作浭酒诗的清代文人是高士奇(1645—1703)。高士奇,字澹人,号瓶庐,又号江村,赐号竹窗,谥文恪。浙江
余姚樟树乡高家村人。康熙八年(1669)入
太学,康熙十九年(1680),授额外翰林院侍讲。二十二年(1683),补侍读,充日讲起居注官。二十三年,迁右春坊右庶子,不久,提升为翰林院侍讲学士。次年,转侍读学士。后迁詹事府少詹事。三十六年(1697),以养母请归,特授詹事府詹事。四十一年(1702),授礼部侍郎,未赴任。高士奇学识渊博,康熙曾在左右大臣面前说:“士奇无战阵功,而朕待之厚,以其裨朕学问者大也。”著有《清吟堂全集》等。高士奇与曹鈖、张纯修、曹寅都是好朋友,康熙二十一年正月,他曾和曹鈖、陆葇、曹寅等一起护驾东巡并路过丰润。他在
《扈从东巡录》中曾写下丰润城西驻跸时“地多汀渚,时有凫鹭飞鸣上下,麦陇稻塍,畴壤秀错”。
高士奇的浭酒诗作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正月初一日,载于《高士奇集》之《苑西集》卷五,题目是《甲子元日用御史大夫徐公壬戌除夕韵》。诗云:
朝回独自掩重扉,小院梅香乍入衣。
温日捧来檐外度,惠风携得袖中归。
贪尝岁琖新醪碧,绝爱春盘早韭肥。
喜得年来人事拙,敢云疏懒宦情非。
诗中作者注明“宾及舍人惠浭酿,颂嘉编修惠真定早韭,故及之”。说明高士奇在大年初一喝的清澈的新酿是中书舍人曹宾及所赠。曹宾及,是丰润曹鈖的表字。
在清代的名儒显宦中,撰写浭酒诗数量最多、官职最高、歌咏浭酒跨越年代最久的,当属大清名臣宋荦。
宋荦(1634—1713),字牧仲,号漫堂、西陂、绵津山人,晚号西陂老人、西陂放鸭翁。河南商丘人。其父为国史院大学士
宋权,曾任顺天府巡抚驻扎在遵化。顺治四年(1647),宋荦应诏以大臣子列侍卫。逾年考试铨通判。康熙二十二年二月,宋荦“升直隶通永道佥事”。通永道原为通蓟兵备道,清初改置,领顺天府属通州、三河、武清、宝坻、蓟州、遵化、丰润、玉田等八州县事宜,兼辖永平府,治所(衙门)在通州。康熙二十六年(1687)迁山东
按察使,再迁江苏
布政使。二十七年擢江西巡抚。累擢
江苏巡抚,官至吏部尚书。被康熙帝誉为“清廉为天下巡抚第一”。著有《漫堂墨品》《漫堂诗说》《绵津诗抄》《筠廊偶笔》《西陂类稿》《沧浪小志》等10余种。
宋荦的第一首浭酒诗创作于康熙二十三年的除夕夜,是为思念好友王士祯和王又旦而作。这年腊月,时任詹事府少詹事的王士祯与时任黄门官的王又旦奉命出使岭南,除夕之夜,倍觉冷清孤寂的宋荦便写了一首《除夜怀王阮亭少詹、黄湄黄门奉使岭南,用青藜依园宴集韵》,诗云:
空阶雪气逼帘清,又听他乡爆竹声。
斗箸冰鱼当烛晃,浮蛆浭酒入唇轻。
兴余湖海惭初服,醉逐儿童闹晚晴。
惆怅故人趋岭表,梅花香里是王程。
宋荦的第二首浭酒诗创作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秋天。这年的五月晦日,纳兰性德不幸病逝,纳兰的挚交顾贞观深受打击。顾贞观滞留京师这段日子里,文友们为了安慰悲伤过度的顾贞观,由韩菼带头写诗,众人纷纷唱和,以平复他的心情。宋荦所作的诗即为《秋日寄顾梁汾舍人,次韩元少阁学韵》,诗曰:
剪烛论文夙共之,执鞭邾莒敢云辞。
风流薇省传高躅,补葺筠炉有近诗。
开合殷勤千古在,辍弦怀抱九京知。
潞沙秋月相思甚,浭酒无从进一巵。
宋荦的第三首浭酒诗是《漫堂与朱悔人夜坐,出示曾青藜、周青士诗笺,即用青士铁舟宴集韵》,朱悔人名叫朱载震,字悔人,潜江人,诸生,康熙十九年,以贡生赴京,进入国子监,次年考取正黄旗教习,为“四姓小侯之师”。后任石泉知县。诗曰:
花发傍地炉,斗室安且燠。
隔牖闻惊风,冰折阶下木。
岁宴锁印余,来对万卷宿。
高谈得夫君,偃仰惬所欲。
碑版穷籀斯,名画亦在目。
时话匡庐游,缅想康王谷。
更授处士篇,敢不拜命辱。
冷然金石声,厥品维岳渎。
放怀聊和歌,跋烛颇能速。
何异登铁舟,吟社一再续。
