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理事、各位同志:
今天,惠风和畅、群贤毕至。在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好季节里,我们欢聚在滦南宾馆,召开一届二次理事会议,共商发展大计。首先,我代表常务理事会向光临大会的全体理事和首次参加会议的卢龙、迁安、迁西县的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亲切的问候!现在,我受常务理事会的委托,向会议做工作报告,请各位理事予以审议,并请卢龙、迁安、迁西县的代表提出意见。
一、建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去年5月,我会在滦南县召开了第一次会员代表会议,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发展会员,壮大队伍
我们本着“注重质量,稳步发展”的方针,通过扎实有效地工作,由研究会成立时的50名会员,发展到现在的200多名会员。同时,我们还接纳了“滦县奇石协会”为团体会员。在这些会员当中,有从事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有初涉文坛的蓓蕾新秀;有求学海外的莘莘学子,有耕耘故里的乡土作家;有离退赋闲的文化名人,有党、政、事、企单位的各级领导。其中,各种职称的中高级知识分子占有相当的比例。这说明,我会是一个素质高、层次高、声望高的社会文化团体。这是搞好滦河文化研究的重要基础。
2、办好会刊,巩固阵地
一年来,我们出版了《滦河文化研究》4期,约8500册,50余万字。涉及栏目15个,发表各类文章170篇,其中理论性研讨文章约占60%。唐向荣同志的《关学东来》,韩溪同志的《唐剧音乐的创论·概述》,徐兴信同志的《乐亭皮影说》,董宝瑞同志的《跑驴与昌黎地秧歌》,刘文秩同志的《乐亭大鼓的萌生与发展》,贾庆成同志的《评剧的源流与发展》等文章,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滦河文化研究》会刊,是具有政治性、真实性、史料性和通俗性的读物,受到了全体会员和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它对于宣传滦河文化,进行学术交流,开展联谊活动,推动研究工作,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3、开展学术交流,推动深入研究
今年3月,我们召开了老呔文化研讨会。与会同志从老呔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历史与现实、政治与经济、个性与全局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地研究与探讨。大家对在昌滦乐区域内形成的老呔文化现象,在中华大文化中的地位及影响,以及对其进一步光大传承的重要性有了较为统一的认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滦河文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004年8月,我会与河北大学艺术学院联合编撰的《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开始启动。该书系艺术学院研究生教科书之一,由张墨瑶先生执笔,约25万字,现已完成初稿,预计今年上半年可付梓出版。该书共5章28节,全书从皮影戏的文化渊源,到唐山皮影的文化内涵、艺术特色、制作技艺及唐山皮影艺术的文化影响诸方面,系统地进行了论述与总结。这对于宣传唐山皮影艺术、传承滦河文化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4、搞好联谊活动,创造良好氛围
2004年初冬季节,我们兵分四路,对滦河流域的正蓝旗、多伦、张家口市及沽源县、承德市及围场、隆化、平泉、承德、滦平、丰宁、兴隆、宽城以及迁安、迁西、卢龙等16个市县进行了走访联谊,所到之处,受到了友好热情的接待。各市县对成立“滦河文化研究会”都表示赞成和支持。他们认为,开展滦河文化研究工作,挖掘传承深厚的滦河文化,是滦河流域相关部门、有识之士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利于当代、惠及子孙的善事。有的还提出了合作意见和参与方式。通过这次联谊活动,拓宽了领域,广交了朋友,一个全流域开展滦河文化研究的大氛围正在形成。
我们利用参加全国大中城市社科联第十五次工作会议、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五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和唐山市社会科学界2005年度工作会议的机会,积极宣传自己,广泛结识朋友,使滦河文化研究会小荷初露,为广大同仁所瞩目。唐山市社科联主办的《探源》杂志2005年第一期用三分之二的页面刊登了《滦河文化研究》的相关文章。该杂志发行全国,这对于宣传我会,提高我会的知名度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春节前夕,我们还邀请了市社科联的领导、我会名誉会长、顾问和部分资深专家进行座谈,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收效颇丰,受益匪浅。
