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研究动态

《滦河文化研究》发刊词

来源:未知 时间:2005-01-13 16:08:00
    新世纪之初,一群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更热爱家乡文化的滦河人,因同一追求而结缘。在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有关部门和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成立了唐山市滦河文化研究会。作为“阵地”、“传媒”的会刊——《滦河文化研究》,像无垠文苑里一支初秀的蓓蕾,今天呈现于读者面前。
  美丽富饶的滦河两岸,是一片拥山、面海、古老、奇特的土地。悠长的岁月蕴育了这里深邃的地域文明,繁衍着一种光华璀璨的文化——滦河文化。她是中华五千年古老文明的一个分支。她独具魅力,成熟妩媚,历史悠久,博大而神奇。
  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河流文化。
  滦河,古称“濡水”。“头摆口外汲清泉,尾蓬渤海洗盐滩”。她源出塞外图古尔山,从一个名叫都尔本诺尔的地方“四泉湧出,涓流曲折,伏而復见”,汇合三道河、和硕河、兴卅河、青龙河等41条支流,浩荡荡近900公里,从昌黎、乐亭交界处奔流入海。
  在滦河流域,自古以来,青山丽水非常秀美,人文景观极有特性,民间艺术独具魅力,文化积淀十分丰厚。这里,地理位置优越,古迹名胜遍布,民俗乡风淳朴,前贤明哲辈出。诗词歌赋、方言俚语、琴棋书画、故事笑话等均有浓厚的文化底蕴。皮影、大鼓、评戏、秧歌、吹歌、剪纸、驴皮雕等更是风靡全国,享誉海外。穿越滦河文化的时空,可以依稀看见历史前行的脚步——春秋时桓公蚁穴掘泉、管仲老马识途相传于此;伯夷、叔齐兄弟让国,不食周粟而死至今传为佳话;秦皇、汉武祀神求仙、登临神岳遗迹犹存;一代枭雄曹孟德、英武皇帝李世民“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尽情抒发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霓裳非本意,端拱且图王”的志向,留下了传诵至今的山水名唱;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金戈铁马、横扫欧亚大陆,其孙忽必烈在滦河上源选地建城,营造宫室,定为上都;清军入关,华夏统一,施皇恩于热河,建离宫于承德……一宗宗贯穿沧海桑田的事件点缀着活生生的神州历史。李大钊,成兆才,武百祥,史梦兰,张凤翔,李元璋,韩愈,韩当,公孙赞……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凝聚着金灿灿的中国文化。滦河文化,勇于“给予”——以自身之灿烂丰富了中华文化宝库;也不怯于“接受”,不断从祖国乃至世界文化中汲取有益养分,滋养和更新自身文化,使她生生不息,蓬勃发展。
  不研究滦河文化,中华文化园圃就有所缺失;研究滦河文化,是继承和发展中华整体文化之必需,必将推动域内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滦河文化研究会出版《滦河文化研究》会刊,旨在搜集、整理滦河文化资料,发掘滦河文化渊源,研究滦河文化的沿革、现状、地位和作用,使滦河文化发扬光大,教育今人,启迪后世。
  在政治上,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深入系统地研究、整理、宣传滦河文化,为本地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在文字上,本刊力求通俗、简明、浅显。通俗而不粗俗,简明而不空洞,浅显而不浅薄。切盼每一篇作品都能深入浅出,既有充实的内容、不争的事实,又不胡编乱造、晦涩难懂。这是读者的需要,是文化研究的需要。但也不要求全责备,因为我们的第一要务是反映文化研究的成果,扶持新人也是我们的任务之一。我希望本刊编辑部与各位作者、会员共同努力,逐渐树立起这样的风格。
  在内容上,本刊是一个研究文化,抒发观点,阐说见解,展示成果的平台,也是一个宣传、交流、联谊的阵地。只有对我们过去累积的文化资源有了基本的认识,才能以积极的态度去挖掘整理、研究探讨和品味传承;才能了解自己的文化定位,不至于夜郎自大,也不至于妄自菲薄。滦河文化研究是中国文化研究的一部分,我们不但欢迎滦河文化研究会会员、滦河流域的广大学者为我们写稿,也欢迎全国其它地区所有适合我们需要的来稿,以期与全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融为一体,互相促进。
  《滦河文化研究》暂设研究动态、文苑纪事、方家珍言、史海钩沉、艺海撷珍、游子乡音、人物写真、峥嵘岁月、史实辨析、古迹寻踪、民俗纪实、来函照登等十二个栏目。但栏目设置只是一种形式,它是为稿件服务的,好的稿件不受栏目限制。对于已有栏目不能容列的优秀作品,我们会因稿设栏。请各位作者在研究和写作中不要受栏目的约束。
  希望热衷于滦河文化研究的有识之士,客居域外、海外的本籍文化名人,不分民族、党派、性别、年龄,加入到研究队伍中来,为滦河文化的传承贡献聪明才智。在各界人士、专家名流、学者作者的关心、支持、帮助和参与下,滦河文化一定会硕果满枝、香溢四海。
  欣逢太平盛世,以滦河文化之清新,浣一片洁白,育一畦嫩绿,融入神州的园圃。参与滦河文化研究的人们,会于久远的将来,仍存有一种感动,一种骄傲!毕竟,滦河文化蕴涵着一种为家乡增光、为祖国添彩的情怀。
  清清滦河水,煌煌祖宗业。几千年来,她以母亲宽广的胸怀、甘甜的乳汁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儿女。做为滦河的子孙,无论你身处逆境还是春风得意,不管是安居故里还是客居他乡,滦河母亲都会对你寄于殷切的期盼和美好的祝福。
  永远不要忘了故乡的滦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