呼童涤匏杯,浭酒潋滟属。
清琴座间横,古调宜共勖。
宋荦的第四首浭酒诗作于康熙二十三年除夕,也是为朱载震所作,名为《甲子除夕同悔人赋,用曹升六舍人赠基儿韵》,诗云:
当今天子龙凤姿,坐致太平民物熙。
上陵瑞雪孝思感,岂必甘露麒麟芝。
沿牒良愧此卧理,维齐盖公真吾师。
香凝画戟溯先烈,两世姓字丰碑遗。
瞻言祖德咏迪志,循墙而走潮河湄。
朅来岁序类转毂,千门爆竹声相随。
一时宾从得老辈,掀髯抵掌谈风诗。
愿与周旋属槖鞬,松陵皮陆堪继之。
自愿往往出下驷,敢分坛坫称工倕。
漫堂守岁燔兔首,明灯积雪光离离。
盈觞浭酒莫遽醉,五更三点起祝厘。
忆昔佽飞值此际,执戟恒拂宫花枝。
只今短髭白颇镊,但未龙钟来嘲讥。
盘山老衲屡招我,咫尺不去将何为?
春风几日杏花发,相期濯足红龙池。
宋荦的第五首浭酒诗作于康熙二十五年,为著名词人蒋京少所作,题为《晚坐漫堂,留京少小饮,仍用前韵》,诗云:
漫堂三见放苹花,随手年光已及瓜。
薄宦真同秋社燕,奥香聊试武夷茶。
聊吟莎栅堪扛鼎,送客蒲颿可当车。
浭酒一杯君且住,高槐突兀月敧斜。
宋荦的第六首浭酒诗作于康熙三十年初夏,喝酒的对象仍为朱载震,还有钱塘的吴允善(字志上),诗题《朱悔人雨中见过,留饮衙斋,同吴志上皃至,分赋用汤西崖简张弘蘧韵》,诗云:
潞沙一别五年强,犹未抽身返芰梁。
何意宦途容建节,无多家法只循墙。
故人偶过同听雨,好句分题各据床。
端酒依俙浭酒洌,醉余消受竹风凉。
宋荦的第七首浭酒诗为《漫赋二首》,编在《西坡类稿》卷一八,此诗约作于1711年,是宋荦晚年的封笔作之一。诗云:
杵臼交情记柳湖,玉瓶浭酒几回沽。
花前坐具晨昏接,辇下吟鞭意气殊。
健笔君元追子厚,漫游我自吊髯苏。
临皋夜雨重逢日,翦烛东齐兴未孤。
宋荦这七首浭酒诗,虽然通篇没夸浭酒多好多美,但他妙就妙在此处无声胜有声。浭酒顺势而出,不露痕迹,让人感觉达官显贵们宴集之时选择喝浭酒已经是一种非常自然、非常习以为常的事情,间接说明了浭酒在康熙时代的普遍性和知名度。宋荦这些浭酒诗寄送的对象虽然只有几个人,但是由于他在政界及诗界的地位,浭酒随其诗传播的范围相当久远、广泛,以至形成了了康乾时代达官文士间的浭酒热和浭酒诗。
徐元文(1634—1691),字公肃,号立斋,昆山人。徐元文十四岁补诸生。顺治十六年(1659)考中状元。历任銮仪卫经历、国史院修撰、秘书院侍读,康熙九年(1670)迁国子监祭酒,纳兰性德与张纯修入国子监读书后,深受徐元文赏识,推荐拜其兄徐乾学为师。徐元文后累迁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超拜左都御史。康熙二十七年十二月,迁刑部尚书,甫旬日,调户部。二十八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后因廷议数与满大臣忤,屡招党讦,乃以原官致仕。徐元文弟兄三人,大哥徐乾学(1631—1694)于康熙九年考中探花,历任刑部尚书。二哥徐秉义(1633—1711),康熙十二年(1673)探花,历官吏部侍郎。他们的舅父,就是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名言传世的顾炎武。此外徐乾学的五个儿子、徐元文的儿子徐树本都考中进士,可谓是“六子登科”。如果算上徐乾学兄弟,全家考中进士多达9人。
状元徐元文这首浭酒诗作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正月十五夜晚。这天,刚升任礼部右侍郎的徐乾学召集了两个兄弟全家人及一些亲朋好友、门生弟子聚在一起,观灯赏月,饮酒赋诗,共度佳节。酒宴之上,徐乾学摆上了他平日收藏来的三十种好酒,酒坛上都贴着白酒的酒名,分别是君王万寿酒、内酝、葡萄酒、荔子酒、阳酒、太和春、墨露、贺兰酒、养荣酒、乳酒、桑落酒、玉酒、秋露白、金茎露、羊羔酒、莲叶露、房山酒、蓟酒、沧酒、浭酒、易酒、甕头春、潞酒、罗家黄、菊酒、桔酒、豆酒、苦蒿酒、章丘酒、涞酒等全国闻名的30种白酒、果酒和药酒。其中既有皇帝所赐的宫廷玉液,也有享誉全国的各地佳酿。徐乾学要求不管酒量大小,每个人都要逐坛品尝,然后作诗称诵。大家赞成。于是,徐乾学命进士徐树榖和进士徐炯负责倒酒,每种酒倒上一遍。三十圈过去,酒干夜阑。过后,状元公徐元文按长兄的要求一一赋诗,并且留传下来。