总之,通过一系列联谊活动,使我们进一步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明确了方向,增强了致力于滦河文化研究的信心和力量。
2004年,通过各位理事、全体会员的辛勤劳动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域内外有识之士的鼎力相助,滦河文化研究呈现出一派春和景明的可喜局面。我会被唐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评为先进学会,唐向荣、王义钧、张墨瑶等同志被评为学会先进工作者。对于我会的成立和所进行的工作,域内外各级党政领导、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普遍赞誉。唐山市委副书记田向利同志在今年出版的《滦河文化研究》会刊第一期上著文《新春寄语》,鼓励研究会的同志再创新成绩。唐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回建同志称赞:“会刊办得好,文章有真知灼见。”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长陈钧同志称赞“滦河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之瑰宝,研究滦河文化就是挖掘中华民族的传承文化”。第二炮兵司令部《长缨》杂志社社长张相春来信说:“会刊决不是短短的蜡烛,而是滦河人高举的火炬。相信经过努力必将把滦河文化燃得光明灿烂!”武警总部创作室主任、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副会长、著名高产作家刘秉荣大校盛赞“研究这一地域文化是件功德无量的事情。”著名诗人、原《诗神》主编戴砚田称:“你们对家乡民族文化的研究、开发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衷心祝愿朋友们取得新的成果。”北京市纪检委副书记李宝贤同志来信说:“滦河文化研究非常必要,非常迫切,是上对得起先人,下对得起子孙,今无愧于时代的善事”。邢台市委常委、秘书长王离湘同志在信中盛赞“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和价值的大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相信只要持之以恒一定会大有建树。”唐海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孙武勋同志称“在人民需要文化而文化又需要人民的时代,滦河文化研究会的同仁们勇敢地冲向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每一篇文论都渗透着历史的深邃和现代的灵气”。唐山市社科联的领导把滦河文化研究会看作全市最有生气,最有活力,最有前途的社会团体。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党的十六大代表刘锦云,河北省政协常委、文联副主席、著名学者郑一民,原农民日报社社长、人民日报社副总编、人民日报海外版主编、党的十六大代表安子贞,河北理工学院教授、著名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王子平等同志对滦河文化研究会成立都表示称赞,对我们的会刊《滦河文化研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亲自为《滦河文化研究》撰写稿件。总之,我们所做的工作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爱、支持和肯定。
建会以来,我们还得到了滦南县水务局、电力局、财政局、工商局、国税局、国土资源管理局、交通局、林业局、民政局、教育局、畜牧局、柏各庄镇、胡各庄镇、程庄镇、长凝镇、南堡镇、方各庄镇以及滦鲸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乐亭县唐山孤竹园酒业有限公司、昌黎县秦皇岛神腾食品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滦河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会,向勤奋工作的广大会员,向关心、支持滦河文化研究的各界人士和单位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一年来,我们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滦河文化研究与服务现实结合的不够;在学术研究中只注重了史实的研究探讨而忽视了向理论的升华;会刊的编排和文章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等。这些问题都应该引起注意,需要我们正确理性地对待,认真地加以解决。
二、2005年主要工作
