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约作者

特约作者

文化的见识和力量——解读滦南县供销大厦有限

来源:未知 时间:2013-03-05 09:01:44

  
  滦南县供销大厦有限公司是一家商业经营实体,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经营商品2万余种。在商家如林的激烈竞争中,大厦人创造了令人赞叹的业绩。自2002年改制扩建以来,销售总额逐年增长。而更为可贵的是,“让顾客满意是我们的工作标准,为顾客服务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的服务理念,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供销大厦以企业现代化走向行业前列;以教育培训系统化成为行业楷模;以服务优质化形成了行业竞争优势。先后被命名为“河北省十城百店无假货活动示范店、河北省AAA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河北省质量AAA品牌企业、全国AAAAA级诚信企业、唐山市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总经理张金海被评“河北省杰出企业家”“河北省劳动模范”“唐山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唐山市诚信形象大使”等荣誉称号。
  “供销大厦的发展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发展之源是文化”。总经理张金海做了这样的阐释。的确,从供销大厦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文化的见识和力量在他们身上焕发出光彩夺目的辉煌。
用物质文化打造经营环境
  文化不单是认识和运用文字的能力,而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供销大厦经营者懂得,文化是一种生存和发展方式,是一种素质,是一种品格,是鲜活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集力。在他们看来,文化是块高地,在当今市场经济中,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相互交融,谁占领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会在激烈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为此,他们统一认识,下决心大力推进经营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是企业形象的外在表现,把物质文化建设搞上去,为顾客提供安全、舒适、优美的购物环境,给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就是塑造企业良好的形象。他们从企业改制后的第一年开始,在财力相当困难的情况下,筹措资金先后实施三次大的改建和扩建工程。至2008年,经营面积由原来3600平方米,扩建到18000平方米,成为滦南第一家全部钢结构、五层大卖场的商业经营楼。不仅如此,他们以方便顾客、服务顾客为基本理念,经营设施实现现代化、自动化。地下专设现代化停车场;五个楼层全部按装电动上下扶梯和直梯;各卖场全方位实行电子监控和微机管理;消防实现高科技监控,采用国内一流自动报警、自动喷淋设施,确保顾客安全购物;采用国内最先进的节能环保空调——水源热泵,冬暖夏凉;各商位卖场采用现代化装饰,商品全部开放性展列……一座用物质文化营造的现代化商城,展现了供销大厦新的神韵,成为顾客理想而时尚的购物场所。
  或许有人不理解,经商的就是你买我卖,在买卖中赚钱,何必花那么多钱改善经营环境呢!总经理张金海不这么看,他认为:“不能就经济抓经济,就文化说文化。物质文化环境是个大磁场,谁拥这个大磁场,谁就会更多地吸引顾客,就有人流、物流、信息流,就有发展动力。”张总经理的“磁场效应”说,反映了供销大厦经营者的交融思维和全局文化意识。物质文化呈现具象性,然而静态的具象文化背后,蕴藏丰富的经营文化内涵。正是他们的远见和卓识,大力推进物质文化建设,才有了经济效益的步步提升。
用诚信文化铸造优质服务
  “诚信”,是千百年来儒家文化强调的为人道德,更是商家遵循的行为准则。然而,在利益驱动下,商务活动极尽欺诈手段,“无商不奸”成为对商贸活动及其参加者鄙薄和厌恶的代名词;而诚信和善良则成为人们对经商活动永不消逝的赞美。供销大厦的经营者们对“德者本也,利者末也”的道理有深刻的理解。因此,他们敬业修德,把诚信经营视为企业兴衰的生命线,矢志不渝地用诚信文化铸造优质服务。
  “三优在大厦,大厦连万家”,“宁失三分利,不失一分德”,既是他们对社会的公开承诺,又是他们经营行为的准则;不是做为招来顾客的幌子,而是实实在在落实在行动上。2001年供销大厦实行股份制改造,在核资时,有些客户联系不上,始终无人上门结帐,总经理张金海说:“有货还货,无货还钱,没人结帐的就挂帐待还,不乘改制之机做昧心事。”他的至诚之情为企业赢得信誉。2003年超市第一次扩建,仅凭他一个电话,在开业前七天内,300余家供货商就将价值几千万元的商品全部送到,而且是售后结帐。对待顾客他们同样恪守诚信,在商品交易时,顾客最关注的是商品质量,最担心的是用高价位买回档次低或劣质商品。在供销大厦尽可放心,不必担心质量和上当问题,因为他们“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从不以低充高,以劣充优。为保证商品质量,他们严格把关,每批货物进场都要严格检验,保证上架商品无瑕疵。凡是售出商品,顾客发现有质量问题,都按厂家规定时间或换或退,从不推诿或刁难。供销大厦周围各类商铺林立,到大厦购物的顾客却络绎不绝。除了这里的货齐价低,设施先进,购物方便外,就是人们不言而喻的消费心理——买东西放心。有人对供销大厦的商品质量和购物满意度做过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均为100%。
  供销大厦经营者们明白,要打造诚信经营文化品牌,既要靠企业家的品质和意志,更要靠团队自觉践行来实现。他们言传身教,组织培训,制定诚信服务标准,狠抓现场管理,不断提高员工的服务水平和诚信待客意识。他们经常启发员工“换位思考”,尊重顾客的消费选择,建立和谐的买卖关系。在供销大厦看到的是,员工个个诚恳热情的服务。他们笑脸相迎,百挑不厌,百问不烦,即使商品售出,顾客因款式、型号、色彩提出新的要求,他们也尊重顾客的消费心理,或退或换,让顾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这种可贵的经营文化品格,在社会上得到尊重和信任,也赢得了市场。