徐元文所作的《浭酒》诗云:
丰州净泶云浭水,地近银城出醴泉。
酿就清芬成别调,自然能傲浊为贤。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丰润有一条季节性河流叫浭水,离土垠旧城附近出醴泉,酿成浭酒后清香、纯净,比其他浑浊的白酒强多了。
清代初期,丰润浭酒一般只是富豪之家自酿自用,并不外销。那么,徐府的丰润浭酒是从哪里来的呢?据分析,徐文元与曹鼎望是同年进士。徐元文是顺治十六年的状元,曹鼎望是同科三甲第二十六名进士。康熙八年(1669)三月,徐元文路过徽州,曹鼎望曾盛情款待。徐元文《含经堂集》卷三留有《曹冠五招饮龙井山》一诗。此外,徐乾学与丰润的曹牧既是同年举人又是好朋友。康熙十年(1671),徐乾学曾应曹牧之邀为曹牧的父亲闽清知县曹恩光撰写墓志铭,在墓志铭中他就自称“年侄”,并且写道“余与牧庚子(1660)同举于京兆,相友善,故牧以其兄采所为府君状来请铭”。所以,值此年关之际,尚在家乡待职的曹牧为同年徐乾学赠送丰润浭酒的可能性最大。
陈廷敬(1639—1712),字子端,号悦岩,山西泽州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先后任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曾主纂《康熙字典》《古文渊鉴》《佩文韵府》等。其经史词章为山右首推,格调朴厚,议论宏深,著有《午亭文编》五十卷。
陈廷敬的浭酒诗题为《浭酒歌因玉田孟君寄曹冠五使君》,收录在《钦定四库全书》《午亭文编》十三页,作于大约康熙二十六年,诗曰:
易酒甜多雪酒恶,见花对月空萧索。前年沧酒贳沧州,长瓶开泻碧玉流。年年泛溢东风蚤,腊味轻香不全好。依旧花前又寂寥,那能月下常倾倒。却忆辽西塞上行,酣歌剑舞出关城。离筵尝遍京东酒,浭酒淋漓最有情。东流浭水行相饯,近海清波净于练。谁将浭水变春醅,曹家兄弟成欢宴。兄为二千石,小弟尚书郎。锦衣休浣敬爱客,醉卧玉缸新酒徬。朔云去雁分飞后,回首边沙盈别袖。鸰原宿草几番青,使君朱颜宛如旧。玉田孟君饮者豪,丝绳络送瓷罂高。东过浭水溪边路,因风为寄相思句。浭酒歌、浭酒愁,我今潦倒行归休。千岩万壑太行险,焉能至此燕山头。
这首诗是陈廷敬视察永平返程途经玉田写的,由玉田孟君转送曹冠五。时间应为康熙二十六年。陈廷敬时任户部尚书,赴京东各州县公干。途经丰润时受曹鼎望浭酒款待。曹冠五,即丰润曹鼎望,号澹斋,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六年(1667)徽州知府,与陈廷敬差一年中进士,同朝为官又是好友。
诗中“离筵尝遍京东酒,浭酒淋漓最有情”,这是对浭酒的最高评价。而“谁将浭水变春醅,曹家兄弟成欢宴”,道出了浭酒为曹家的家酿。
陆葇(1630—1699),原名世枋,字次友、义山,号雅坪,浙江平湖人,又是朱彝尊的表弟。陆葇康熙六年进士,管内秘书院典籍。康熙十八年(1679)开
博学鸿词科,应试中选“博学鸿儒”一等,授
翰林院编修,充《明史》纂修官。三十三年(1694),康熙召试翰詹诸臣丰泽园,圣祖亲置第一,谓曰:“连试诗文。无出汝右者。”后擢
内阁学士,兼
礼部侍郎衔,总裁诸书局。著有《雅坪文稿》等。陆葇曾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与高士奇、曹鈖等扈从东巡。