在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除了已召开的老呔文化研讨会和本届第二次理事会外,对今年的工作做出如下安排:
1、加强组织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继续大力发展会员。一是欢迎尽可能多的年富力强的人才入会;二是欢迎文化素质高、热爱滦河文化研究的企业家入会;三是欢迎本籍在外地工作的专家、学者入会;四是欢迎滦河中上游流域的有识之士入会;五是欢迎从事文艺、书法、绘画等艺术的人才入会。使我会汇聚八方精英,共谱滦河文化研究的新篇章。
为了加强领导班子和理事会的建设,建议这次会议增选副会长、理事和常务理事,请各位理事认真审议和批准通过。
2、继续办好《滦河文化研究》。我们的会刊号已经河北省出版局正式批准,因工作需要我不再兼任主编一职,由张墨瑶同志担任《滦河文化研究》主编。希望新的编辑部领导班子一要坚定不移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办刊的指导思想,在滦河文化与华夏文化的结合上、滦河文化与政治经济建设的结合上、滦河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结合上寻求新的突破;二要坚决杜绝黄色、迷信及庸俗下流的东西侵蚀会刊;三要下大力打造3-5个高水平、高质量的精品栏目;四要扩大包容性,除以理论研究文章为主办好现有栏目外,还要适当增加一些与滦河文化相关的故事、笑话、民俗、漫画等内容,以达到“奇文相与析、雅俗共欣赏”的目的,努力办成可读性强、读者喜爱的一流刊物。
3、举办孤竹文化研讨会。诞生于滦河流域的孤竹国,疆域辽阔,古老而神奇。其创造的孤竹文化,博大而精深。它是古代华夏文明和滦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产生着重要影响。提议以卢龙、滦县、迁安、迁西为主,邀请部分名流、学者参加,举办一次孤竹文化研讨会,把滦河文化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
4、办好《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研讨会。与河北大学合作编撰的“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一书,六月份前后将与正式出版。届时我们将会同河北大学,邀请京、津、唐、秦部分专家学者召开研讨会,让唐山皮影艺术誉满华夏,蜚声海外。
5、举办“滦河杯”诗词联大奖赛。为了进一步宏扬滦河文化,多方位开展研究工作,经第三次常务理事会决定,举办“滦河杯”诗词联大奖赛。2004年第三期会刊已刊载了大赛启示,希望全体会员与广大诗词联爱好者广泛宣传、踊跃参加。评委会要认真组织评选,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把本届大赛办成高水平的诗词联盛会。
6、开展必要的联谊活动。正蓝旗的“元上都文化研究会”、张家口市“历史文化研究会”、承德市的“木兰围场文化研究会”、“皇家园林文化研究会”,都是研究滦河文化的社会团体。这些学会和我们同一渊源,同一目的。如果大家相互联系,团结协作,滦河文化研究就一定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今年,我们将应邀去围场县走访联谊,共同探讨研究合作的新途径。
7、利用网络加强文化研究。我会已经建立了“滦河文化”国际网站,欢迎全体会员和广大滦河文化爱好者使用。一是通过发表研究文章和相关作品向海内外传递信息,宣传自己,提高我会的知名度;二是与兄弟学会建立网上联系,以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之目的。
8、编辑出版“滦河文化丛书”。编辑出版“滦河文化丛书”,是光大、传承滦河文化的主要任务之一,从现在开始,应该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滦河文化丛书”拟包括:玉带明珠、山川竞秀、名胜古迹、古今人物、史海钩沉、艺海撷珍、民间文学、民俗风情、名门望族及评剧、皮影、大鼓、民歌专著等。
今年主要着手编写《玉带明珠》和《山川竞秀》。滦河流域地理形胜、山川锦绣。滦河像一条晶莹剔透的玉带,其流域的县(旗)城如镶嵌在上面数十颗璀灿耀目的明珠,每一颗都有其动人的历史;滦河奔流近900公里,大小支流500余条,其流域高低名山数十座,条条河、座座山都有着诱人的故事。我们编著《玉带明珠》和《山川竞秀》就是把滦河流域这笔宝贵财富著书珍藏、传承下去。
编著丛书可采取多种办法,一是研究会统一组织,分头编撰,统付稿酬;二是一人或数人编撰,自费出版,研究会助销;三是找赞助商捐助。
9、组织先进会员和优秀作品评选。为了鼓励会员参与学会活动的积极性和更多的优秀作品问世,年底前开展一次评选先进会员和优秀作品活动。通过评选,激励会员始终保持百折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使滦河文化研究会成为群英荟萃、团结战斗的文化团体。
同志们,展望未来,前景广阔,大有可为。让我们继续发扬高度负责、甘于奉献的精神,求真务实,通力协作,不断开创滦河文化研究的新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