用制度文化营造科学管理
  在供销大厦,置身于往来不断的购物人流中,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看到员工们周到热情地服务,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人们一定会惊奇地问:一个拥有700多名员工、价值几亿商品的商家,是如何实现科学规范化管理的呢?总经理张金海的回答是:“用制度。”这简单的三个字,却蕴含着供销大厦经营者们丰富的实践经验。他说:“制度是办事规程,是一把尺子,是大家共同遵循的行动准则。以人管人,政出多门,形不成统一意志;用制度管人,管住了他,也管住了我和你。”
  坚持制度,用人是第一位的。他们以“德才并重,选贤任能”为基本原则,制定高管和中层管理人员聘用制度,把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年终考核,兑现奖惩,业绩突出者上,平庸者下,实行动态管理。员工是最具能动性、创造性的要素,是经营活动在一线的实施者,决定着企业经营的兴衰。为提高员工的整体服务意识,他们制定了员工岗位工作制度,涉及岗位责任、工作流程、安全知识、职业道德以及奖惩等内容。同时,他们还建立了员工学习培训制度,规定员工不经培训不能上岗,培训考核不达标者也不能上岗。每年培训员工2000余人次,时间达600余小时。他们施行三级(公司、中层、班组)管理制度。以班组管理为基础,职能部门不定期检查,公司每月组织综合联查评比,检查结果以简报形式公布,并做为年终评先争优的依据。他们以制约监督权力为核心,以提高制度执行力量为抓手,专设领导岗位权力“阳光监督”机制。经营决策、基建工程、人事安排、财务收支、落实奖惩等有关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都要充分征求职工意见,公开透明,实施全过程监督。比如,家电经营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化妆品、服装、鞋类、针织品坚持名牌经营,向系列化、专业化发展;小商品去粗存精,与市场错位经营等,都是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而形成的经营决策。制度文化丰富了科学管理的内涵,推动了供销大厦经营管理的规范化。
  用制度文化营造管理的科学化,不在制订多少制度,而在于对制度的坚持执行,关键是领导者的表率作用。供销大厦的领导层深有体会:“喊破嗓子,不如做好样子。”领导者率先垂范,一路走过来,必是一路花雨。他们说:“用制度管人,先管住自己。”长期以来,他们坚持以率先垂范感悟人,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凡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让制度说话,一把尺子量到底,既量别人,也量自己,而且不以亲疏定宽严。榜样的示范作用是无穷的,它会潜移默化地渗入员工心灵中,而成为无处不在的行为自觉。事实上,制度文化是一个企业长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当企业的成员懂得“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时候,制度文化才算是成熟了。
用关爱文化塑造魅力品质
  供销大厦的经营者们认为,每个企业都有“四大股东”,即雇主、员工、客户和社会。雇主需要的是分红,员工渴求的是丰厚的薪酬,客户需要的是优质商品和服务,而社会需要的是税收和对公益事业的支持。四者一损共损,一荣共荣。实现“四大股东”利益主要靠员工的辛勤努力,而把他们请进来又留得住,则是企业自身的魅力。
  多年来,供销大厦经营者懂得并善于用关爱文化塑造企业的魅力品格。他们既严格按制度管人管物,又关心体贴员工,让员工在仁爱和谐的氛围中工作。企业发展了,他们不忘回报员工,不断增加员工的福利待遇,做到发展成果共享。供销大厦员工的基本工资,始终高于本地同行业员工的13—14%。班组主任以上人员和改制入股的老员工都有岗位股,享受股金20%的分红,并不承担企业亏损。2011年,职工福利待遇、工会费又提高20%。他们心里时时装着员工的疾苦,凡员工结婚、女员工生产都亲自表示祝贺;员工大病住院,亲自到医院慰问;员工直系亲属病故,又亲自去员工家中吊唁;员工家庭遭遇突发事件,他们亲自或派人帮助解决。员工孙秀芹丈夫因病住院,花掉家中所有积蓄,并借了不少外债,他们号召员工伸出爱心之手,捐款捐物,帮助孙秀芹渡过难关,同时为她申请解决了县里的廉租房。人心都是肉长的,孰能无情!他们用关爱之心温暖员工,员工自然会用加倍的努力回报集体。
  一个企业的魅力不仅表现在对员工的关爱,也体现在领导者处理问题的态度和表情。总经理张金海深有体会地说:“一个沉闷的上司带不出激情四射的团队,一个悲观的上司不能让员工充满乐观主义情怀和信心,一个暴躁的上司往往给员工带来感情上的伤害,一个企业的魅力在于宽容和善意。”在他看来,强势未必是最好的领导力,有时柔软更具影响力。“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我们发现,在他们巡查工作时 ,不是对员工的刻薄责备,而是注意发现每一个员工的优点,往往是一个微笑的点头,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善意的暗示,一声简单的赞许,一下轻轻的拍打……都会温暖到员工的心里,焕发出他们的工作热情。即使员工真的违规了,他们也只是默不作声地摇头示意,表现出“若水”的境界——包容和接纳下属的个性。这些细微的表情呈现给员工的是亲近和心理上的宽松。威信在不言中,而魅力却埋在员工的心中。有的员工这样直抒胸意:“企业似乎是‘我的’,上班就像在家里。”
  文化是思想,是精神,是素质,是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的力量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供销大厦从语言技能到管理智慧,以传统文化的“基因”与现代文化的滋养相结合,迎接现代商业社会的挑战,把一个精于买卖的商业企业,打造成富有文化品位的天地,创造了一个个引人注目的成绩,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我们相信,他们创造的经营文化,伴随着他们对文化孜孜不倦的追求,必定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