被康熙皇帝誉为“诗文第一”的浙江才子陆葇所著的《雅坪文稿》里,有一首《除夕前五日,故人见贻浭酒》的浭酒诗。诗文如下:
光禄三升不易给,京居重酿皆粘喉。
金澜荷花市酤绝,蓟易俱以赝质收。
远若房沧罕辇致,致亦不埽穷檐愁。
酿酒欲佳藉好水,京外往往多芳(酉刍)。
亦如钗声与玉色,轻而润者为前茅。
故人家在无终左,还乡之水庄西头。
造为佳酒不妄售,曩者耳食涎空流。
今宵薄饮勿尽兴,新年剩作屠苏谋。
该诗的意思是说,故友家在玉田县(无终)东丰润县,还乡河在庄西头环绕。他们家酿造的烧酒轻易不对外出售,以前只是耳闻其名而未得品尝,只能馋得白流口水。因为好友赠送的浭酒有限,今夜只能小酌,不能尽兴喝光,要留一些等待新年的正月初一当做屠苏酒来喝。诗中交代出烧锅的区位、浭酒的佳品、来之的不易,使我们知道了清代初期浭酒的产销历史。那么,陆葇诗中的这位“故人”指的是谁呢?笔者认为,以曹鈖的可能性最大。
韩菼(1637—1704),字元少,别字慕庐,清江苏长州人。康熙十二年(1673)状元,后任礼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韩菼与纳兰性德是同学,而纳兰与曹寅、曹鈖、张纯修都是好朋友。康熙十八年韩菼任侍讲时,与曹鈖为同僚,曾为曹鈖《松茨写真图》题跋。
清《丰润县志·杂记》记载:昔人艳称燕酒。京师有薏酒,北辕禄所云金澜酒,今俱不可得,而沧州、易州、涞水、蓟州俱以酒名,然未闻有浭酒也。浭酒以还乡河水酿之,所以独异者在不药不煮,即以所漉生酒贮于瓮,初则淡而有风致,窨久则香郁味醰,不觉使人自醉。韩慕庐宗伯督学京畿,饮之而甘,品为燕酒第一,作诗纪之。
可是,查遍韩菼的《有怀堂
诗集》,并未见到有关浭酒的诗篇,估计是当时即席而作,过后却忘了收录。非常遗憾。
方楘如,字若文,一字文辀,号朴山,浙江淳安县人。曾受业于毛奇龄。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五十三年(1714)六月任丰润知县。“历官三年,蝗不入境,旋以烧锅失察去官”。乾隆年间举博学鸿辞格于吏议报罢。遂在家专门著述,以文章名天下。著有《集虚斋学古文》十二卷等多部书行世。
清代乾隆版《丰润县志》载有方楘如《丰润杂诗四首》,其四诗曰:
风卷边沙十丈尘,但论食物也关人。
墙头一过椒花雨,瓮底应空曲米春。
果撷蘋婆分古寺,饭抄云子饷比邻。
新冰早李原无欠,只是飘飘愧此身。
此诗“瓮底应空曲米春”句下原注:“以糜酿浭水为之,曰浭酒,而色香味三绝,殆冠京东。”这既是对浭酒的极高赞誉,也是为什么方楘如为了保护浭酒这一丰润特产不惜丢官的原因。
王煐(1651—1726),字子千,号盘麓,又号南村、紫诠、南区、南村居士,天津宝坻人,诸生。杜立德姻亲。康熙二十八年(1689)出任惠州太守。王煐通过好友曹鈖结识了曹寅,三人互为知音。王煐有《寄刘葛庄观察索希夷酒》一诗曰:
南醪北酿细平章,三白何如浭与沧。
重碧轻红传异代,蒲萄桑落忆遐方。
百花京口沽嫌浊,千日中山梦苦长。
宁似希夷风味美,愿分余沥到同乡。
诗中说,南酒和北酒细加分析,南方最著名的“三白酒”,哪里比得上我们北方的浭酒和沧酒呢。其赞誉之意不言自明。
乾隆年间创作浭酒诗的文人有沈初、吴省钦、陆锡熊、程晋芳、王汝璧、沈赤然、董榕、靳荣藩、祝德麟、张埙、张五典等11人9首。
在各地白酒的酿造史上,历来不乏名人的吟咏。可是,在清代乾隆年间,竟然有四个进士一起举杯作诗称颂丰润浭酒,而且这四位进士都是乾隆皇帝的宠臣,纪晓岚、和珅、吴敬梓等人的好友,官居尚书、都御史之类,这恐怕是其它地方名酒所望尘莫及的。这四位进士分别是沈初、吴省钦、陆锡熊和程晋芳。
沈初(1729—1799),字景初,号萃岩,又号云椒,浙江平湖林家埭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榜眼。累擢礼部右侍郎,督福建学政。嘉庆元年(1796),迁左都御史,授军机大臣,转兵部尚书,调吏部、户部尚书。谥文恪。其学识渊博,著有《兰韵堂诗文集》等。
吴省钦(1729—1803),字冲之,号白华,江苏南汇鹤
沙人。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历任
顺天府府尹,礼部、工部、
吏部侍郎,
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要职。工诗文,有《白华初稿》。乃和珅的亲信。
陆锡熊(1734—1792),字健男,号耳山,江苏上海人,清朝官吏。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召试,授内阁中书。累迁刑部郎中。五迁左副都御史。著有《篁村诗抄》《宝奎堂文集》等。
程晋芳(1718—1784),清代经学家、诗人。初名廷璜,字鱼门,号蕺园,安徽歙县岑山渡人。1771年(
乾隆三十六年)进士,由
内阁中书改授吏部主事,迁员外郎,被举荐纂修
四库全书。与《儒林外史》作者
吴敬梓交谊深厚。著述甚丰,著有《蕺园诗》等。
事情发生在乾隆二十九年冬夜,此时,四位刚刚从江南来到北京的才子们闲来无事,聚到一起,一边举杯畅饮,一边谈论北京的民俗、特产、所见所闻。兴之所至,便以当时所喝的丰润浭酒为题,一人一句联句作起诗来。这首以《丰润浭酒》命名的诗,收录在沈初的《兰韵堂诗文集》和吴省钦的《白华初稿》之中。诗曰:
两折还乡水,差宜酒作甘。
一泓光欲泻,三醖味初含。
惯抚灯前盏,愁空雪后甔。
遗闻溯松漠,送醉入宵谈。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两次经过丰润县的还乡河,那里的河水酿出的白酒最甘醇。浭酒清澈透明,流光溢彩,酿造三遍就已经香醇四溢了。紧握着灯前的酒杯,发愁雪夜里酒坛喝空了该怎么办?丰润县生产的浭酒,早在宋代就已经很有名了。北宋大臣洪皓所著的《松漠纪闻补遗》里,就记有喝浭酒一事,如今我们也品尝着浭酒助兴夜谈。
董榕,字念青,号恒岩,丰润人,乾隆元年(1736)拔贡生,廷试第一。先后任河南济邑县令、郑州牧、金华知府、九江知府,赣宁道等。著有《周子全书》《浭阳集》《芝龛记》等。清《遵化诗存》收录有董榕的《景忠山神》一诗。序曰:“谨按三屯营山有三忠庙,祀汉诸葛忠武侯、宋忠武王、文忠烈公。盖明戚南塘少保作镇时所建,因以景忠名山。又有女仙庙曰碧霞元君。或曰唐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攻平州,刺史邹保英妻奚氏率家僮女丁乘城固守,一境获全,相传奚夫人得仙,民感其德祀之云。”诗曰:
昔有人兮镇三屯,养貔貅兮壮风云。计臣掣肘兮饷不颁,日蒿目兮心如焚,忽登山兮遇明神,谁与偕兮葛岳文。问神于此地兮均无素,或逢西顾兮或南渡。望崖山兮惨又兼,身都将相兮无安处。炎兴建炎兮又景炎,神何为兮劳不悟。出师未捷兮陨大星,出师已捷兮风波亭。无师可出兮过零丁,食少事繁兮绝林酲。绝食八日兮吞脑,复生神何为兮苦不宁。神驭停兮神弦喧,佐返旆兮宴中山。搴楼桑兮略扶桑,渡卑耳兮俞儿还。心相印兮同一丹,痛饮黄龙兮戴黄冠。背嵬军兮朱仙镇,俨鱼复兮森八阵。秉遗灵兮烧蓑城,博望焰兮乌林烬。出师表兮恢复,疏建阃章兮泪同抆。吟梁甫兮唱凭栏,歌正气兮声并酸。不见平州奚女仙,率女丁兮保城垣。神入云兮声在耳,南塘立庙兮山之盘。庙貌立兮士女集,施金钱兮无所惜。半修庙兮增巍峨,半养兵兮足战食。谈轶事兮故老传,补旧闻兮梦余忆。过百几兮太平年,靖遐方兮绝燧烟。沽浭酒兮鲫鱼泺,家家乐兮奉椿萱。买花香兮取余闲,扶上山兮礼碧仙。
董榕是个举世闻名的孝子,诗中最后有:“沽浭酒兮鲫鱼泺,家家乐兮奉椿萱。”就讲的是买浭酒、钓鲫鱼孝敬父母,合家欢乐的传统美德。
靳荣藩,字介人,山西黎城人。乾隆十三年(1748)进士,二十年知龙门县,调迁安县。三十四年(1769)升蔚州知州。四十四年(1779)遵化知州。四十八年(1783)大名知府。著有《绿溪诗》四卷。清《丰润县志·文苑》收录有靳荣藩《丰润县送梅怡园改官山西》一诗,应是其在迁安至遵化任职期间,为一个名为梅怡园的官员赴任山西所作。诗云:
浭酒酣余别意长,半生心迹付沧浪。
春风雁塔应谈旧,秋夜骊歌忽送凉。
三晋云山君作雨,大东边塞我分疆。
田园芜尽人归晚,却藉离筵说故乡。
张五典,字叙百,号
荷塘,陕西泾阳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举人,官上元、攸县知县。1786年任
金山县知县一职。工诗,兼善山水,有
《荷塘诗集》。诗集中收录有《寄家文石兄香河》一诗。诗曰:
蓟门揖别已三年,祗记音书一再传。
远道携家同此累,微才课最让人贤。
螺杯浭酒围炉夜,斗室湘兰过雨天。
稚子温经还弄笔,故应相对各欣然。
祝德麟(1742—1798),字趾堂,号芷塘,浙江海宁袁花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官至提督陕西学政,升湖广道监察御史,掌礼科给事中。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言事不合黜归,主讲云间书院。工诗,以性灵为主。著有《悦亲楼诗集》等。其《悦亲楼诗集》卷十七收录有《酒国》一诗云:
幽井工拨醅,水法未全昧。
浭蓟名久驰,沧涞品亦贵。
然其火齐得,终以烧春最。
回甘出辛辢,作气走精锐。
王汝璧(?—1806),字镇之,四川铜梁人,清朝官吏王恕之子。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授吏部主事。累迁郎中。出为直隶顺德知府,调保定。署直隶宣化府同知。累擢大名道。嘉庆四年(1799),擢山东按察使。五年,迁江苏布政使。六年,护理巡抚。旋授
安徽巡抚。八年,召授
内阁学士,擢
礼部侍郎。旋复授安徽巡抚。九年,召授
兵部侍郎,调刑部。因病,请解任。十一年,卒。其《铜梁山人诗集》卷五收录有《陆澄湖山水卷及饮丰润酒诗继作七律一首》,诗云:
披图喜见大江横,小酌还思浭水清。
好句似从天外得,秋云已向眼边生。
顾余止酒同元亮,羡子怀乡若季鹰。
拄笏看来殊不恶,尝茶共赏亦多情。
张埙(1731—1789),原名传诗,字商言,号吟芗,后改瘦铜,又号石公、小茅山人,江苏吴县人,乾隆三十年(1765)举人,三十四年(1769)以内阁中书任职四库馆,晚年还曾监管万安仓。是当时著名的诗词家、书法家和金石家。有《竹叶庵文集》三十三卷,诗24卷,词9卷。张埙的诗集中收录有一首《门坐送浭酒》,诗曰:
图经浭出无终县,草草邨醪一解颜。
但遣灯花陪月下,略存酒味在人闲。
还乡衣带千重水,伏枕刀芒万叠山。
孤□吴中双橘好,新荷欹柄碧筩弯。
沈赤然(1745—1816),字鳄山,号梅村,浙江仁和人。乾隆十年(1745)六月十三日出生,嘉庆二十一年(1816)十一月二十三日病逝。乾隆三十三年举人。乾隆五十一年(1786)冬官直隶丰润县知县,五十四年以公事镌级调大城县知县,是冬病退。有廉能,罢后,闭户著书,不问外事。工诗古文辞,尤以诗著称。著有《五砚斋诗钞》二十卷,《文钞》十一卷等。有《曹雪芹红楼梦题词四首》闻名于世。
沈赤然的两首浭酒诗均创作于丰润知县期间。收录在《五研斋诗文钞》卷八《瘁臞集》。第一首为《偶闲六首,用陶公归园田居韵呈潘松心》之二,这是为前任知县潘应椿所作的,潘应椿号松心。诗云:
浭酒苦味恶,终年醉亦稀。
公田可种秫,陶公胡然归。
沉湎忆畴昔,酒痕犹在衣。
寄语二三友,此愿或不违。
第二首浭酒诗为《丰润杂诗四首,追次方朴山先生韵》之一。这是和前任知县方楘如所写的。诗云:
绕郭终年走传车,茆檐土壁长官衙。
泻瓶色味空夸酒,濒海生涯只漉沙。
香稻入厨炊玉粒,春盘趂集买芹芽。
相逢大有昻藏客,为问何人气自华。
“泻瓶色味空夸酒”一句后注“浭酒味殊不佳”。
从沈赤然这两首浭酒诗来看,都是贬斥浭酒“苦味恶”“味殊不佳”的。这和作者的喜好和心情有关。出身江浙的沈赤然不喜欢饮北方的烈性酒,这是其一;沈赤然一生不得志,到丰润任职后,不善理政,新患足疾非常严重乃至行走困难,以至于他的诗集第八卷命名为《瘁臞集》,即病体憔悴的意思;第十卷诗集命名为《病足集》。疾病的折磨和工作的不顺,使他看啥啥“恶”,有点“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意思。浭酒成为了受害者。
道光年间创作浭酒诗的文人有斌良、毛贵铭两人。
斌良(1784—1847),字吉甫,又字笠耕、备卿,号梅舫、雪渔,晚号随庵,瓜尔佳氏,满州正红旗人。其父玉德曾任闽浙总督、福州将军。斌良于嘉庆七年(1802)以荫生捐主事。嘉庆十年(1805)五月,补太仆寺主事,十月,升员外郎,充高宗皇帝实录纂修官。十一年,任盛京兵部员外郎。十二年,补任户部员外郎。十六年,升任郎中。十八年,随协办大学士托津赴河南平定白莲教李文成等,赏戴花翎。后调陕西、河南等处任按察使等职。道光二年(1822),补太仆寺少卿。五年,同左都御史松筠赴三座塔,会同热河都统那清安查讯诬控案扼及东土特旗牧场地使用等情。六年,因办案不力,降为户部郎中。十六年(1836),升任内阁侍读学士。十八年,升太仆寺卿。二十二年(1842),升政通使。二十三年,升任都察院左副都御使。后调任盛京官刑部侍郎,道光二十六年十二月以副都统任驻藏大臣。二十七年十一月十九日病卒于任上。工山水、花卉,著有《抱冲斋诗集》《眠琴仙馆词》等。
斌良的《丰润浭酒》诗云:
种秫传方法,新笋醖酿甘。
沧涞品尤隽,玉雪色同含。
卜夜联三雅,沽春启一甔。
围炉共斟酌,燕市助高谈。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种植高粱并使用祖传的酿酒方法,新过滤出的酒格外甘醇。它比沧州酒、涞州酒品质还佳,比玉酒、雪酒色泽还美。我们不分昼夜连连举杯,买来一瓶又一瓶浭酒。大家围坐在火炉边,在幽燕之地尽兴地畅谈、畅饮着。诗人把浭酒描绘得那样美好,而诗中的场景,简直就是一幅活生生的《韩熙载夜宴图》。
斌良的这首《丰润浭酒》诗,作于道光十八年(1838)冬季,那时正值其由内阁学士升任太仆寺卿,得以有闲暇时间周游京畿周边各地。于是才写出了《丰润浭酒》《玉田米》《房山炭》《遵化绵梨》《宝坻银鱼》等京东特产诗。从《丰润浭酒》诗所反映出的斌良对浭酒的熟知程度,可知他当年是到过丰润县的。此外,斌良由于老家在东北,从北京回老家祭祖是经常路过丰润县境的,故此,对丰润和浭酒都很熟悉。其诗集第九卷有一首名曰《沙流河》的诗,还有一首《是日到晩欲买丰润扇未果》,亦可证明他与丰润之缘。
毛贵铭(1805—1853),原名文翰,又名庆鸿,字彦翔,号西园,亦号西垣,湖南巴陵人。八岁能诗,人称奇童,道光二十年举人。30余岁时,客游授徒,历京师、秦中、巴蜀、黔中,皆有诗。咸丰三年(1853)大挑教谕,未赴任,寻卒。有诗集《西垣诗钞》《西垣黔苗竹枝词》等。曾国藩称其诗为“朋辈中所不可多得”之作。毛贵铭的浭酒诗作于道光十五年(1835)左右,此时他到丰润县游历,写了十多首关于丰润风物的诗歌,如《八里庄》《披霞山》等。他在《醉后戏书遣兴》一诗中写道:
西垣先生有底愁,草间虫语吟不休。
诗态如云忽前堕,车轮似水方东流。
楚天虽高可遥望,边地亦好称壮游。
海物新鲜快大嚼,浭酒一举三百
瓯。
咸丰年间涉及浭酒的文人目前只发现高继珩一人。
高继珩(1798—?),字寄泉,直隶迁安县人,寄籍
宝坻县。嘉庆二十三年(1818)举人,道光二十八年(1848)任河间大名教谕,任广东盐场大使。才优学博,与边袖石、华枚宗称畿南三子。工墨兰,任意挥洒,每画扇题诗赠友。著《培根堂诗集》《蝶阶外史》等。高继珩最有名的著作是笔记体小说
《蝶阶外史》,里面记载了不少畿辅地区,包括京东一带的逸闻。其中卷四《酒》篇里对浭酒评价云:“浭酒,酿用还乡河水,不药不煮,味亚于沧,亦清冽。”
同治年间涉及浭酒的文人有丰润张镇。
张镇(1829—1868),丰润县欢喜庄乡大齐坨村人,无锡知县张印坦之子,两江总督张人骏二叔,都察院副都御史张佩纶堂兄。光绪版《丰润县志》有载。著有《丙丁杂记》《登楼记》等。
张镇的《登楼记》是一本日记册,它写于清同治五年(1866),距今已150年历史。它所反映的是张镇、张人骏祖孙三代在江南生活的真实情景。其中记载着浭酒的文字颇有历史价值。书中曰:
昔宋徽宗北迁,至丰润之北,渡庚水,谓群臣曰:“此水犹能还乡,而朕独否!”遂泫然泣下。后人因名其水为“还乡河”。土人取其水造酒,色如淡金而味极香冽,煮之香闻二十步,名曰:浭酒。按,《水经》庚水出陈宫山,今作“浭”,非是。天下酒以山西汾酒为冠,绍兴酒次之,善饮者皆评此酒谓在汾酒之上。予虽不知饮,顾以其色、香、味具全而言,众酒似无能及者。
作者承认,自己“不知饮”,但是却借用“善饮者”的话说“此酒谓在汾酒之上”,“予虽不知饮,顾以其色、香、味具全而言,众酒似无能及者”。这位不会喝酒的文人却借他人之口极力夸赞浭酒,而且将浭酒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真乃世所罕见。
《登楼记》中,张镇不仅赞扬了丰润浭酒,还有张佩纶及张人骏、张寿曾兄弟饮酒致醉的情形。这些对研究张氏家族有着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
光绪年间创作浭酒诗的文人有张佩纶。
张佩纶(1848—1903),字幼樵,一字绳庵,又字篑斋,直隶丰润县大齐坨人。同治十年(1871)进士,授翰林院侍讲,历官都察院副都御史、福建船政大臣。早年在京城与李鸿藻、
潘祖荫、张之洞、
陈宝琛、
宝廷等同为“清流”,以弹劾大臣而闻名。1884年因中法战争失败而夺职发配。后为李鸿章女婿。张镇是其堂兄,侄子张志潭为民国内务部、交通部总长;堂侄
张人骏历任
两广总督、
两江总督;孙女为近代才女
张爱玲。袁世凯评价说:“天下翰林真能通的,我眼里只有三个半,张幼樵、徐菊人、杨莲府,算三个全人,
张季直算半个。”著有《涧于日记》《涧于集》。
张佩纶的浭酒诗写于同治戊寅年(1878)腊月二十八日。黄昏时分,侄子张人骏的授业恩师、国子监祭酒刘廷枚来家做客。张佩纶赶忙令人叫来张之洞、张人骏,捧出平日珍藏的家乡名酒——浭酒,陪先生一起喝酒、叙话。望着窗外皑皑的白雪和绽放的红梅,喝着醇美浓郁的丰润浭酒,刘廷枚不禁诗兴大发,依据苏东坡(坡公)《和陈四雪中赏梅》韵赋诗一首。半酣状态的张佩纶也就依照先生的韵律,即兴作了一首《十二月二十八日,同人小集寒斋,叔涛先生用坡公和陈四雪中赏梅韵首唱一律,一韵奉酬》。诗云:
快雪初开霁,残年已入新。
江梅谁寄远,浭酒有烧春。
七叶兴长盛,三朝纪野民。
卜邻君有约,今夕宿依仁。
意思是说:纷飞的大雪就要停止了,旧的一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到来,窗外的梅花竞相绽放,好似我们一起生活过的江南的美景来到眼前。手捧家乡的烧酒,让我们尽情畅饮。先生的七个儿子和学生都已成材,先生自己也在编辑反映咸同三朝的洋务本末一书。如今先生又要和我作为邻居,并且今晚将要在我家就宿,这是多么令人开怀的事情呀。
张佩纶收录在《涧于集》中的这首诗,是我们发现的清代最后一首浭酒诗。它充分证明从清代康熙到光绪年间,浭酒都是长盛不衰、轰动京城的。
(刘天昌,字重辉,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现任文广新局副局长,河北省滦河文化研究会理事、唐山市政协文史研究会研究员、丰润区作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